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广州的亚运“生意经”

作者:蓝姝

来源:

发布时间:2010-11-12 22:21:37

摘要:广州的亚运“生意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蓝姝 广州报道

   20年前,“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的亚运主题歌唱遍大街小巷。20年后,广州接棒北京成为第二个举办亚运会的中国城市。
    6年准备与运营,1226亿元总投资,亚运已经与广州这个城市的发展契机、前景规划、城市运营紧密扭结在一起。亚运让广州经济发展提速5-10年,这一观点已经在各界达成共识。而为了实现这一点,广州市政府的苦心经营功不可没。
    据了解,本届亚运会高达上亿元门槛的高级合作伙伴达6家。再加上门槛为千万元级别的各式赞助商,纯粹亚运招商的商业推广让广州收获上百亿。在此前已经相继有北京举办奥运会和上海举办世博会的情况下,广州取得的这一招商成绩显得弥足珍贵。用广州亚组委会负责招商工作的一位官员的话来说,在时间有限、整体大环境不太好的情况下,广州亚运的招商成果“已经相当不容易”。在这其中,广州市政府的金字招牌起了重要作用。
    与以往国际运动会不同的是,广州不仅仅是一个举办城市,还拥有了全方位的亚运会市场开发权。一般像亚运、奥运这样的国际运动会的市场开发权属于亚奥理事会通过招标或合作等方式遴选的专门企业。广州亚运会市场开发权本属于日本最大的广告公司电通公司。2008年2月,由于电通公司受金融危机冲击亏损,广州通过艰苦的谈判,亚奥理事会终于将亚运市场开发权让渡给广州。广州以买断的形式拥有了亚运的全面市场开发权,这是亚运史上的第一次。
    而比亚运市场开发权层次更高的运营早在2004年广州申亚成功的时候就开始了,这很多体现在广州亚运间接投资的1090亿元的基础项目中。
    以总投资27亿元的广州新电视塔为例,这座被广州人成为“小蛮腰”的新电视塔在亚运中不仅全面拥有转播权,在今后还是广州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标志。在这个项目中,广州政府仅投入4000万元启动资金,其他资金由广州新电视塔建设有限公司以引资合作开发的方式解决。据悉,此项目还引入了香港信德集团作为合资方。
    2008年底,广州城市建设投资集团、广州金融控股集团等政府投融资平台公司成立。城建集团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投融资平台,广泛吸纳社会与民间资本参与广州交通、水务、地铁、燃气、垃圾处理等重大领域,这化解了广州庞大的基础建设投资的资金压力。事实上,从2008年以来,除了直接的亚运场馆等项目,广州的基建项目“基本上没有从广州财政的口袋里掏多少钱”。
    此外,广州金控集团将广州市政府旗下的金融企业广州银行与广州农商银行重组,与城建投资集团旗下水务、燃气、地铁等一起,准备分别运营上市,上市工作主要由广州市金融局牵头。该局一位工作人员对本报记者透露:“上市筹备工作进展顺利。”
    事实上,广州本来也不缺钱。2009年,广州GDP超过9000亿元,其中财政收入702.58亿元。除了基础场地等直接建设的136亿元来自广东省财政拨款和当地财政外,间接的城市基础建设项目广州都是采用上述政府投入启动资金,由政府平台公司以企业化运营、吸引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模式来完成。
    对这种模式的利弊,学者们保持谨慎,他们认为广州成功借鉴了香港的一些城市运营模式与方法,但他们担心的是政府在“将企业未来发展与城市发展长期关联、为当地经济带来GDP、就业机会等社会效益时,企业的逐利冲动对城市长远发展可能带来权利寻租、房价高企等负面影响”。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