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热捧市值超万科 洋河欲冲A股史上最贵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2-03 20:23:1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刘照普 李叶 南京 北京报道
寂寂无名的宿迁骆马湖水所孕育和酝酿的洋河美酒,在资本市场甫一亮相,便引来众多知名机构的持续追捧和开怀痛饮。
近日,洋河股份以265.5元的价格超越茅台,坐稳两市第一高价股宝座。在其登高的背后,是机构投资者在畅饮洋河,这也是其登上“第一高价股”宝座的重要推手。
截至上周,白酒板块集体回调的情况下,该股连续进行了几个交易日的震荡调整,但仍然身居第一高价。
勇攀第一高峰
洋河股份的第一高价股称号并不是一帆风顺。
记者在盘面中注意到,洋河股份的走势并不像其他白酒公司一样顺风顺水,该股几乎在经历了几连阳以后必定是几连阴。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充满震荡。记者注意到,自10月29日以来,该股连续9个交易日收于阳线,而随后连续5个交易日拉出阴线。在此前的行情中,这种连涨连跌的情形也很常见。
不过,在跌跌撞撞中超越了贵州茅台的股价,确实在资本市场风光了一把,11月23日,该股一度创下283.8元的每股新高。记者注意到,自该股近期低点5月19日至11月23日创下的股价新高,该股股价的涨幅已经超过100%。自11月23日,该股开始出现调整之势,截至上周五收盘,该股一直处于震荡下挫的状态,目前股价已经下挫近30元,累积跌幅达到了约10%。
即便如此,前期的短暂下跌并不能掩盖住该股前期疯涨的风光。业内人士对于该股的后市依然普遍看好,分析人士对于这家公司的看好丝毫不亚于上市多年的那些白酒元老,并普遍把看好的原因归结于品牌营销与业绩高增长。
洋河股份的市场部部长朱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今年,洋河在江苏省大力推销高端白酒梦之蓝,省外主推天之蓝。将蓝色经典品牌实现裂变,母品牌退后,将分化出来的海之蓝、天之蓝和梦之蓝推到前台,同时,子品牌实现裂变,这样就会产生细分市场,从而推动洋河在产品营销的深度上向纵深推进。”
记者查阅洋河的三季报发现,公司的品牌裂变营销战略已经见效。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净利润15.3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3.41元。天之蓝增长120%,梦之蓝增长200%。上市不到一年的洋河股份市值已经达到了1100亿元,超过了宝钢股份、万科等大盘蓝筹股。
申银万国食品饮料行业的首席分析师童驯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近几年洋河股份的市场占有率有望放量,实现新一轮业绩爆发式增长。洋河的全国化战略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做好江苏省内市场;第二步是做好周边白酒消费市场;第三步则是成为中高档白酒的全国化品牌。目前已经走到了第二步。”
多空联手热捧洋河
目前,洋河股份市值已超1138.5亿元,已取代苏宁电器成为中小板市值冠军,排在所有AB股上市公司的第24位,超过万科、联通、国航、宝钢等老牌蓝筹股。
洋河股价的迭创新高和市值不断攀升,与机构的击鼓传花和推波助澜紧密关联。卖方机构券商和买方机构基金联手合力追捧看好洋河,虽然大盘尽显疲弱之态,但在其联手唱多和追涨下,洋河股价表现亢奋。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11月18日临时股东大会召开那天,以申银万国和中信证券为首的两大实力派卖方机构,带了三十多个基金经理和二十多家券商赶过去参加,当时场面非常宏大,这些机构们非常赞赏洋河的管理层,认为水平很高同时做事低调,一致看好洋河。”
南京证券研究所一位分析师对记者说,申万研究所在临时股东会的第二天即发布调研报告,对洋河给予了“买入”评级,并将12个月的目标价从305元提高到350元。中信同日发布的调研报告也维持“增持”评级。
11月19日和22日,在大盘萎靡不振的情况下,洋河股份强势连拉两个涨停,股价迅速从231元攀高到279.51元。
11月23日,洋河股价早盘创出283.8元新高后,尾盘下跌2.73%,报收271.88元,距离中国船舶创下的300元历史天价仅一步之遥。
上述分析师认为,“最主要的是洋河业绩的颠覆式增长和两大实力派卖方机构联手基金和一众券商强烈看好,成为其近期股价频创新高的重要推动力量。这么多基金经理和券商都去捧场,一致看好,即使申万和中信不出那两个报告,这些机构不停地加仓,也会将股价打上去,连拉涨停的”。
巨灵财经和汉牛网数据库中,关于洋河的研究报告共有70篇,几乎都是“增持”、“买入”评级,看空的券商研究报告为零。
Q&A
Q=华夏理财
A=申银万国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 童驯
Q:从您诸多关于洋河股份的研究报告里可以看出,您坚定地看好洋河,为什么?
A:白酒企业的区域市场全国化很难做,但我认为洋河能做好,就是因为它有一个好的团队和机制。洋河的成长性很突出,在治理结构、机制安排方面,洋河的管理团队和片区经理都有股权,这能够极大地调动团队的积极性。另外,洋河是一家学习型企业,学习意识非常强,其团队的营销管理能力不断提升,在产品设计、诉求的独特性方面,在深度营销方面做得非常细致,也是做得最好的。
Q:今年3月份洋河收购双沟之后的整合效果如何?未来洋河还会再有收购整合的动作吗?
A:整合是一个过程。洋河整合双沟的最初几个月牵涉一些精力,但从9月份开始,这种整合的正面效果就出来了,总体来说,明后两年,1+1>2的效果就会非常明显地体现出来。在收购兼并方面,从短期来看,洋河刚刚收购双沟,会先将其消化,作为公司整合的样板工程做好,等轻车熟路后,才会一步步地做其它整合收购工作,所以,洋河短期可能不会在收购兼并方面有动作,但长期来看,不断地收购兼并也是洋河持续做大做强的一个方面。
Q:洋河高送转的预期强烈,最近市场上不断有此类消息放出,你的看法呢?
A:这个问题比较敏感,不方便发表评论。但就个人感觉而言,送转的概率比较大。因为戴上“第一高价股”的帽子之后,也有两方面效应。从正面看,对公司提升品牌影响力和扩大知名度确有帮助,但另一方面,公司本身比较低调、务实,崇尚踏实苦干,不期望市场过度关注、炒作,从公司平稳发展、实现较好治理结构分析,公司股价也没必要高高在上。
幕后推手
基金券商险资扎堆
又是机构。洋河三季报等数据显示,洋河股份已成为典型的基金重仓股,机构已成为推高洋河股价的主要力量。可以说,洋河股份本轮超越茅台成为两市第一高价股,机构的力挺,功不可没。
记者利用Wind数据统计,截至三季度 ,共24家主力机构持有洋河股份,其中基金22家,保险公司1家,券商集合理财1家,持仓量总计1886万股,占流通A股41.9%。从主力名单中不难看出,机构三季度有大幅度的减仓行为,三季度从主力名单中消失的基金有47家,原持有671万股。
不过,基金的减持数据并没有阻止业内人士对于公司的看好,因为在基金建仓的同时,也有新的基金在买入。记者在公司三季报中注意到,截至三季度,该公司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全部为机构,包括9家基金,另外一席是中国平安的万能险。这其中,有5家基金在三季度有不同程度的增仓行为,广发策略优选和广发大盘成长分别加仓184万和102万股。
有分析人士指出:“机构资金目前对于洋河股份的看法出现一些分歧,前期获利较大的资金在三季度选择了获利了结,毕竟该股累积的涨幅已经很高;另有一部分资金看中该股年末的高送转预期,虽然目前尚未公布是否会有送转,但由于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都具备高送转的能力,显然有资金在赌洋河股份接下来的这张牌。”(李叶)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