张跃辉:富人内心缺乏安全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湘鹏 北京报道
有美国和印度媒体分析称,赚中国的钱、做外国的公民,这将造成中国财富的大量分流,便宜了囊中羞涩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而美国近期一系列旨在放宽移民政策的举措,也被指为意在从中国“抢钱抢人”。《华夏时报》记者为此采访了移民专家张跃辉。
《华夏时报》:你觉得富人移民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张跃辉:排在第一位的是子女教育。大家看法都比较统一。近几年,食品安全、污染的问题都是附加的因素。但这次的移民潮结构变化是很大的。简单地说,2008年以前是技术移民为主,投资移民与技术移民比例为1∶9;现在是投资移民与技术移民的比例为9∶1。
这几年投资移民热起来,与房产增值不无关系,以前200万元一个房产达不到要求,现在值到了800万元,就达到了,无形之中具备了资产方面的要求,满足了最重要的一步。
同时,美国的门槛相对较低,颁布了若干鼓励移民的政策。资产100万美元的门槛对很多人来说,就是北京三环四环内的一套房子,而且对投资移民并没有管理经验的要求,这使得很多人符合了投资移民的条件。
另外,比较个人化的原因也支持了移民热。我最近的一个年轻客户,30岁左右的富二代,刚结婚,要办理移民的一个原因,就是去美国生孩子,孩子生下来直接就有绿卡。还有夫妇想去美国生个第二胎,不怕花点钱。
而对于企业家来说,在国内办事难,不得志不得意的地方很多,使他想拥有一个相对公平和受尊重的环境。很多老板有这种心理,他管理几千个员工,在操作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就是个孙子。为了摆脱这种感受,干脆移民吧。
这些年,中国社会滋长的不安全感,是上升很快的一个因素。仇富情绪越来越大,社会治安事件频频发生,这是促使富人移民的重要原因。
《华夏时报》:人们办理移民时会刻意采取保密的方式进行吗?
张跃辉:首先申请移民不影响正常的工作,你要申请,把相关材料给我,剩下的事情给中介机构就行了。对日常生活没有任何影响。大家都在谈企业家移民的社会道德问题,其实这是一个非常私密的事情,一般不会去问别人是不是移民了,这就像我问你收入是多少一样。你去移民了,并不会立刻发布和注销你的信息。假如移民加拿大,如果你不公布,首先加拿大政府不会公布。移民之后也没人知道,移民和入籍是两个概念,中间有5年时间差。如果你入加拿大国籍,会自动丧失中国国籍。
对企业家而言,这一隐私他们还是很看重,这牵扯到企业内部团队的凝聚力,客户的稳定性,通常不会主动去公布。
《华夏时报》:针对贪官携款出逃或富人移民引起大量财富外流的状况,是否应当采取限制或监督措施?
张跃辉:首先贪官没有正规途径能出去,移民必须是因私护照,才能出去。当官的是因公护照,出去时是因公出去的,这种情况的出逃,不叫移民,这是非法滞留,那是另一回事。
对于企业家,或者说富人团体,也没有政策约束。如果你想拿美国绿卡,只要你有资格,就像拿北京户口一样。
《华夏时报》:人们在办理移民前通常有什么担心?
张跃辉:前期人们会担心语言不通,其实现在国外的中国人很多,也比较喜欢聚集在一起。到处都有中国城。在加拿大,中文是第三大语言。在加拿大一辈子不说英语、法语,都没有问题。另外人们担心身边没有朋友怎么办?中国是个人情社会,出门靠朋友。父母怎么办?让不让我回来?这都是大家通常会关注的问题。现在移民也出现了组团现象,上海一家银行的支行行长,和他的下属一条线下来,9个人组团出去的。有的偷偷摸摸自己申请,有的拉朋友一起申请,房子都买到一块。在中国这么热闹,出去了挺怕一种空虚感的。
《华夏时报》:投资移民的花费有多少?
张跃辉:除了100万美元的资产要求,还有50万美元投资额度。就是律师费:一次2万美元;项目管理费:4万-5万美元;中介服务费1万美元;第三方费用、公证费、房产评估费……加起来大概10万美元。
《华夏时报》:有移民了后悔的吗?
张跃辉:一般没有后悔的,无非就是花钱的事情。花掉了,你拿到身份了。你享受到更大的福利:教育、医疗。想生几个生几个,生得愈多,收入越多。有时会有点落寞,人地生疏,但你可以回来啊。人回来了,身份没变,移民不移居,只是身上多了一张卡片,在哪儿生活,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加拿大,移民监,一年回去住几个月,美国半年登陆一次。
《华夏时报》:能否测算出流失的财富?
张跃辉:要我说,胡润给出的差距很大。
《华夏时报》:他算多了还是少了?
张跃辉:算少了,移民的富人群体绝对不止47%这个数,我推测过一年流失的财富在200个亿,这个数字也没有科学的算法,是根据经验推测的。中国5%的人控制了95%的财富,这些人走了,剩下来95%的人和5%的财富。很多资源都倒腾完了,剩下一个烂摊子。30年来,很多人在这里赚钱,但是去别的地方居住,对这里丧失了责任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