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少林寺》:和武术无关

作者:李 蕾

来源:

发布时间:2011-01-21 19:55:35

摘要:《新少林寺》:和武术无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蕾 北京报道

   天下武功出少林,天下的武打片也从少林开始。
    29年前,一部《少林寺》开启了中国武打片的帷幕,作为开山之作,它成了任何武侠电影话题绕不开的经典。
    如今,29年之后,经典再拍,已经不再是同一个故事了。人们有太多的苛责,其实也是情理之中,因为它不仅仅是水准的问题,还是感情的问题。
从娱乐匮乏到娱乐至死
    和大多数重拍经典的命运一样,《新少林寺》上映之前,曾被寄予厚望,甚至有媒体认为是2011年绝对要看的一部戏。不过上映之后,却评价平平,甚至批评更多。
    这并不奇怪,29年前的时代,是娱乐极度匮乏的时代,作为武打片的鼻祖,《少林寺》以1毛5分钱的票价创造了3亿的票房,这不足以让现在的导演们羞死,但足够让他们羡慕死。
    而29年后的中国娱乐市场,则早就换了一副模样,一年几百部的国产影片,几十部的引进大片,还有电视、网络无处不在的娱乐,虽然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超过了100亿,但真正票房过亿的国产电影,却为数不多。一部电影横扫天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所有的标准,都必须以娱乐的标准为参照,倘若说当年的电影还有那么一点儿文化的味道的话,那么这个时代的电影,基本就全部是商业的气息了。
    所以,这一部《新少林寺》虽然有借1982年经典版的名头卖票的嫌疑,却也无可厚非,有资源不用,显然是不可能的。无数的经典被反复重拍,《少林寺》自然也不能例外,二十多年来,以少林寺为背景的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张彻版的《少林寺》、张鑫炎版的《少林寺》、刘家良版的《少林三十六房》,以及由少林弟子(包括俗家弟子)而衍生出来的《洪熙官》、《方世玉与洪熙官》、《洪文定三破白莲教》等。
    人们对于一件事的记忆的深刻与否往往和它的稀少程度相关,29年前,只有一部《少林寺》,天下人一起看,29年后的娱乐时代,几百部电影、无数的电视剧、五花八门的娱乐节目、网络游戏等等,还有谁会对一部电影赞美有加乃至记忆深刻呢?
29年的前后之别
    重拍经典,就难免被人拿经典对照。然而所有对照的人都会发现,这其实是全不相干的两个故事。
    旧版的《少林寺》,故事很简单,复仇、救主。一个身怀血仇的年轻人要练武功报仇,一个身怀天下的明主要有人护卫。《新少林寺》的故事则要更悲情一点,回头的浪子出家为僧,乱世中的桃源保不住最后的一片净土,家国天下,英雄枭雄……
    看起来新版的要复杂得多,然而故事并非复杂才精彩,新版的故事被影评人指为逻辑混乱,故事情节到处借鉴,甚至连造型也有模仿之嫌,《霍元甲》、《少年黄飞鸿之铁马骝》、《投名状》乃至《十面埋伏》的影子都出现在这部电影之中。有评价说,80%的镜头似曾相识,问题只是在哪部电影中见过而已。
    其实也不能怪编剧和导演,新的故事难编,好的剧本难求,本是影视界特别是中国影视界的通病。福楼拜早就说过,世界上的故事迟早会写完。苏东坡也曾经感叹好诗句都让古人写完了,真正的大文学家、大诗人尚都无奈,更不用说只想拍片赚钱的人们了。
    当然,还有武打戏,这是少林寺永恒的主题。旧版的《少林寺》捧红了一个李连杰,也开启了现代武侠片的序幕。不过在新版中,抛去电脑特效,武打似乎成了配角,主演们虽然都是大牌明星,但是真正的武打明星也就一个吴京,还不是主角。新电影中所说的“禅武”也看不出来到底是什么意思,“禅”这个东西实在难以言传身教,似乎索性不传了。
拯救军阀还是拯救百姓
    不过新版最起码有一点是可以称道的,就是拯救的和保护的对象,《新少林寺》虽然说主打“拯救”牌,但是旧版的也同样有拯救和保护的意思。不同的是,旧版拯救的是军阀,新版拯救的是百姓而已。
    旧版中,少林寺僧众救了落难的秦王李世民,大战王世充。讲的是一个保护明主、消灭暴政的故事,这也是传统的中国故事套路,传统的中国百姓观念。然而,并非传统的就一定是好的,李世民即便是明主,但终究也是军阀,少林寺帮李世民打王世充,也不过是帮一个军阀打另一个军阀,幸运的是他们帮助的军阀最后胜了,所以才得了个美名。
    旧版《少林寺》虽然产生于现代,但是仍旧是照搬旧故事,并没有现代意识。上世纪80年代初是开放之初,思想观念的开放也还差得远。
    新版的故事就要好得多了,虽然仍旧是军阀混战时代,只是从隋末的军阀混战换到了1500年后的军阀混战。不过不同的是,这一回拯救的,却不再是军阀了,而是拯救劳工,保护普通人了,在观念上,要比旧版好了不知道多少。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自然结果,30年开放,人的思想已经开花结果。倘若这时候再去帮军阀打仗,保护军阀,显然不会得到赞同。在这一点上,港台的电影和导演们做的要好得多,实际上,后来很多以少林寺为背景的武打片都有类似的观念,《新少林寺》延续了港台电影的习惯。这是旧版不如新版的地方,也算是一个进步,虽然来得迟了一些。
    陈木胜是香港导演,或许,这样的观念和安排对于香港导演来说是自然而然,但对于内地导演来说,却还差得远。当年张艺谋的《英雄》弄出来一个“天下”观念,可他弄不清楚天下究竟是谁的天下,这足以说明,内地的导演们,在观念上,还远远没有达到最起码的启蒙水准。
少林寺到底有什么
    《新少林寺》里,少林寺再次长了一把脸。电影中的两个主题,武术和拯救,都足够提高少林寺的声望,但问题是,这些是真的少林寺么?显然不是。
    先说武术。“天下武功出少林”,这一句话把少林寺推上了无数圣地的位置,但这不是事实。“天下武功出少林”是小说家之言,是武侠小说中的说法,实际上,少林寺虽然自达摩开始就有武术流传,但也从来没有武术圣地的迹象。唐初,少林十三僧保护李世民有功,唐王室嘉奖,也是以宗教之名,而非武名。后来历代也有武僧的记录,但也没有成为圣地。所以,少林寺的武术之名大多是武侠小说塑造而成。
    再说拯救。电影中,两千万搭建的“少林寺”在炮火中毁灭,一个个少林寺僧人为了保护平民而死在屠刀之下,故事讲得无比悲壮,少林寺也成了无限崇高的偶像圣地。对于如今已经高度商业化的少林寺来说,这无疑会让它更具声望。
    然而事实怎样?实际上,少林寺的历史,少有拯救百姓的,反而多和朝廷为伍,历代皇室对少林寺都是多加封赏,少林寺也多有“奉命”打仗乃至讨伐农民起义的记录,而少有反抗暴政的事迹。就在民国时代军阀混战中,少林寺保卫团还曾被吴佩孚收编,替吴佩孚打仗。少林寺也毁于战火,被石友三所烧。
    所以,少林寺的武术更多的是夸大所致,而少林寺的拯救则多半并无其事。其实少林寺还有一个真正的身份,禅宗祖庭,然而历来的电影中却很少表现,其实也很难表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