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QFII厉兵秣马 瑞银汇丰四季度调仓凶猛

作者: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4-08 17:37:48

摘要:QFII厉兵秣马 瑞银汇丰四季度调仓凶猛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汇丰日前发布的“基金经理调查报告”显示:2010年第四季度,大中华区内持续及稳健的经济增长,使得大中华区股票基金获得22亿美元资金净流入额。虽然2010年中国A股市场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之一,但是,中国经济的高增长性依然吸引了众多国际资金垂涎三尺。
    截至4月7日,深沪两市共有130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0年年报,由年报披露的十大流通股东资料可以发现,QFII去年四季度进行了大幅度的调仓换股操作,正在A股市场秣马厉兵。
四大板块加仓最猛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7日披露的1300份上市公司年报统计,QFII现身10大流通股东的个股数量共计142只,合计持股数量为23.68亿股,相比三季度的24亿股,持股总量微跌1.35%。同时,年报显示,四季度QFII新建仓个股61只,增持个股27只,减持个股28只,清空个股72只,从这些数字的变化不难看出,去年第四季度,QFII在A股市场进行了广泛的调仓换股。
    据Wind数据计算,去年四季度,QFII增持股票数量最多的行业依次是金融、交运设备、家电以及采掘行业,增持股票数量分别是22149万、4078万、1676万,以及1604万股。
    金融行业出现大幅度加仓,主要是由于瑞银去年四季度高调挺进农业银行,持股数量达23492万股,而这一操作也成为去年四季度QFII增持个股的最大手笔。农行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去年四季度股价累计上涨5.9%,今年以来累计上涨6.7%(截至4月6日);虽然涨幅并不凶猛,但瑞银的大手笔操作应该收益颇丰。
    交运设备方面,新动向主要体现在“国际金融-汇丰-JPMORGAN CHASE BANK,NATIONAL ASSOCIATION”挺进福耀玻璃,持股1846.12万股;以及德意志银行入驻上海汽车,持股1430.51万股。而这两只个股的命运也十分相似,去年四季度双双深跌超过11%,而今年一季度分别上涨18.6%和25.9%。如果两家QFII将股票拿到最后,那么想必会有一个不错的收益。
    家电板块发生增持,主要是由于QFII对于格力电器的加仓,而格力电器自去年二季度以来就是QFII极为钟爱的对象。从四季度格力电器主力变化情况来看,“MORGAN STANLEY & CO. INTERNATIONAL PLC”新进持股6627.32万股,而瑞士信贷则减持了约122万股。然而,格力电器可谓是四季度以来的绝对大牛股之一,四季度以来,个股股价累计涨幅超过57%。
    采掘行业比较有看点的事件是,中国神华被“中信证券-工行-CREDIT SUISSE HONG KONG LIMITED”账户成功捕捉,新进加仓1311.18万股;而中国神华四季度以来上涨约26.81%。
    除以上四个行业,QFII去年在餐饮和医药两个行业也有明显加仓动作。值得关注的是,德意志银行也开始迷恋ST股,公开资料显示,德意志银行四季度进入餐饮板块*ST张股,持股400万份,该股票四季度以来上涨已近60%,德意志无疑赚了个盆满钵满。
    摩根士丹利中国A股基金和上海医药1285万股的结合就上演了一场悲剧。去年四季度以来,上海医药下跌超过12%。
建材、电力、有色遭减持
    建材去年四季度被QFII减持了约6200万股,主要被减持对象是海螺水泥和中国铁建。公开资料显示,去年四季度,瑞银减持海螺水泥717万股,而耶鲁大学减持118万股,不过在减持后,两家QFII持有海螺水泥依然高达1683.7万股和1423.3万股。事实上,海螺水泥并没有因为被减持而下跌,该股票四季度非常给力,股价累计上涨超过77.5%。
    电力板块的减持主要表现在大唐发电和国电电力两只个股。公开资料显示“国泰君安-建行-香港上海汇丰银行有限公司”四季度减持大唐发电586.73万股,同期“中信证券-工行-CREDIT SUISSE HONG KONG LIMITED ”减持359.17万股;不过“申银万国-渣打-BARCLAYS BANK PLC”和“申银万国-汇丰-MERRILL LYNCH INTERNATIONAL”两只QFII选择在四季度拥抱大唐发电,可惜大唐发电并不给力,四季度以来累计下跌超过12%。
    有色板块被重点抛弃的个股是紫金矿业和中国铝业, 分别被减仓2552万股和1556万股。但是,由于QFII进出变化没有显示在前十大流通股东的名单,其操作难以寻觅。
转型引发不确定性担忧
    由年报管窥QFII操作表明, QFII四季度以来的投资操作大多正确捕捉了市场的风向。对此,某基金系QFII人士对记者表示:“事实上,由于QFII投研团队很多并没有在大陆,目前国内很多QFII运作偏于被动,因此,会和指数有比较大的相关性;而今年以来指数走强,QFII踩对点的概率也就相对更大。”
    另一北京券商研究人士谈道:“QFII整体在操作上更加重视在策略上的把握,侧重从宏观上把握市场。”
    那么在国内公募行业热烈讨论蓝筹转换能否发生时,QFII的掌舵者们又是如何看待中国市场的方向呢?
    保诚韩国中国龙A股基金投资经理谢志刚(注:该基金由信诚基金担任投资顾问)告诉记者:“我们看好中国经济发展前景,中小板股票和蓝筹股的估值正在走向均衡。”
    在行业配置方面,谢志刚指出:“我们短期看好金融、地产、煤炭、新能源以及资源等板块;中长期继续看好泛消费类股票和新兴产业。就今年市场来看,二季度还将是一个估值修复中的震荡市场,主要体现为蓝筹股的上涨行情。但是二季度之后,蓝筹行情是否依然可以持续还很难判断。”
    野村证券的态度稍显悲观,该机构对记者表示:“中国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加大。具体而言,一季度国内零售增长显著放缓,而工业和投资产出有所增强,货币政策依然宽松,但是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提高,这种不确定性集中体现在经济结构是否从投资转向家庭、部门的消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