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作者:陈湘鹏

来源:

发布时间:2012-07-03 17:18:00

摘要:“王二”的经济学故事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湘鹏 北京报道

    有人受不了经济学家,就出了一副对联:“解释过去头头是道,似乎有理;预测未来躲躲闪闪,误差惊人。横批是:经济分析。这样描述确有五分传神,但经济学不是占卜术,它不能为大家解决许多实用性问题,而以这门学科之复杂,还远未达到它的成熟时期。对联用来针砭中国经济学家故弄玄虚的姿态,倒符合实际。这么多年来,人们听说着、辩论着汇率问题,可是绝大多数人是一头雾水,经济学家们从来没有清晰地告诉人们,“汇率该升还是降”是怎么一回事。
    “经济笔记”博主、《华尔街日报》中文版专栏作者郭凯在他的新书《王二的经济学故事》里,用浅显的语言讲透了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经济学。比如春运火车票可不可以涨,房价怎么会那么高,税收能不能降,中国跟美国掐汇率对个人有什么影响等,引起读者关注。
    上周,郭凯接受了《华夏时报》记者专访,讲述了他如何酝酿王二这个替身。
    “一个毫无特色的中年男人,头发也许开始有点稀疏,衣服毫不鲜亮,身体微微发福……总之,一个不会给你留下任何印象的人。”郭凯说。在经济学里,这样的一个人用术语说就是“代表性主体”。一个越普通的角色,越能透彻理解经济学模型。
    王二有时化身为佃农,有时是进城的打工仔,有时是写字楼里的白领或小企业老板,他买火车票、卖粮、买地、盖房子、装修、记账、打工、开公司、上三险一金、去香港打酱油……在普通的行为里,他连通了整幅经济图景,呈现出一件事如何与国家发生关系,国家做的一件事又如何扰动私人生活,以及货币或汇率战争对他来说,到底有几毛钱关系。
    《华夏时报》:是什么促使你从博客转向《王二的经济学故事》的写作?
 郭凯:这是我的第二本书,之前我还有一本书,在那本书之前我有一个博客,可能很多人看过那个博客。写博客对我来说是很大的锻炼,第一,它可以锻炼我坚强的心,被人骂,拍板砖。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认识好多朋友,写的过程中《新京报》有一个记者叫崔宇,他当时说“你给我写稿吧”。我写一次被毙一次,写一次毙一次,我的文章不符合《新京报》的要求。后来崔宇跳槽到了《华尔街日报》,他说,“你再写吧,《华尔街日报》不会毙你的文章了。”
 《华夏时报》:要把经济学写得浅显,你感到最困难的问题是什么?
 郭凯:《华尔街日报》是个很好的报纸。给这个专栏写文章很有压力。我写了几篇之后怎么写都写不出感觉,主要是找不到自己的定位。我天天上网,看中文网站特别纠结,那些经济学家和被称为经济学家的人天天讲很诡异的话,网上愤怒的青年到处骂人,你看到就觉得揪心。我们怎么跟这帮人解释呢,怎么跟他们对话呢?我就想着讲故事吧,故事简单,讲一个故事把事情说清楚了,总有一些人能看懂。
    《华夏时报》:你想要澄清的经济学误解是什么?
 郭凯:我写文章很大的目的是为了纠正一些误解,经济学有很多事情挺容易产生误解的。比如我们特别关心人民币汇率的问题。有人反对人民币升值,反对升值很简单的理由是,你看我们国家有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核算成人民币是将近2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升值到1∶5了,1美元兑5人民币的话,3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原来值20万亿人民币缩水到只值15万亿人民币,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损失,为这条我们就不应该升值,升值是我们自己把自己弄损失了,把钱送给美国人了。我觉得这事怎么那么牛,我们升值怎么变成给美国人送钱了。
 我把这样的逻辑换了一个故事说一下,说王二卖粮,原来国家收购两毛钱一斤,卖了粮食手上有一万块钱,第二年国家宣布粮价提到五毛钱一斤了,这对王二是好事坏事?王二觉得这是坏事,为什么?因为原来他有一万块钱,如果两万斤粮食一万块钱对应是五万斤粮食,现在收购价是五毛钱,手上有五万块钱对应成粮食只有两万斤粮食了,所以一万块钱人民币的储蓄缩水了,因为粮价上升手上的钱不值钱了。
 一个卖粮的人当然希望粮价涨,不能拿手上有多少人民币说粮价涨了对自己是坏事,我们是印人民币的,我们不是印美元的,人民币涨是我们的钱更值钱了,对于外币而言,这是第一阶段的结果,所以你不能简单以我们外汇储备或者缩水来判断我们会损失。
 《华夏时报》:在你看来,经济学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吗?
    郭凯:确实有些事情在经济学之外。比如,我特别不理解,为什么巴西那么恨我们,他们经济这两年很好,很大程度是因为我们的原因,我们去买它的大豆、买它的铁矿石、买它的油、买它的纸浆。所以它的出口特别好,国内经济特别繁荣。
 我去了之后见了好多人才理解为什么,因为我们的巨大进口,使得他们国家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一些人在这过程中特别不适应,他们没法适应这种快速的变化。尽管这个国家整体上是受益的,但是中国给人家带来的变化,我们适应,别人不适应。这事对我启发特别大,并不是对别人好就一定是好事,别人如果不适应这件事一样不是好事。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