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联管理层股权激励进入倒计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张汉澍 上海报道
百联集团的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正在被一步步提上议事日程。日前,百联集团董事长马新生在沪举办的一场百货业高层论坛上向外界透露了这一讯息。
6月14日,百联股份董秘董小春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股权激励计划的草案尚未开始拟定,要等集团旗下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的重组完成后才能启动该项激励计划的拟定工作,目前还没有具体的日程表可以透露。
去年11月,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双双向外公布了重组方案,友谊股份将以增发A股股份的方式换股吸收合并百联股份,两家零售上市公司将在未来合二为一。目前,吸纳合并的手续还在办理中,但一位证券市场人士表示,估计年内就将有结果,这也意味着百联集团的股权激励计划很可能将在年内启动。
与此同时,马新生还透露,近期争夺非常激烈的与迪士尼板块配套的奥特莱斯项目也已经被百联集团拿下。马还暗示,百联集团下一阶段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一系列的收购兼并业务。
国资改革风向标
根据此前上海市国资委在2009年制定的相关规定,上海市地方国资控股的上市公司如要推行经营者股权激励计划,需要先上报到上海市国资委进行审核,而后再向国务院国资委或财政部履行备案手续确定无异议后,方可报到上市公司股东大会进行审议表决。
不过,上海国资委企业分配处处长黄斌兵在6月15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尚未接到百联集团有关股权激励方面的任何申请。据介绍,该处室的主要职能就是指导上海市国资上市公司规范实施股权激励,推进出资企业负责人的中长期激励制度。
事实上,上海市国资委在此方面的态度十分鲜明。今年5月,上海市国资委副主任刘燮表示:“我们希望通过激励机制上的改变,让国有企业更具竞争力。今后所有整体上市的公司,都要推出激励方案。”
刘燮还曾表示,对产业类企业实施以绩效为导向的考核制度,要让经营者的薪酬能够适度反映企业的规模差异、效益好坏和经营者的贡献。
渤海证券的一位分析师向记者表示,百联股份和友谊股份在合并后的“航母效应”短时之内未必能带来质的变化,本次整合更多体现了物理上的规模扩大而非精细化管理,协同效应相对有限,这种“大而全”的经营模式最终转化为“大而强”的核心竞争力并非易事。
对此,马新生也表示,集团旗下商超板块以及百货板块的上市公司重组陆续完成,解决了同业竞争的问题之后,下一步会考虑怎样让上市公司更好地成为有竞争力的市场主体,经营者持股将是方法之一。
上海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的一位副教授认为:“百联集团推进股权激励有利于国有资产增值,有利于激发高管的积极性,鼓励企业经营者从长远、可持续性上对企业经营做出负责任的安排,防止短视行为的发生。”
前车之鉴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去年路演时,马新生就曾萌生实施经营层股权激励计划的念头,但不知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启动。
目前,上海市国资上市企业阵营中,实施股权激励方案的仅有上海家化和光明乳业两家公司。而这两家上市公司一波三折的股权激励申请之路,或许是对上述疑问的一种真实解答。
2006年,上海家化计划实施企业股权激励计划,其第一套计划方案于当年9月出炉,方案涉及股票数量不超过1600万股,占总股本的9.13%,来源为家化向激励对象定向发行的股份。激励对象可以8.94元/股的价格认购限制性股票,12个月内出售的价格底限为11.62元/股。
但很快,第一套股权激励方案被国务院国资委紧急叫停。据上海家化的内部解释,当时国资委正在制定大型国企股权激励方案相关规定,因此暂且被搁置。
随后不久,上海家化又出台了第二套激励方案,主要内容是以上年度税前利润总额较前一年的增量为基础,提取该基金的25%作为激励基金,用于购买公司股票。但随即,第二套方案又遭中国证监会否决。
直到2008年3月,上海家化才终修成正果,股权激励计划得以实施。
一位证券业界人士向本报记者表示,由于涉及上市企业国有资产的重新调配,国资委和证监会审批势必慎之又慎,因为谁也不想戴上“国有资产流失”的大帽子。
光明乳业虽然在去年9月通过了国资委和证监会的批复,但在股东大会审议时却遭到了中小股东方的抵制。据当时一位与会人士回忆,股东大会一度停止,光明乳业总经理郭本恒被中小股东数次“围攻”。
而同时,国资委同意光明乳业推行股权激励的行权条件非常苛刻。记者翻阅相关资料获悉,光明乳业的限制性股票解锁的业绩条件为:第一个解锁期:2010年、2011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不低于94.80亿元和113.76亿元,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90亿和2.28亿元。第二个解锁期:2012年营业总收入不低于136.51亿元,净利润不低于2.73亿元;第三个解锁期:2013年营业总收入不低于158.42亿元,净利润不低于3.17亿元。
光明乳业2009年年报显示,其主营业务收入为79.43亿元,净利润为1.22亿元。这意味着光明乳业的高管必须在2010年和2011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较2009年增长19.35%和43.22%,净利润分别较2009年增长55.74%和86.89%。而第二个锁定期的行权条件是,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相对2009年要增长71.86%,而净利润要增长123.77%;第三个锁定期行权是,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相对2009年要增长99.45%,而净利润要增长159.84%。
目前,光明乳业在2010年以20.51%的同比业务增长和58.71%的同比利润增长,仅完成了第一个解锁期的一半任务。一位券商研究员表示,这样的行权条件,要想最终拿到真金白银,象征意义比实质激励意义要大得多。
扩张逻辑
业内人士分析,百联的股权激励方案要想最终获批,其前提也是要实现业绩的高增长。仅从这个角度而言,百联必须要加快扩张速度。
“中国百货零售业区域竞争格局明显,比如江苏有金鹰系,北京有王府井,浙江有银泰,东北有大商,上海有百联,但集中度不高。目前区域龙头正在突破发展瓶颈,努力向外拓展,未来会形成全国性零售企业。”百联股份总经理李国定透露了百联“做大做强、进军全国”的“野心”。
据李国定介绍,百联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国新开800家门店,营业收入要突破1800亿元。主要业态为购物中心、连锁百货、大卖场、奥特莱斯,同时要加速发展电子商务。
渤海证券一位分析师向本报记者表示,百联早有在全国“跑马圈地”之意,但此前始终没有放开步伐。而目前,百货业并购风起云涌,这也逼着百联不得不加紧布局。
这股浪潮中,浙江银泰是区域百货龙头向全国拓展的急先锋。今年3月,武汉百货龙头之一鄂武商受到二股东浙江银泰系数度增持,实际控制人武商联见势不妙,赶紧祭起反收购大旗,通过拉拢其他股东结盟成一致行动人进行反击。
马新生表示,目前国内百货业竞争激烈,集中度较低,未来几年商业企业的收购兼并将得到明显提升,这很可能成为百联开拓全国连锁市场的一种主要方式。
目前,百联方面尚未透露任何并购题材。不过,马新生表示,未来将在长三角地区增加布点,主要考虑浙江、江苏和安徽等地区,这也被外界视为是百联谋划全国版图的进军思路。
与此同时,马新生透露称,迪士尼板块配套的奥特莱斯项目也已经被百联集团拿下。据悉,该项目由浦东新区政府主导,拟在2013年时建成国内最大、档次最高的奥特莱斯。
此前正引得各方竞标,参与者除百联集团以外,还包括全球最大的奥特莱斯运营商——美国切尔西、日本三井物产株式会社以及意大利地产商RDM公司。
马新生透露称,百联将与一家世界级的运营商合资共建,但其并未进一步透露外商的名称和股权比例。不过,一位接近浦东商务委的人士告诉本报记者,浦东政府方面还没有最终敲定运营商人选,这一切不过是百联一厢情愿的想法。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