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杜双华高调重返日钢 山钢集团重组遇阻

作者:郑重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9 15:25:19

摘要:“按照第一份重组协议,山钢集团是不用付给杜双华一分钱的,第二份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协议对于省属国有企业来说显然有些难度。”

本报记者 郑重 山东报道 

按照第一份重组协议,山钢集团是不用付给杜双华一分钱的。但杜双华 “与其当一名小股东,干脆拿钱走人,而且要卖个好价钱”。 

11月11日,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日钢集团”)的官方网站上惟一的一条标题为《京华日钢(控股)集团10月30日召开生产经营动员会》的消息已经存在一周。 

在这次被称为“是一次承前启后的重要会议,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的会议上,一向低调的杜双华宣布“工作重点由重组评估转向生产经营并制定日钢集团未来5年发展规划”。 

此时,离第二份重组协议约定的交割日只剩下30天的时间。尽管并购双方均保持缄默,但杜双华的高调“复出”似乎表明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钢集团”)收购日钢集团再次搁浅。 

 历时两年多时间、被称为“国内企业并购最曲折案例”、“最富故事性钢铁业并购”的重组到底走向何方?《华夏时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杜双华“不会拱手相让” 

除了日钢集团,杜双华在日照投资的另一个涉钢项目——日照京华焊管厂已经矗立在204国道旁。 

“不仅仅是焊管厂,杜总其实已经在日照布置了一条完美的钢铁上下游链条。”处在日钢集团管理层的王先生(应被采访者要求未具名)告诉本报,其实自2008年开始“重组”以来,杜双华始终未离开他所熟悉的钢铁产业链,或在上游布局,或在下游渗透,这些项目包括港口、船队、钢厂、建设等项目的投资。 

今年4月份,杜双华旗下的日照钢铁与泛华建设公司共同发起一只私募股权基金,一期规划融资50亿欧元,资金投向直指地方城市开发建设领域。在泛华建设集团总裁杨天举看来,“钢铁企业和建设企业也是有连带关系,双方合作是行业大的产业链当中的一个整合。” 

这些都发生在提出重组前后。 

山钢集团与日钢集团签署的第一份重组协议方案为,山钢集团将成立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双方“以共同向其增资的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山钢集团以现金出资,占67%的股权;日钢集团旗下资产将以评估后的净资产入股,占33%的股权。杜双华获得仅是33%的股权和副董事长的职位。 

同时,双方约定在从重组完成起至日照钢铁精品基地第一期投入运作为止的过渡期内,杜双华将租赁日钢继续“自主经营”。 

把苦心经营近7年、个人占有70%股权的日照钢铁拱手让人,显然不是杜双华的真心意愿。“与其当一名小股东,干脆拿钱走人,而且要卖个好价钱。”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山钢集团开始挠头了。 

通过资本运作,杜双华于2009年1月16日,将日钢集团约30%的资产通过香港上市公司开源控股借壳上市。此举被外界视为杜双华并不愿被重组的“曲线自救”。这也迫使急于打造日照精品钢铁基地的山东省政府出面,有了“一次性买断”的方案。 

今年9月2日,日钢集团通过开源控股发布公告,明确山钢集团对日钢集团的重组将在11月30日前完成资产交割,并且重组将以山钢一次性收购日钢资产的形式完成。次日,日钢集团网站所有新闻全部清零。 

就在业界认定这场并购即将在皆大欢喜中收官的时候,10月30日,杜双华突然主持召开2011年生产经营动员会,称“从今天开始,工作重点要转向生产经营工作”。似乎对外宣称:我杜双华又回来了! 

重组罗生门 

作为京华日钢集团董事长、日钢集团董事长、总经理的杜双华显然十分重视10月30日下午在日钢集团召开的会议。 

“之所以召开大规模会议,是要求工作重点由重组评估转向生产经营。”杜双华在会议上说,“自2008年5月7日至今的两年时间内,公司重点主抓重组评估工作,尤其是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公司全力进行评估工作。目前,评估工作基本结束,抽调的人员要重新回到各自的工作岗位,本次生产经营动员会的召开,就是要求从今天开始,工作重点要转向生产经营工作”。 

记者注意到,会议特别要求包括日钢集团在内的各单位认真研究制定2011年生产经营计划及今后5年的发展规划。而日钢集团党委书记廖海亭的讲话则直接暗示了“日钢集团已经暂时摆脱了“被重组”的命运。 

“把思想从以重组为中心转到以生产经营为中心;把千方百计地多评估、多卖钱,转到千方百计地搞经营、搞管理、多赚钱、提高效益上来;把全部精力从考虑以重组为重点,转向狠抓企业发展为中心。”廖海亭说。 

而王先生告诉记者,目前日钢集团各部门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五年规划。但他拒绝对11月30日的“交割”是否能够实施发表看法。 

“以杜双华的性格,没有十足的把握是不会做决定的。”国泰证券高级分析师吕爱文对本报记者说,杜双华的心思显然已经从全面退出变为不退出。 

与杜双华高调“复出”相比,重组的另一方,无论是山东省国资委,还是山钢集团,目前没有权威人士出面就重组具体进程明确发表意见。 

“到目前为止,所有有关撤回重组的说法,都是外界根据日钢的一些举动做出的解读。山钢从没说过重组暂停或终止。”山钢集团董事长邹仲琛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对能否在年底达成阶段性成果依然表示“不好判断”。 

不过记者注意到,山钢集团重组日钢的对外口径已改为“集团将在‘十二五’期间加速重组日照钢铁”。这意味着,山钢集团在今年完成日钢重组的计划将无法成行。 

或因资金所困 

“日钢集团的定价始终是双方博弈的焦点。”在吕爱文看来,即使价格达成一致,但真要拿真金白银付给杜双华,对于山钢集团来说,一是“拿不出”,二是舍不得。 

根据今年年初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的审计报告,日钢集团资产为242亿元,如一次性收购日钢67%资产,山钢集团现金出资将达到162亿元;如果按照此前杜双华的报价,现金出资将近188亿元。 

分析人士称,以山钢集团目前的盈利能力,拿出上述真金白银无疑很困难。今年上半年,山钢集团实现营业收入556.40亿元,利税39.24亿元,利润总额23.29亿元。而截至三季度,山钢旗下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货币资金总和仅为14亿元。 

此前,山钢集团党委书记、副董事长谭庆华专门就重组“资金筹措”问题回到答媒体提问时,称集团现有资产1400亿元,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盈利能力,山钢集团“可以多渠道融资,完全有能力筹措资金”。 

但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融资将为山钢集团解决一部分燃眉之急,但凑齐一次性买断日钢所需的资金并不是那么容易。 

记者注意到,10月15日,山钢集团在济南与东方汇理银行、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及中国农业银行等国内外金融机构组成的银团在济南签订3.05亿美元贷款协议。 

但这笔资金对山钢集团而言犹如杯水车薪。除收购日钢外,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收编青岛钢铁、济南钢铁(600022) 吸收合并莱钢股份(600102)实现整体上市等,都需要大量资金。对目前已停牌的济南钢铁和莱钢股份而言,整体上市所需资金似乎更加紧迫。 

“另外,按照第一份重组协议,山钢集团是不用付给杜双华一分钱的,第二份要付出真金白银的协议对于省属国有企业来说显然有些难度。”一位分析人士说这番话时意味深长。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郑重
郑重

成为一名记者是儿时的梦想,也因此与新闻结下了不解之缘。没有什么远大的追求,只求以“文字匠”这一职业安身立命,也在这个自己深深热爱着的工作中找到归属感。

+关注 私信

TA的更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