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新生代农民工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开平 广州报道
“他们说我头发太长了,长吗?”王晋扯着几乎齐肩的两撮鬓角反问《华夏时报》记者,对于没能入职东莞寮步镇的一家电子厂,略带惋惜又不以为然。
18岁的王晋留着俗称碎发的发型,整体来看确实不算长,但鬓角留成了长长的小辫子让上述工厂不能接受。双方都难以让步,看漫画和韩剧长大的王晋认为剪不剪掉小辫子危及到了独立的个性。
新生代农民工对于权益和独立个性的追求,高出了对工作的渴望。这种冲击让国内工厂30年间形成的管理模式几近解体,规定上厕所时间和流水线上站姿等管理方式不断引发工人的抗争。
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城乡社会二元分裂结构在意识形态领域逐步瓦解,具有较高知识文化水平的新生代农民工染印了城市思维方式,他们开始思索自身命运,并尝试改变。这种尝试伴随着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财富快速积累与自身低廉价值形成强烈刺激。
觉醒的权利意识
3月2日,刚刚辞职的雷伟明在广州三元里大道的广州市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前,看各式各样的招聘广告。生产线主管批评得太严厉,“吵了起来”是雷伟明离开那家工厂的原因。
对于工厂苛刻的管理,新生代农民工并不具备集体诉求的意识,往往采用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言语对抗或离职。这是工厂工人流动性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金融危机后,这样的矛盾显得更加尖锐。富士康多起跳楼事件,是诉求压抑在内心的爆发。雷伟明决定不再轻易确定下一份工作,而是要留心找一家“不觉得压抑的工厂”。
广州白云区一家制鞋厂老板宁学勤总结了新一代农民工,代表了用工方的认知。他说:“新一代农民工批评也不能批评,说也不能说得太重。”他简单地认为要改变的只是交流方式。
在珠三角,工厂虽然弱化了一度流行的半军事化管理,但多年形成的风格还难以短时间扭转。王晋应聘的上述东莞工厂,仍然要求工人“不留长发、不染发、不文身,早上出早操,限制上班时间使用手机”等。
但在用工荒和工人停工的压力下,工人维护权益的抗争开始占据上风。从去年开始,在深圳拥有近40万工人的富士康开始加薪。广东南海本田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在去年经历了一系列停工事件之后,企业和工人也进行了反复的协商,最终决定在去年增加500元的基础上,今年再上调611元。
但这样的胜利只发生在较大型的工厂,珠三角的大部分小型代工工厂却仍然在为一轮一轮的最低工资标准上涨而苦恼,绞尽脑汁想办法在这一标准上“打个折扣”。
眼界大开下的躁动
现今网络与手机的普及,让信息得到了最大范围的传播。处于工业区深处的新一代农民工不再像老一辈农民工一样,只在生产线上埋头苦干。
“我上班都在手机上挂着QQ,有空就去附近的网吧上网。”雷伟明说。这样的获取信息方式,是新生代农民工最乐意并习以为常的方式。
南海本田汽车厂工人停工组织者,就充分利用了新生代农民工的特点。“在本地网络论坛上、QQ群里交流,大家很快就知道了。”这家公司的一位参与停工的工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信息的快速传播开阔了工人的视野,物价、房价上涨等信息,雷伟明在手机新闻里就关注到了。在一刻也不能停手的生产线上就和同事感叹:“这点工资怎么生活?”
五花八门的创富故事,老一代农民工觉得于己无关,而新生代农民工则更多地联想到自己。“谁的朋友做生意发了财,谁买了一辆轿车,很快就传到自己耳中,心里没有想法那是假话,别人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雷伟明说。
王晋在人才市场和工业区悠转了8天,还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但他并不着急。“有好几个亲戚在附近工作,吃住都在他们那里。”他说。东莞寮步镇那家开出每月2500元以上工资的工厂是他惟一中意的,排了两小时队应聘却因为发型而告吹,但他并没有后悔。
东莞智通人才市场的高级经理蔡小梅这样评价:“和老一代农民工比较,新生代农民工很浮躁,不愿意沉下心来做工人。”
虽然多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新生代农民工对工资和工厂工作表示绝望,但对于隐存于内心的理想,似乎也没有清晰的前进路线。
痛苦的诉求
事实上,新生代农民工对于工资、工作环境、个性需求和个人生活空间大多有明确的要求。比如王晋的要求是:“拿到手的月工资不能低于2000元,加班要少,车间最好有空调,宿舍要是四个人一间的,工厂管理不能太苛刻。”
但在他看来,即使这些条件都满足,他也不能心安理得地干下去。新生代农民工的内心,大抵都隐藏着强烈的矛盾。
他们已经完全脱离了农村的农耕生活,而他们距离城市却很遥远,对于生活的不确定,让内心也很飘摇。“和人说起时,总是说最后要回农村的,但回去后我还能干什么?在城市,现在工资再涨3倍,也没办法安定下来。”雷伟明说。
话说得轻松的王晋,还是不经意地暴露出内心的苦闷。连续几天,他都在网上这样记录自己的心情:“我该怎么办?”
一些人开始尝试提高自己。在广州海珠区一家工厂做行政文员的罗琴最近报了会计进修班,并由此预计自己的生活将变得充实。但是,大多数生产线上的普通工人却因为要加班,而没有时间进行类似的培训。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