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深入转型 践行宣言
■寇建东
把“公园”搭建在展馆内?!在国内汽车界,似乎也只有敢想敢为的吉利能做出如此惊人之举。不仅如此,3000平方米的展台面积、三大子品牌下36款新车、9款发动机和变速器——吉利在2011上海国际车展正式开幕前已先声夺人。
“我现在很有一种‘赵本山上春晚’的感觉——不上不行,上了就必须演好,而演好的标准又越来越高。”吉利集团副总裁赵福全不改东北人的幽默,但“这个压力实在是不小”。
春天之秀
一辆被“解剖”过的电动熊猫EK、一辆被双面“解剖”的帝豪EX8,再加上几台同样“赤裸裸”的发动机和变速器……构成了吉利上海车展展台“动力总成技术”、“低碳技术”和“安全技术”三大主题公园的大部分。
“动力总成技术与低碳技术两个主题公园实际上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共同诠释了吉利的‘能源多元化战略’。”吉利集团负责研发的副总裁赵福全正是这些“公园”的总策划,在他看来,吉利的“能源多元化战略”即立足传统、储备未来,在开发并不断优化传统动力总成的同时,致力于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多种新能源技术的研发,以应对未来汽车动力源可能发生的任何转变。
在这次上海车展上,吉利推出了已完成产业化开发工作的纯电动熊猫和搭载了吉利怠速启停GSG系统的帝豪EC7-RV。按照计划,在此次上海车展之后,EC7系的GSG车型就将推向市场。此后,吉利还将迅速在吉利所有车型上普及GSG技术。而在插入式混合动力方面(即吉利GPEC),则聚焦于EC7平台,先行开发完成串联系统,同时开发并联系统。“熊猫EK和GPEC-EC7这两款车都将在2013年年初前后,以消费者能够接受的状态投放市场。”赵福全透露说。
构成吉利“能源多元化战略”的另一重要环节便是基于传统内燃机技术的发动机和变速器。
与展台上一辆辆光鲜照人的整车相比,吉利这三大主题公园的主角们多少显得有些落寞。但对于吉利来说,这却是其实现从“技术吉利”向“品质吉利”蜕变的基石。
深入转型
“我们本次车展的主题就定为‘品质吉利’(Quality Geely),相信我们的展品足以诠释吉利战略转型的新方向。”赵福全给自己团队的这些杰作赋予了更为深远的内涵。
2007年5月,吉利正式提出战略转型,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事实上,到今天,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谈起始于三年前的那次至上而下的大变革时仍无法平静。
“当时下了非常大的决心。”李书福说的大变革是从2007年5月18日的《宁波宣言》开始的。这是中国汽车史上最彻底的一次自我革新,它被李书福描述为一场“从奴隶到将军”的转型。在李书福亲笔撰写的标志吉利战略转型的《宁波宣言》中,他宣布吉利要从“价格取胜战略”转向“技术领先战略”,从“成本领先”转向“品牌创新”,从“以效益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从“企业利益高于一切”向“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转变。
这是一场生死线上的较量。《宁波宣言》发布后,吉利宣布提价20%~30%,不少经销商认为吉利生存靠的就是成本优势,提价那是“找死”,有的暂停提货,有的干脆退出经销,吉利月销量一度从三万多辆骤降至五六千辆。“当时企业的确奄奄一息”,但李书福决意彻底突破吉利低端品牌的“魔咒”: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豪情、美日、优利欧这些尚存不少市场空间的“老三样”逐步停产,取而代之的是附加值更高的“新三样”远景、金刚、自由舰。吉利造车的发祥地台州临海基地,转型中停产一年多,所有生产线和厂房全部推倒重建,全体员工在停产期间参加培训……“不是下岗,是培训。”面对记者,李书福狡黠地一笑,进而强调说。
从“技术吉利”到“品质吉利”,赵福全再次被“逼上春晚”。“我也希望能够少干一些,这样我们研发团队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但现实的情况却不容我们‘偷懒’。”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