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宏观正文

汉江危情120小时

作者:陈岩鹏 姚芳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30 22:51:55

摘要:汉江危情120小时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岩鹏 姚芳 湖北报道

    两轮强降雨,丹江口水库满了,汉江告急。
    7月26日,湖北省副省长、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赵斌用“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这8个字形容当时的形势。
    当天下午6时,湖北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为二级。“汉江洪水一般是秋汛,而今年发生夏汛,与长江洪水碰头,两江夹击,历史少见。”赵斌说。
    翌日8时,汉江洪峰直逼仙桃、汉川,仙桃站水位35.87米,超警戒0.77米,汉川站水位31.85米,超警戒0.16米。
    分洪与不分洪成为纠结:要减轻汉川的压力,保卫武汉门户;还是要顾及杜家台分洪区的几十万百姓和600多平方公里土地?
    27日凌晨,扒毁位于东荆河内的天星洲外垸和王小垸。防指的相关人士称,这既减缓了汉江防洪的压力,同时也为一旦启动杜家台分洪区创造了条件。
    据悉,28日凌晨,长江防总、湖北省防指曾多次紧急会商是否启动杜家台分蓄洪区,在紧张而焦虑的等待中,汉江洪峰平稳经过仙桃、汉川,汉川161公里沿线堤防尚未发现较大险情。
致命的一场雨
    7月26日,仙桃市西流河镇。这里位于汉江下游,是汉江和长江“两江夹击”之处,也是湖北省雨情、水情、灾情最严重的地方。
    西流河镇因其境内一条纵贯东西的大河而得名,此河的水因长江水位上涨而形成由东向西倒流。在今年的汛期中,西流河镇累计降雨451毫米,其中7月10日下午2时至11日晨8时,18小时内连续降雨280毫米,是近80年来仅见的“坨子雨”。
    长江顶托和内河洪水大量排入,最终导致西流河镇境内的许多民垸垸堤漫溢,新农垸就是其中的一处。
    本报记者26日当天看到新农垸已是满目汪洋,垸内的房屋几乎都被洪水淹没,只能看到屋顶露在水面上,这距新农垸垸堤漫溢已经有10天的时间了。
    7月16日晚,西流河镇新农垸堤全线漫溢,洪道内水位一度涨至20年来最高,近万亩良田及鱼塘全部淹没。农民刘华兵回忆当时的情景:“一夜之间就都淹了,水来得又急又大,家里的东西都来不及拿,种的粮食和养的鱼都被洪水冲走了。”
    但这只是暴雨的前奏。
    “从7月17日开始到24日,丹江口水库上游的陕南地区先后发生两轮较强降雨,致使丹江口水库汇流不断增加,水位上涨迅猛,水库泄量曾一度从每秒1800立方米增加到6200立方米。”湖北省水利厅水文局预报处处长伍朝晖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汉江发源于陕西省西南部,进入湖北后流入丹江口水库,出水库后继续向东南流,过襄樊、荆门、汉川等地,在武汉汇入长江。伍朝晖说,汉江洪水一般是秋汛,而今年不同,发生在了夏季,正好与长江洪水碰头,两江夹击,历史少见。
    “汉江上游的河道宽,经过加固,能够抵御洪峰,但中下游堤防尚未实施大规模的整险加固建设,标准低、堤身矮、隐患多,在高水位的压力下,极易出险。”湖北省水利厅的一位专家认为。
    7月27日,仙桃、汉口两站超警戒水位,汉川站超保证水位,汉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危急。
    赵斌称,这是发生在致命时间、致命地点的一场致命的雨。
分洪与否的纠结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在7月25日的会商会上,赵斌用这样一首诗句做了开场白,原本紧张的气氛有些释然。
    的确,在原本没有什么特别的周日,武汉及周边地区因为不再被强降雨困扰,而显得不同。另一位防指的副指挥长、省水利厅厅长王忠法坦言,形势不像昨天晚上那么严峻了,昨晚压力很大。
    但到了7月26日,一切又变了。指挥部内多出了几位军人的身影,骤然平添了临时备战的味道。
    在会商会上,赵斌说:“现在是背水一战的时候。”并通知下午6点将防汛应急响应级别由三级提升为二级,“汉江严峻的形势到了防汛最关键的时候。”
    当时预计,随着长江上游新一轮洪峰抵达三峡,水库下泄流量将增至4万立方米每秒,而汉江上游峰值流量3.41万立方米每秒,为20年一遇,并已将泄量加大至6270立方米每秒。两江夹击下,长江除沙市、黄石两个水文站外的其他各站将在29日至31日全线超警戒,而汉江仙桃至武汉河段28日超警戒,汉川超保证水位。
    指挥部的一位官员用8个字评价当时形势危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26日当天,湖北省省委书记罗清泉和省长李鸿忠分别亲赴汉江上的两个抗洪要塞——仙桃和汉川指导防汛工作。
    7月27日,距汉江最大洪峰抵达仙桃至汉川段仅不过24小时了。分洪还是不分洪,一直是最为纠结的事情。因为,分洪将意味着杜家台分洪区十几万居民撤离,6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被淹;而如果不分洪,汉川一旦失守,洪水将直逼武汉。
    当日下午,省委书记罗清泉、省长李鸿忠和省委副书记杨松一同走进了一个封闭的会议室。翌日凌晨,仙桃市扒毁了位于东荆河内的天星洲外垸和王小垸,从而减缓了汉江防洪的压力。
    但直到7月29日中午,省防指才最终决定不分洪的。因为,汉江洪峰在28日顺利通过汉川,并没有出现大的险情,而且,汉川的水位也在29日回落到了31.65米,低于保证水位,并呈继续下落趋势。
还没有消除的隐患
    7月30日,省防指决定从12时起,防汛应急响应级别从二级降为三级。官方理由是,当前湖北汉江防汛形势趋缓,加上丹江口水库拦蓄错峰,汉江汉川水位退出保证水位以下。
    但王忠法表示,堤防防守的压力仍然很重,汉江一些堤段虽然退出保证水位,但长江、汉江局部河段仍然超过警戒水位,仍然处于高水位运行状态。中小河流超设防水位堤段较长,防守压力较大,全省防汛抗洪紧张局面并没有改变。
    同时他还警示:“退水垮堤、退水出险的几率比涨水还要大。”所以,巡险、查险、除险、整险等工作丝毫不能懈怠,还要进一步加强。
    在杜家台分洪闸附近的十一敦大堤上,防汛队员熊大海这两天就在堤外发现了4个散浸点。他说,“散浸是最小的险情,但丝毫不能轻视,散浸可能是坝体经洪水侵蚀,出现了薄弱点引发的。”
    “堤坝的基础都是沙石,经过长期浸泡会出现管涌等隐情,更需要提高警惕。”伍朝晖说,“我们仍然要24小时值班,每一小时都要向指挥部提供水位情况。”
    这并不偶然。
    据湖北省水利厅的专家透露,近年来,由于汉江沿线经济发展快,钻探钻孔比较多,有部分钻孔封堵不严,加上沿线群众生活取水的压把井还有不少,在高洪水位下,也极易出险。
    此外,记者了解到,汉江沿线原有的崩岸险情,在大流量的冲击下,老的崩岸险情容易恶化,新的险情也可能随时发生,更增加了防守和抢护的难度。
    不过,湖北已经建立起了市、区、镇、村四级防汛体系。记者赴汉江大堤黄荆段采访时发现,在河堤上每600米就有一个防汛点,每隔10米就插着一杆红旗,用于标注段位。
    一位姓喻的防汛队员介绍,他们的工作就是巡查大堤,观察是否出现了散浸或管涌。
    武汉市江夏区防汛办水文局书记郑志钦对本报说,现在重点堤防的标准在1998年以后都提高了,比以前有抵御能力,而且堤坝上全部拉灯24小时巡值查险。

长江水灾动态新闻

长江第二轮洪水逐渐减退
三峡调低出库流量
    长江第二轮洪水逐渐减退,7月30日,三峡入库流量较之28日的峰值下跌了四成,水库水位在凌晨达到最高值后也开始缓慢回落。按长江防总最新的调度令,三峡出库流量在30日降至3万立方米/秒,31日进一步调低至2.5万立方米/秒,逐渐达到中小船舶适航水平。

洞庭湖持续超警戒水位
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受长江洪水影响,7月中旬以来,洞庭湖区出现超警戒洪水,7月30日上午,洞庭湖城陵矶水位更是达到了33.30米,超出警戒水位0.8米,防汛四级应急响应已经启动。
    目前湖南岳阳境内洞庭湖区、长江沿线已有9个堤垸在警戒水位之上,总堤长176.85公里。
    气象部门预测,湘资沅醴四水流域和长江上游今后几天将迎来新一轮降雨。受此影响,预计城陵矶水位将持续在33米左右徘徊,直至8月15日前后才有望回落。

长江武汉关达到警戒水位
上万人上堤防守
    7月29日上午11时,随着汉江洪峰滚滚而来,长江武汉关水位攀升至27.30米,达到警戒水位,流量56400立方米/秒,为2002年以来最高。未来两天,武汉关将徘徊在警戒水位上下。
    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水位29日缓涨,据长江委水文局最新预报,武汉关30日、31日水位将维持在27.30米的警戒水位。
    武汉市已按防汛预案要求做好人力、物力准备,各级人员到岗到位,其中,上堤防守人员11734人,封堵闸口123个,驻守哨棚498个。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