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保障房将一枝独秀
报记者 杨仕省 北京报道
保障房火了。在回答记者有关保障房的提问时,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健林强调,2011年一枝独秀的将是保障房。“从去年的‘国十条’到今年的‘新国八条’,保障房都是全国各地的重头戏。”
王健林认为,2011年大规模的保障房建设,若配合以“限购令”之措施,可以加速实现“增供应,遏需求”的政策目标。“短期内,保障房建设尚不能对商品房市场构成实质影响,但仍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市场预期。”王健林对《华夏时报》记者说。
3月5日下午14时30分,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在梅地亚两会新闻中心举行第二次记者会,主题是“政协委员谈协调推进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全国政协委员蔡继明、王健林、钱克明、李成贵、吴焰等回答记者的提问。
王健林认为,目前一段时期,中国楼市将是保障房、商品住房和租赁房“三分天下”的新格局。“未来的中国楼市路线图,将从存量房和增量房‘双轮驱动’的新时代转变到二手房‘一股独大’的遥远呼唤。”王健林说。在会上,王健林多次被记者问及到有关保障房的问题,王健林总是条理清晰,简明扼要给出记者所需要的答案。
全国各地红红火火建设保障房,2011年更是迎来一轮“大跃进”。在2008年之后,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以每年倍增的速度扩张。
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的保障房建设规模仅有100多万套,2009年达到330万套,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达到580万套。
在完成“三级跳”的基础上,住建部于2010年11月中向各地发出的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相比2010年的580万套增长72.4%,远远超过此前的预期。
为了配合国家保障性住房的大计划,各地也纷纷宣布上调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如北京、上海宣布“十二五”期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比例占整体供应的60%,甚至更高。
随着保障房计划的推进,今后二、三年内必将形成保障房的供应高潮。根据计划,在2011年新增的420万套保障房建设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
“我觉得,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公租房将是住房保障的主力军。”王健林说,为了尽快提升城市住房保障水平,大力发展公租房抑或是最有效且切实可行的好方案。
两会期间,王健林对媒体表示,万达将响应《政府工作报告》投资保障房建设,但对于具体规模不愿透露。王健林透露,万达将选择一两个地区投资部分保障房建设,但希望政府出台明确的细则,包括合理的利润空间。
“希望民营企业成为建设保障房的一个重要力量。” 王健林认为,保障房应吸引民资投入,如果一套房10万-13万,3600万套大概需要4万亿资金,这对地方来说将是一个莫大的考验,“保障房今年的目标是1000万套,五年3600万套,最大的制约是资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