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市场OR成熟市场下半年谁主沉浮?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7-15 19:41:21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丁学梅 北京报道
风水轮流转。上半年受益于海外市场,QDII基金整体表现好于A股股基,尤其是成熟市场的QDII更胜一筹,凸显其分散投资风险的作用。
而随着欧债危机和美国国债上限的担忧加深,前期海外市场也开始调整。近几日又有反弹之势,于是对于新一轮的机会,尤其是对于下半年成熟市场、新兴市场、A股市场投资机会的排序,基金经理们争议颇多。尽管基金经理们的共识是成熟市场复苏进程减缓、新兴市场面临的通胀压力很大,但分歧也正由此而来,成熟市场的经济改善空间到底有多大,新兴市场能否克服通胀压力,成为大家争论的焦点。
基金经理预期分歧大
长盛环球大盘精选的基金经理吴达最看好海外成熟市场,其中美国又好于欧洲,总体上成熟市场好于新兴市场。
吴达告诉《华夏时报》记者:“以美国为首发达经济体的复苏进程并没有被破坏。美国的经济产能利用率还在复苏阶段,失业率也没有达到全面的复苏水平,随着失业率数据的好转,企业财务去杠杆化效果明显,基本面的改善空间仍然很大,尤其发达地区政府可以执行的有效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空间比较大,下半年我们仍然看好成熟市场的投资机会。反而对通胀压力比较大的新兴市场会有一些担忧,其货币政策执行空间也比较小。”
长盛环球大盘精选基金已经在成熟市场构建了组合,吴达表示,目前美国标普500的估值较历史平均有15%-20%的折扣,以成熟市场为主要标的的QDII是相对较好的选择,能平滑A股投资所潜在的波动性风险。
南方全球精选和南方金砖四国基金经理黄亮则观点相反,黄亮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认为下半年新兴市场的机会比成熟市场大一些。成熟市场现在处于上一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尾声,未来通胀会逐渐抬头。欧债危机一出来,美国的经济数据也会不太好看,未来是否会有新一轮的政策还未最终定论。成熟市场受欧债危机影响,未来走势不会太乐观。而新兴市场处于通胀见顶即将回落的阶段,未来会有一个调控放松的阶段。以中国为例,6月份CPI 6.4%已经是最差的数据了,未来不会有更差的数据,整个新兴市场调控放松的可能性大。”
黄亮对下半年投资机会相对谨慎,即使相对看好新兴市场,也认为市场直接向上的概率不大,横盘或震荡的概率较大,毕竟整个市场估值已经不是很便宜了。
下半年市场要看中美脸色
尽管上半年也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但海外市场还是好于预期。下半年尽管问题依然存在,但回调之后,已经有许多基金开始布局“抄底”。
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刘冬就比较乐观。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新兴市场的技术性回调提供了买入点,去杠杆化结束,新兴市场国家开始进入扩张期。新兴市场国家负债占GDP比重不到40%,大大低于发达国家负债水平,新兴市场内需依然旺盛。前期回调已进入合理估值区间,具有吸引力,我们的投资建议就是结构性买入,合理布局。”
对于下半年全球市场的投资机会,刘冬认为,大家对市场的预期已经很低了,就是说坏消息再多也不算坏。而且,美国经济一旦比预想中好,就会有非常好的市场表现。同时,刘冬说:“对海外的资产价格率,最具有说话权的不是美国而是中国,中国的需求推动了全球大宗商品的需求。大家对中国经济的判断,直接影响对海外投资的看法。我们认为下半年中国经济对全球的推动还是很大的,欧洲方面主要是看希腊,希腊问题并不是一个大问题,因此我们对海外市场相对乐观。”
上投摩根投资组合部总监兼任上投摩根亚太优势基金经理张军则表示:“短时间内,我们还是保持谨慎,在市场下跌中寻找机会,迎接市场的反弹。”
不过张军也认同,中国经济对海外市场的话语权。张军认为,韩国的企业利润被不断上调。如果中美经济企稳,韩国还有向上的动力。澳大利亚受中国等新兴国家需求的影响,矿业一片繁荣,而国内其它行业仍然在去杠杆化中煎熬,这就给澳洲央行带来两难。所以下半年要看中、美两国的脸色。
抗通胀是关键
张军认为,下半年海外股市还是比债市占优。美股的估值比较低,盈利收益率较国债收益率高。美联储虽然即将结束QE2,但仍然会维持其资产负债表不变,流动性没有大幅的缩减。
“美国经济复苏要比我们想象的快,造成美国失业率大幅下降,人工工资上涨,迫使美联储提前加息。而且,美国的企业盈利依然很强。新兴市场通胀环比增速减弱,预计在第三季度见顶,这轮紧缩政策周期有望结束。欧债危机风险集中在欧洲,不会有系统性风险。尽管下半年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但我们还是认为机会总是存在的。”张军如是说。
近日,国内公布经济数据,上半年GDP同比增长9.6%,6月份CPI为6.4%。二季度GDP增速温和回落,基本符合市场预期,环比上升还略超预期,通胀回落,这是市场共识。
刘冬也表示:“上半年,尽管经济有所复苏,可大家对股市还是有一定的担心,所以A股表现得不好。通货膨胀已成为全球性问题,影响新兴资本市场的短期表现。”
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拟任基金经理王咏辉也认为:“高通胀仍是当前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抗通胀投资刻不容缓。”据了解,泰达宏利全球新格局将以投资黄金等抗通胀投资工具为主。
德圣基金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江赛春建议投资者:“未来可以配置七八成A股基金、20%-30%QDII。成熟市场过去半年表现不错,确实起到了分散风险的作用,不过成熟市场的投资很分散,新兴市场的投资难度大,未来预计A股会好于其他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好于发达市场,建议关注一些抗通胀、大宗商品类的QDII。”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