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票据贴现隐秘路径调查

作者:钱秋君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5-27 21:08:28

摘要:票据贴现隐秘路径调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钱秋君 北京报道

   持续负增长达10个月的票据融资,在4月首度反弹,根据央行数据显示,4月票据余额12820.32亿元,当月增加395亿元。同时根据中国票据网的统计表明,进入3月以来,票据报价渐趋活跃,以逆回购和转贴买入为代表的买盘力压卖盘,夺回主导地位。
    目前,监管层对银行票据贴现的监管却非常严格,有消息称,近期央行正在对一家国有商业银行和一家大型股份制银行进行全面清查。《华夏时报》记者向相关银行求证时,得到了“目前还未有明确规定”的答复。
    票据腾挪一直是融资的“大戏”,但到底是什么操作路径?

票据衍生路径
    “去年我经手了大概有近百亿的贴现票据,其中相当一部分是我个人业务,有专门的人到江浙或者山西县城一带收票据,然后到银行贴现。”某国有银行下属分行工作人员吴山峰(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称。
    而吴山峰口中的“个人业务”,其实就是江浙、山西相当盛行的民间票据融资。
    通常情况下,有贴现需求的企业可以拿票据直接到银行贴现,“但是银行贴现手续复杂,贴现利率高,而且贴现时还必须缴纳增值税发票。”吴山峰解释。
    但由于某些区域的需求,例如山西的煤矿出口企业多;江浙一带小商品市场兴旺,票据贴现需求一直十分旺盛,民间票据融资应运而生。
    “民间票据融资一般都是由在银行的关系人、中介人、企业三方组成。”吴山峰说道,由中介人向需要贴现的企业收票据,转手给银行关系人,这些银行关系人一般可以和银行商定比较低的贴现利率,并能够负责资金迅速到账。而吴山峰则扮演着银行关系人的角色。
    就是在上述三方配合下,企业可以在短时间内,通过多次开票、贴现,最终到手的资金达到初始资金的20倍。
    事实上,在民间票据融资活动中,像吴山峰的“银行关系人”角色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还是扮演“票据掮客”身份的中介人。
    而票据掮客的功能之一是扮演“真实”贸易往来关系的“供货商”。在“掮客”随身携带的皮夹包中,装有大量皮包公司的印章,这正是“真实”贸易背景的出处。
    “一般我经手的,是我自己关系的票据贴现,大概在40分钟之内,就能够完成贴现。现在央行查得紧,贴现利率已经上升到5.3%左右。这其中,给银行关系人差不多一个点的好处。”常年在浙江省倒腾票据的“掮客”张良(化名)告诉本报。
    而向企业收取票据支付价格与银行贴现利率之间,存在一定价差,“这是我们的收入来源之一。”张良表示,“当然,不同区域市场之间也存在价差。”
    正是这一个点的“好处费”,养肥了像吴山峰一样的银行关系人和像张良一样的中间人。
    差价是“票据掮客”的常规收入,而另一部分收入则更为隐秘,且更高。如一些所谓的投资顾问公司帮小企业、微型企业垫资开票、贴现,从中收取高额回报。
    “现在银行贷款紧缩那么多,而且审核手续严格,像我们这类小公司,如果没有足量资产提供抵押,还是没办法从银行贷款融资。”浙江从事制造业的80后企业主李霖化名称,票据贴现无需担保、不受资产规模限制的特性对他们来说就更为适用。
    就在今年3月,李霖通过票据贴现,融到400万元资金,使用周期为6个月,但一共付出了84万元的成本,相当于年利率21%。
    其融资路径为,李霖要在当地一家城商行开出一张银行承兑汇票,但保证金存款由一家投资顾问公司垫付,而后,经过这家投资咨询公司的包装提供“真实”贸易背景,这张银票通过贴现,资金进入李霖的企业账户。这其中,投资公司收取3%-5%不等的手续费用。
    之所以如此折腾,关键是投资公司不放心把钱直接借给李霖,要求一定要通过银行渠道。而李霖说,6个月、20%的融资成本并不是最高的,更高的还能达到30%。

“神奇”票据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发现,统计数据显示的仅是贴现量,承兑量可能还是很大,因为还有一部分票据没有进入银行体系贴现,而在民间,其一是在流转之中,二被作为投资工具,中介人(如投资顾问公司、担保公司)从企业收票后,不急于出手,等有企业急需资金时,再找渠道进行贴现。所以,民间票据市场相当发达。
    “我们只是小打小闹,现在担保公司才是大批量的票据‘倒卖’专职队伍。”张良说。由于担保公司、投资咨询公司的加入,令票据“掮客”呈现产业化态势。比如,上海一家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公司章程上,主营业务一栏就注明有“票据贴现”。
    但问题是,贴现资金如何腾挪?吴山峰说,担保公司可以通过有正规实业背景的股东运作,完成开票,从银行贴现资金后,扣除增值税发票和其他费用支出,一方面担保公司除获取部分盈利外,另一方面获得贴现资金的企业还可投入到短期高息拆借中获利。
    实际上,在长三角地区,担保公司的获利空间主要集中于后端的贴现资金运用;而在开票环节,保证金存款比例并非完全是100%,最低可以为20%,担保公司通过开票、贴现,放大了资金规模。
    除此之外,票据被众相追逐的原因之一是,虽然票据贴现具备信贷功能,但它却不受信贷利率管制。而通过转贴现进入银行间市场,票据贴现利率是由金融市场决定的市场化利率。
    而如此庞大规模的票据贴现,隐藏的是更加庞大的风险,齐鲁银行的巨额票据诈骗案引起了监管层的警惕。
    监管层的警惕,也使银行负责票据贴现业务的部门紧张不已。
    一家大行负责票据贴现业务的人士对记者称,虽然可以提高存款的指标和中间业务收入,但监管部门盯得很紧,银行不敢放开做。“我们会选择客户,而界定客户是否合规的条件也非常严苛。一般只针对我们本来优质客户中的VIP客户。”上述人士说道,一方面信贷规模紧张,另一方面监管部门不定期检查。
    “在计算资本充足率时,4个月以内的票据贴现的风险权重为0,超过4个月的则仅为20%。”海通证券银行分析师邱志承表示,“占用资本较少,是银行大力发展票据业务的重要原因。”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