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增发股机会 热炒重组第二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丁学梅 北京报道
市场整体低迷的时候,选股方法尤为重要,无论是牛市还是熊市,总有能赚钱的个股。而每个基金经理都有自己独到的选股小窍门。
探秘增发股机会,参与重组第二波,便是信达澳银产业升级拟任基金经理张俊生的两个选股小窍门。虽然张俊生是做周期性行业研究员出身,一般喜欢看大趋势和上下游的产业变化,自上而下地选行业。但谈到选股,他告诉记者:“我会不定期地把做增发的股票列出来,分析其增发价格、管理层把股价做上去的动力,分析管理层的利益是否与股价一致。合理推断未来一段时间内,它相对于其他公司来说,表现机会是否更多一些。”
此外,对于一些公告了重组方案的公司,张俊生也比较关注,他会仔细研究重组方案。比如,有的股票注入资产重组停牌了,买不到,等到复牌,几个涨停之后出现调整,调整之后有第二波可能创新高。
“第二波机会能否抓住,要看方案公开后,比谁研究得更深入,对公司更了解。需要研究这个资产注入值多少钱,经历过涨停、调整后,其真实的投资价值有多少,跟大家预期的差异有多大。重组股有几波可以挣钱的机会,看你挣的是哪一波钱。”张俊生这样告诉记者。
不过,张俊生是个非常谨慎的人,他做增发股和重组股都有一个前提,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他看一个公司的投资价值,首先会预期最坏到什么程度。他的选股策略主要有三个,首先看估值,把判断一个公司有没有安全边际放在第一位;其次看故事,所谓的故事就是看它有多大的发展空间,行业有多大的发展空间,同时公司在行业当中有很好的竞争力,公司股价才会有较大的上涨空间;再次看管理层能力和动力,因为管理层的能力决定能否做出业绩,管理层的动力决定是否愿意把业绩释放出来。
“这一点在A股市场表现得很直接。长期大趋势形成的牛股,几乎都是在大的城市化的趋势下形成的。但是短期一两年管理层有动力释放业绩的股票,很多都是有融资需求、股权激励的公司。从我个人的选股经验来看,这些股票管理层的利益跟市场是比较一致的,它对股价也有一些诉求,未来释放业绩的动力很强。”
张俊生认为产品设计并不是基金业绩的决定因素,新基金信达澳银产业升级基金依然会带着他的选股方法烙印。
“新兴产业只是它的一部分,产业升级涉及到三大产业的调整,传统产业升级和第三产业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像家电、建材、水泥、化工、机械,就符合我刚才说的低估值,有足够的安全边际;也符合一些产业的政策导向,有故事,发展空间大,比如高端装备制造业就是一个战略性的产业,我会从中再挑选一些管理层能力和动力强的公司。”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