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双线运作 北汽自主品牌蓄势待发

作者:高薇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15 20:31:39

摘要:双线运作 北汽自主品牌蓄势待发

■高薇

   翻看黄历,或许4月宜动土、开市。4月9日,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正式启动,这是继3月29日发布自主品牌微客威旺后,北汽在自主品牌建设征程上的又一关键一步。而根据北汽集团的计划,在4月18日开幕的上海车展上,将展出基于萨博技术概念车、萨博平台剖切车等消化吸收萨博技术的最新成果。
    “此次车展是北汽股份成立后的首次亮相,也是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首次接受公众检阅。”北汽内部人士称,“今年将上市的北京汽车自主品牌轿车BC301Z、越野车B40将在本届车展中迎来首发。此外,三厢版轿车BC302Z和微客威旺306也将展出。由此,北汽相对完整、相互协调支撑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体系将雏形初显。”
    据悉,“十二五”期间,北汽集团产销拟突破400万辆,其中自主品牌的规模计划为90万。“而今后北汽也将逐渐提高中高端轿车所占的比重,从目前的不到20%,提高到30%,最终达到40%-50%的比例。”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表示。
基地先行
    据北汽有关负责人介绍,北汽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坐落于北京空港经济开发区。根据规划,该基地占地面积106余万平方米,总投资额41.23亿元,项目涵盖轿车整车冲压、车身、涂装、总装四大工艺。未来,该基地主要生产基于萨博平台的自主品牌中高端车型。
    按照计划,北京汽车自主品牌乘用车基地建设分为两个阶段。一期工程规划总建筑面积35.11万平方米,预计到2011年底就将形成15万辆的生产能力,首款中高端车型也将在年底下线;二期工程将于2013年完工,实现年产30万辆的生产能力。
    “在刚刚过去的2010年,北汽集团交上了一份优异的成绩单。”徐和谊称,“去年,北汽累计销售汽车150.1万辆,营收1589.3亿元,利润110.1亿元,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也表明北汽的发展正在走向良性轨道。”
    不过,徐和谊也坦承,同国内其他汽车集团相比,自主品牌乘用车项目的缺失也正使北汽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因此,北汽在2009年收购了萨博的三个整车平台和发动机等核心技术,目的就是推动北汽自主乘用车的快速发展。
    “目前北汽对萨博技术的消化吸收已经初见成果。”北汽研究院院长顾镭表示,“我们已经依托萨博技术开发了4大技术平台,其中依托9-5平台开发的2900平台产品将于今年年底正式下线。而下线的工厂,就是于4月9日奠基的北汽高端基地。此外,基于萨博技术、自主开发的C50E和C60F两款中高级轿车的研发工作也已经启动,并将在今年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意味着,北汽此番奠基的高端基地,将在仅仅半年多的建设周期后便交付使用。“时间紧,任务重。但自主品牌乘用车建设项目仍将坚持高标准规划、高起点建设和高水平管理,力争在今年11月30日前建成,以便北汽自主品牌中高端乘用车早日下线、早日形成规模、早日做大做强。”徐和谊表示。
协同发展
    根据徐和谊的计划,北汽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将主要遵循两条主线:第一,调结构,即调整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第二,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而在自主乘用车建设方面,徐和谊也为北汽规划了轿车和越野车“两条线”一起发展的道路。“其中,第一条线是轿车,即在收购萨博品牌的基础上打造中高端产品系列;另一条线则是越野车的发展,即北汽将继续发扬作为越野世家的优势,充分利用在技术、人才、资源等方面的积淀,在越野车市场取得更高的发展。”
    据悉,此次上海车展“北汽版牧马人”北汽B40将首次亮相,并计划于今年9月上市,目前新车测试工作已基本完成。
    据徐和谊介绍,为完成“十二五”期间自主品牌产销90万辆的目标,在国内产业布局方面,北汽将在未来五年内完成由五大产业布局构成的国内格局,即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湖南为中心的华中,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广州为中心的华南地区和江浙为中心的华东区域。而这五大布局中的前四个大区在去年年底业已完成,华东区域的布局在今年内也有望取得初步结果。有消息称,北汽或与众泰汽车达成一定方式的合资合作。
    此外,在国际化发展方面,北汽也在紧锣密鼓地开辟海外生产制造基地。目前,北汽已经在两个国家确立了生产基地。一个是在俄罗斯,另一个是在印度。在俄罗斯的工厂为商用车项目,以北汽有限为出资人,将在下个月签约。而在印度的项目会在本月底签约,以北汽福田为出资人。据徐和谊透露,北汽目前正在东南亚地区物色第三个海外生产基地,预计今年会有一定的结果,届时该基地将成为北汽海外乘用车建造的重要基地。
    “现在,北汽集团已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囊括‘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建立起从商用车到乘用车,从A0级轿车到豪华品牌高端轿车,从微型客车到越野车,从混合动力节能汽车到新能源汽车,涵盖所有整车产品型式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徐和谊称,“而经过完备的产业布局和能力建设,到2015年北京汽车也要实现‘合资’与‘自主’协同共进的发展局面。”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