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药品“同城同价” 看上去很美

作者:张智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8-27 20:28:23

摘要:药品“同城同价” 看上去很美

本报记者 张智 北京报道 

北京医改又有新动作。近日,北京市卫生局宣布,北京市药品公开招标采购工作将改变以往六组合一的招标方式,取消中介招标,改为政府统一组织、统一采购平台的方式来进行药品集中招标采购。 

北京市卫生局副局长毛羽表示,此举可实现全市二级以上医院的药品价格统一,做到同城同价。此外,由政府主导招标,取消所有收费项目,并首次采取生产企业直接投标、直接报价的方式进行,减少了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将促使药品大幅降价。 

市卫生局给出的数据显示,招标制度改革之后,北京市药品有6千余种药品降价,平均降价16%,让利市民30亿元。 

但改变招标方式对于看病贵有什么帮助,降价6千种药品是否意味着药价得到调整,业内人士认为,尝试是好的尝试,但没有触及到药价昂贵的根源,对其结果不可太过乐观。 

政府组织招标 

北京药品招标方式一直是分组采购,医疗机构按照归属不同被分为部属、市属、厂矿、高校、城区和郊区六个组,每个组单独开展集中采购。同一生产企业的同一药品,需在六个组分别投标报价,所以导致不同的医院之间药品价格有高有低,同城不同价。 

此次改革最大的亮点在于取消了招标采购的中介代理机构,实行政府主导,统一了采购平台,简化了招标手续,为同城同价做好了准备。毛羽表示,此举可以有效降低药品价格,让利患者,同时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引导企业降低价格。 

沁园堂总经理唐朝晖认为,政府组织招标、同城同价可以切实降低药价,医院药价和药店药价差距在逐渐减小,这对药店,特别是非平价药店来说,会产生很大的冲击。 

然而,更多的学者却对同城同价的效果产生质疑。同城同价跟药价降低完全是两回事,同价不代表低价,更不代表同一类药所有的品牌都同价,那不是妨碍自由竞争吗?不知道为什么要整这个同城同价。一位研究医药政策的专家这样质疑。 

而政府直接招标能否降低药价,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学者表示,中介招标和政府招标其本质并没有区别。公司招标和政府招标,提供的都是一种中介服务,都有一个成本。公司招标时候,很大一笔花费是用于招标书的制作、打印,参与评标专家的食宿,场地的租用等,这是一个成本支出。到政府招标的时候,这部分也是要支出的,从这方面看,政府招标并不比中介招标更有优势。 

药价高昂的根源并不在于中介,甚至也不是中间层层转手的企业。我国药价高,根源在于以药养医。卫生市场已经习惯卖药挣钱,围绕这一点,恶性竞争、药品回扣、腐败现象才会层出不穷。不改变这一点,仅凭招标方式的改变,很难从根本上改善药价。中国中医药大学教授卓小勤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甚至有专家认为,招标本身就是药品市场最不正常的、最易滋生腐败的环节。招标模式的改变,作用仅仅在于利益群体的转移。 

药品降价 

市卫生局表示,为实现合理降价的目标,相关部门采取了三重比对、两次限价、一一对应的措施,挤压药品价格水分。共收集整理了驻京部队、药品经营企业、全国中标价格三个系统的80余万条药品价格信息,与此次投标品种进行了比对;运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对投标药品制定了投标报价上限和成交参考价,形成两次限价;针对媒体曝光和群众举报的存在价格虚高问题的药品,采取一一对应、精确打击的措施,均按照核实后的价格进行限价。 

测算出来的成果也非常喜人,北京市药品有6千余种药品降价,平均降价16%,按照现在市场价计算,相当于让利于市民30亿元。 

然而,有消息指出,此次招标价格仍旧含有巨大水分,除了降价明显的几十种药品之外,不少药品价格高于市场平均价。 

平均降16%,并不代表每种药都降了那么多,可能一些药降了一半,另一些药涨了一倍。上述专家表示。 

卓小勤也认为,中标的只有6千多个药品,即使全部降价,还有近十万种药品属于市场定价,这些药品各医院可自由定价。 

而另一种情况更为常见,当药企以低价得标后,放弃生产得标规格药品,改由生产其他规格的同种药品。比如六版的西瓜霜得标后,药企停止生产该规格西瓜霜,改生产换个名字的4版西瓜霜。规格不同,名称不同,供药不足,等于弃标。而重新招标,以新药的名义参与投标。由于过程成本上升,导致得标药品价格上升。等与人为推高了药价。 

天价芦笋片事件让政府意识到了去掉中间环节的必要,但他们还没有意识到,药品的报价从厂商出来就是偏高的。我国实行以药养医,医院在药品使用中可以得到15%的提成。如果是1块钱的药,医院得0.15元利润。而100块钱的药,医院就能挣15元。医院肯定愿意用贵的药。这是一个绝对值和相对值得问题。以药养医的现状不改变,药价就很难真正降下来。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