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水扁会被审判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郑 盎 北京报道
谢启大,生于1949年2月10日,祖籍江西上饶县,1971年至1981年,做小学教师;1982年至1992年,做法官;1993年投身问政,先后任三届台湾民意代表;2001年3月到12月任新党总召集人。
2008年12月20日,本报记者约见谢启大。约好11点30分山釜饭店的午餐,到12点谢才到。原来她去幼儿园推广中国传统文化,一个退役的大法官,和一群小朋友混在一起,谢启大说道:“我一般都是播种,但是收成果的往往不是我。”就譬如她现在自发地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没有组织、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源,愣是通过自己的人脉、努力,把国乐、民族戏曲,推广到了一个个学校、一个个幼儿园。让原本对本国文化并没有太大感觉的小朋友爱上戏曲、爱上诗歌。“我看到那些原本喜欢看动画片的小孩子,现在喜欢看CCTV-11,我感到特别欣慰。”
作为台湾新党前主席,谢启大没有架子。口气和谐,语音温顺,穿着有档次但不张扬。人不高,但是让人不由自主地感受到一股凌然之气。本报记者就两岸关系、陈水扁等问题对谢启大做了一个专访。
《华夏时报》:陈水扁获释,是否预示着台湾的法律界会对其手软?
谢:陈水扁会得到他应有的审判。但是目前的做法不代表法律留情。在台湾,除非犯人串供,除非犯人不来开庭,不然无权羁押他。“你(犯人)只要跟我跑,你敢不来开庭,我押你,有道理;你串证,我押你,有道理;你今天影响我审判,我押你,有道理。你都没有,我押你,没道理。”
《华夏时报》:审判长周占春是怎么样一个人?据说您还是他的前辈?
谢:周和我很熟,我们以前是一个法院的。他这个人很不错,当时他只是一个法官,但是上头破格让他去当人事处处长——在台湾,人事处处长只有当过院长级的人才能当。他接下这个任务,当完了,原本他是可以去当院长,但他还是选择回去当一个法官。他是一个很有平常心的人。现在陈水扁不符合羁押条件,如果我来审,我也只能这样做。
《华夏时报》:作为台湾政界资深人士,您对陈水扁怎么看?
谢:陈水扁是一个非常苦读的人,他比较擅长考试。是一个耍心机的人,但没有智慧。论办案,陈水扁也不是强手。他刚开始一出来就做海商法,有人协助,他也不需要很多的法律知识。陈水扁是一个虚空的人,基本功也不好。
《华夏时报》:您觉得陈水扁下台,可以完全去除台独势力吗?
谢:陈水扁对台独造成很大的伤害,但与去台独化是两回事。要过很长时间,两岸隔阂完全没有了,才有可能。
《华夏时报》:现在出现一些台湾企业离开大陆的情况,这种产业转移是一种倒退吗?
谢:我对经贸方面不是很了解,根据我了解的情况,大陆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对台资企业影响挺大的。
《华夏时报》:您现在做的中国传统文化推广成效大吗?
谢:成效还说不上,应该说接触我们推广的人,基本上都会对传统文化产生很浓厚的兴趣,很多人会帮助我们。之前国家落后,大家对于自己文化没有信心,实际上,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经济、科学也许和国外有差距,但是文化绝对是不弱的,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国留存下来。中国经济愈来愈强,文化也应该跟上。“不要等到人彻底富了,20年后,才教孩子穿衣、礼仪,那就晚了。”
华夏时报订阅电话
北京(010-59250200) (010-59250001) 上海(021)52890785 深圳(0755)81197099
全国各地邮局均可订阅:邮局订阅电话:11185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