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2010基金投资策略回顾 谁是预言家 谁是大忽悠

作者:路晓丹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17 19:53:38

摘要:2010基金投资策略回顾 谁是预言家 谁是大忽悠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路晓丹 北京报道

眼力精准、业绩不俗
东吴、华商、金鹰       
关键词:火眼金睛

    2009年,东吴、华商、金鹰或许都不是非常起眼的公司,但是在2010年,我们不由赞叹他们一句火眼金睛。让我们回顾这些公司在2009年底对市场的判断,精准的策略展望是他们在2010年制胜的主要原因之一。
    东吴基金2010年策略报告强调内需消费主线 “吃药喝酒”,铸造今年优秀业绩,华商则在2010策略报告中突出风险控制,看好医药消费及主题投资;金鹰基金则在2010年展望中突出中小盘,受益于成长股。
 
东吴:打了一个漂亮仗
    东吴基金在今年打了一个漂亮仗,尤其是投资总监王炯管理的东吴策略和东吴双动力取得优秀业绩,且凭借其积极的操作以及对消费主线的准确把握,成为今年突出的黑马基金之一。优秀的业绩、成功的投资经验与基金2010年策略报告相印证,东吴无疑是将“内需主线、主题操作”贯彻到底的基金公司之一。
    以王炯管理的两只基金为代表,东吴基金出现难得的业绩群舞,旗下5只主动型偏股基金业绩今年以来截至12月14日平均收益增长22%,基本位列同类型基金前20%以内,业绩超越同类型基金约18%,超越基础市场约31%。这种集体业绩爆发与东吴整体一致性的行业配置和操作风格相关。
    在行业配置上,在“吃药喝酒”的大消费投资主线下,基金明显超配医药、酒类内需行业。如王炯管理的东吴动力和策略,两只基金对医药、食品行业超配均超过10%。其他基金在行业上略有差异,但对这两个行业在不同季度都有超配。在投资风格上表现为积极灵活。其中积极体现在较高的换手率和频繁的对主题行情的操作,如一季度对信息、新能源、区域主题的积极参与,二季度对医药、食品行业加大集中度投资,以及适度参与通胀行业。而基金较小的规模和80%的灵活仓位为基金提供了灵活操作的条件,这也是今年业绩突出的基金的主要特点。东吴旗下5只基金,基本都在30亿规模以下,除了成立较晚的东吴新经济30亿外,其他基金也仅有10亿上下的规模。
 
华商:业绩群舞
    华商基金从2009年黑马迸发之后,2010年延续的强势业绩使得华商投资能力再次得到市场验证,其中投研团队的提升是基金业绩成功的根本。而就2010年投资而言,基金选股能力和灵活操作风格得到充分的体现,也是基金业绩操作成功的主要原因。
    华商今年同样是业绩群舞的局面,毫无质疑地成为2010年的业绩明星,旗下主动型股票基金业绩全部居于同类型基金前10%,华商盛世更是成为今年的业绩之王。
    在投资策略上,华商基金主动性进攻和有效的防守是基本投资原则,而行业上则瞄准结构性行情,如信息主题、医药消费、批发商业,大消费和新兴产业成为重点配置对象。这与基金在2010年投资策略相印证,基金对2010年市场基本判断是全球经济在平衡,风险和机会同在。基金明确提出要注意控制全球经济复苏中的风险,只有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参与战略性的投资机会,如经济在平衡中的内需、经济转型中的产业升级,以及转型中的高成长优秀公司的机会。

金鹰:船小好调头
    作为小型基金公司,金鹰在2010年也取得较佳的业绩,成为2010年迸发的中小规模基金公司之一。截至2010年12月14日,旗下基金平均收益达16%,分别超越同类型基金和基础市场12%、25%,其中对中小盘股的精选投资成为基金业绩制胜的重要原因。此外,行业投资上,信息、食品、机械、电子等今年热点行业是基金重点资产配置方向。
    与基金2010年策略报告相印证,挖掘中小盘成长股中的投资机会,金鹰在中小盘选股上充分发挥其“船小好掉头”的灵活优势,从而赢得了旗下业绩的整体提升。而与2008年金鹰中小盘的爆发不同的是,今年公司整体业绩的提升显示了基金在投研上的改进。不过,对于金鹰业绩的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但是在结构性行情下的投资优势仍较为明显,值得进一步关注。

眼高手低、尚需努力
长城、宝盈       
关键词:笑到最后才是好

    长城、宝盈等基金公司在2009年底,并非没有看准市场,或许是少了一份坚持,时至今日,他们没能笑到最后。
    回顾策略不难发现,长城基金准确预言通胀超预期,看好消费,但保守操作和选时不佳拖累业绩;业绩不佳的宝盈也提出关注通货膨胀预期抬头下的投资机会,深入研究3G、低碳经济等主题投资的正确理念。

长城:未能及时降低仓位
    长城基金2010年投资策略中虽然较早地预期通胀可能超预期,从而对大消费行业看好。但是在操作中,其投资组合以金融股等低估值蓝筹股为主,且在二季度蓝筹股带动的下滑市场中,基金一直未能及时降低仓位并调整组合,这也导致其组合一直未能向消费方面调整成功。
    究其原因,一方面来自于基金操作不力,主要体现在对金融股仓位的调整上,典型的如长城品牌,过高的行业集中度和灵活性不足造成基金业绩的较大亏损。另一方面来自于选时能力不佳,以消费投资为主的长城消费,由于消费行业二季度的较大波动,使得其相对收益贫乏。

宝盈:未有效贯彻投资主线
    宝盈对2010年市场预判在事后来看也较为契合,但是在实际投资中,基金并未能有效贯彻这一投资主线。而且来自投研团队的变化,给基金公司带来较大的损伤,使得旗下基金业绩在2010年处于历史低谷,尤其以备受争议的宝盈沿海和宝盈策略为主。
    在资产配置来看,宝盈基金对电子、信息、医药消费在不同的基金中都有一定的配置,但是实际投资效果不佳。其原因多在于宝盈在选股和选时上的不力,而又缺乏灵活操作的风格,对于这种快速波动的结构性行情把握较为困难。

眼力一般、出手不凡
大摩、大成         
关键词:摸着石头过河

    大摩、大成在2009年的投资策略报告中,多指出对于周期性行业的看好,这或许和今年10月前的市场风格并不匹配,但是凭借在市场中有效的策略调整,年终业绩同样稳健。

业绩水平整体中上
    大摩和大成基金在2010年策略判断上出现一定的偏差,主要在于,基金畏惧高估值的成长股,更警惕医药等消费股的风险,而对周期股则较为看好。从全年业绩来看,这两家基金公司,作为小型和大型基金公司中较为突出的代表,都取得整体中上的业绩水平,今年以来旗下主动方向偏股基金平均收益在15%左右,位于基金公司第二梯队。显示出基金在投资上的变通能力。
    其中大摩基金在策略偏差之后体现出一种及时修正、积极投资的态度。核心投研人物项志群的加入,对基金投研的改善十分明显,遗憾的是其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对大摩投研团队的改造还是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资产配置上,除了大摩基础行业外,其他基金均对医药、电子等消费主线和新兴产业主题进行了重点配置,大摩资源虽然对资源品过重配置,但是基金及时的组合调整,最终还是将资产重点落实到消费品上来。对于大摩基金而言,项志群的离开对基金影响较大,而目前新的团队下,能否延续之前建设性的投资经验仍不确定,因此对大摩仍需继续观察,谨慎看待。
    大成基金作为稳健的大规模基金公司的代表,今年基金业绩整体优秀,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基金在行业配置上的优势以及基金本身较强的选股能力,这也是其以往优秀的传统。而在策略上,及时变通体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作为传统强队,大成在近两年体现出稳健的业绩优势,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基金公司投研的稳定、投研配合上逐渐默契以及基金在投资思路上的积极探索,后期业绩值得期待。

策略走眼、业绩不佳
新华、长信          
关键词:失之毫厘谬之千里

    2009年的策略,现在看起来更像忽悠的基本就是看好蓝筹转换行情的公司了。新华基金2010策略报告曾建议上半年重点配置银行、保险、地产、煤炭以及部分中游行业,中期增配资源品与资产类行业,下半年增配消费类行业,错失了上半年投资机会。长信的预测则显得更加不靠谱,该公司2010年策略上曾判断说,2010年通胀压力不大,重点看好金融,同时看好原材料、投资品、PIME等板块。用今天的市场验证,偏差的策略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2010年这些公司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

失误各有其由
    在今年业绩不佳且策略偏差的基金公司中,新华、长信较具有典型性。这些基金公司的失误各有其由。其一是策略判断出现误差,对政策方向敏感性不足,典型的如去年的黑马新华基金。其二是对宏观判断严重失误,策略出现较大偏差的,如长信。对于这两类基金公司,虽然原因各不相同,但是都导致今年投资业绩的不佳或者较大的业绩下滑。
    对于新华基金,作为灵活派的代表,在2009年突出的业绩使得基金在投资思路上出现一定的阻碍。今年过早的判断市场可能向大盘蓝筹风格转变而增加对低估值蓝筹股的重配,尤其是银行。现在来看,这种策略判断在估值角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由于基金在后来的投资中一直出现的被动投资,使得基金组合未能有效的转型,在两拨蓝筹行情中,组合调整效果一般,也限制了基金发挥灵活投资的机会,虽然年度业绩有所挽回,但是年度业绩的较大下滑仍成定局。因此,该基金公司,能否及时将组合方向调整过来将关系着其后期投资的成败。而在结构性行情中要发挥其以往的风格优势,也必须依赖这一改变。
    对于长信基金,其投资策略出现较大失误,主要体现出对宏观环境过于乐观,思路仍处于复苏前期的惯性思维中。反映在业绩中,长信债券基金的成功要优于其股票型基金的投资。就股票基金投资而言,基金在行业配置上重蓝筹、轻消费,投资上的灵活性缺乏是其业绩不佳的主要因素。对此基金公司,未来业绩提升仍需投研能力的提高。(点评来自于德圣基金研究中心)

2011投基建议

资产配置:
    目前A股市场的整体估值水平大约在16倍,整体系统性风险并不高。这就意味着资产配置中偏股基金仍可以成为主要配置品种。从目前来看,建议积极型投资者保持80%左右的偏股基金配置比例,稳健型投资者60%,而保守型投资者偏股基金配置比例在50%以下。
风格配置:
    2011年市场将是蓝筹股波段性行情-成长股行情轮动的局面。因此,专注于价值型选股的蓝筹型基金仍然难有大的起色,而专注成长股,以及擅长灵活的波段性操作的基金仍有可能取得超额收益。总体来看,预期2011年的市场环境和2010年有一定类似之处,都是整体震荡,波动较大,而市场则可能出现更多的风格轮动。
    因此,那些在2010年市场下表现出较大投资灵活性和选股能力的基金,有望在2011年继续看好。中小规模、灵活操作、具备较好的前瞻性轮动能力和较强的选股能力,仍然是2011年选基的几个核心标准。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