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花旗银行:博弈型理财产品屡遭投诉

作者:李崇磊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22 19:24:15

摘要:花旗银行:博弈型理财产品屡遭投诉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崇磊 北京报道

   花旗银行在中国开展业务的历史很悠久,以至于不少上了年纪的投资者对于这个品牌很有亲切感。在本报记者的实地调查中,花旗银行是受访者最熟悉的外资银行品牌。2007年,花旗银行也是第一批在华成立本地法人银行的外资银行之一。落地以后,花旗银行的业务发展很快,根据花旗银行的官方数据,目前,花旗银行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成都、杭州、大连、重庆、贵阳、南京和长沙拥有12家分行,37家零售银行网点。
    也许是树大招风,花旗银行理财产品的负面消息也是外资银行中最多的。用搜索引擎搜索“花旗银行理财产品”几个关键字,首页显示结果中除了两条花旗银行自己的推广链接,其他大部分都是购买花旗银行理财产品蒙受巨额损失的投诉。在记者的实地调查中,很多受访者对花旗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就是“听说老赔钱”。
    根据银率网统计的上半年理财产品收益率情况,15款出现零收益甚至负收益的理财产品中,花旗银行占了5款,是外资银行中最多的。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花旗银行很多理财产品都是博弈型的,也就是银行和投资者针对理财产品的标的进行对赌,而在理财协议书上,银行又会尽可能地规避自己的风险,很多此类产品都是不保本的,因此投资者折本的几率很大。另外花旗银行这几年扩张很快,也成为不少同行挖墙脚的目标,不少一线的理财经理跳槽后,原有客户的服务存在交接不顺的情况,这也加大了客户蒙受损失的可能性。这位业内人士托记者转告投资者,购买理财产品之前一定要看清协议书,尤其是银行免责条款和潜在风险提示,另外购买了理财产品以后,要定期和自己的理财经理保持联系,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损益情况。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