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甄选优质指数产品的标准

作者:何仁科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8-19 19:32:52

摘要:甄选优质指数产品的标准

汇添富上证基金经理 何仁科

   最近三年来指数类产品呈高速扩张态势。面对如此丰富的指数产品,投资者应以什么标准来选择呢?
    首先从国际著名指数产品供应商的产品路线选择偏好来观察。安硕是全球以及全美最大的ETFs发行商,其产品线策略是优先发行宽基指数产品,包括SP500、罗素2000、罗素1000等,然后发行行业、主题和商品类指数产品特定窄基产品,但是前者的规模明显高于后者。
    国内情况也大致如此。目前,国内指数基金包括ETF,前十名产品跟踪的指数为沪深300、上证50、深证100和上证180指数。根据最新数据,剔除联接基金,这些指数相关产品占所有指数基金的资产比高达71.25%。
    那么这些指数有何共同特征呢?
    通过分析,这些指数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广泛的市场代表性;二是行业分布均衡。
    对于具有代表市场的可投资指数,市场代表性越高,行业分布越均衡,其风险调整后收益较高的可能性较高。
    我们以深证300指数发布时间2009年11月4日为起点,截至2011年7月21日为分析区间。上海市场以上证50指数和上证180指数为分析对象,深圳市场则是深成指、深证100和深证300。那么,这些指数的市场代表性和行业分布如何呢?从市场代表性来看,目前上证50和上证180对上海市场的流通市值覆盖率分别为54.5%和74.5%,深成指、深证100指数、深证300指数对深圳市场的流通市值覆盖率分别为28%、43%和66%。从行业分布看,上证180的金融、煤炭等行业的权重配置明显低于上证50,而深证300指数的行业权重分布与深市整体最为接近,改善了深证100、深证成指中“金融地产”等权重偏高,而“信息技术”等权重偏低的情况。
    我们知道在2007年和2009年两年,深证100指数产品鲜有主动型股票基金超越。但随着深圳市场的快速扩容和市场结构的完善,指数调整显然不能及时反映这种变化,市场代表性和行业均衡性明显下降。从上述分析推论可知,我们应该倾向选择市场代表性更好,行业分布更加均衡的深圳指数产品,而为深圳市场指数产品的快速发展则提供了可行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