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519”惊天大逆转
11月21日早晨8点40分,国都证券研发部的晨会正在紧张进行。
美股的暴跌成为当天会议重点,隔夜美国股市暴跌444.91点,报收7552.29点,这已经跌破了10月10日创下的6年新低7884.82点,此一点位失守,美股将可能打开大幅向下的空间。虽然“全国各省市公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已逾10万亿元”的媒体报道冲淡了美股的负面冲击,但晨会上比较一致的看法是,美国股市的下跌再现了10月份以来的收盘最后一小时暴跌现象,这与共同基金应付赎回有关,但近两日美股的下跌一定程度上拖累了A股,否则A股此轮反弹行情会走得更远。
9点15分,财经评论家水皮坐在万达广场8号楼12层他的办公室里,阳光已经照到了他办公桌的一角。隔夜美股的暴跌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好心情,电话响了,水皮回应的显然是媒体熟人:“你们怎么这么不专业,‘5·19’行情已经开始了,当然会接受考验,关键是要看引发这轮行情的因素有没有变化。如果没有变,就没有必要这么紧张。如果下午A股指数拉回来,你们又该怎么说?”
9点30分,A股开盘后是惨烈的搏杀。沪市低开60点给投资者一副难看的绿脸,短暂的反弹后,股市回落到低位徘徊。深圳的投资者方女士来到深圳的中信证券新闻路营业部,她告诉本报驻深圳记者:“早盘金融股在暴跌,但金融股最近并没有什么负面消息啊?”到上午收盘时,上证综指已经下跌了89点,跌幅达到4.5%。已经有深圳的朋友在问,08版的“5·19”是否面临夭折?
就在A股投资者紧张不已之时,斜刺里杀出一彪人马。咫尺之遥的香港股市在上午10点低开4%以后一路走高,到中午收盘时已经上涨4.5%,上涨超过550点,稍有A股经验的投资者都知道,香港的消息总是比A股的消息来得更快更准,本报驻深圳记者探知,香港的上涨可能源自内地的金融政策利好。
惊天大逆转果然出现。
下午1点,沪市A股从上午的1898点直接跳空16点开盘,一分钟以内,指数已经蹿升至1950点,再过一分钟指数再升到1970点,1点零9分,指数已经由上午大跌近90点到上涨5点,升到1980点。再看个股,清一色水泥、路桥、地产概念股大幅上涨。而这已是本周A股上演的第二次大逆转,11月18日周二,上证指数暴跌6.31%,第二日就暴涨6.05%,基本收复前日失地。
截至本报21日晚上8点截稿,并没有得到相关的政策利好。但是从有关的信息综合分析得知,央行大幅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只是宣布的时间问题,而在地方及部委纷纷出台大规模投资计划的背景下,金融部门肯定会有所作为,这从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以及保监会的积极表态中可见一斑。
引人关注的是,不仅是中国股市全面向好,就连一向紧跟美国股市的东京股市也在大幅低开后,跟随港股大幅反弹了2%以上,新加坡指数亦上涨2.45%。亚太股市开始看A股的脸色,这样的局面应该如何作解?
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看似复杂的问题背后,其实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中国经济在4万亿政府投资计划刺激下能否一枝独秀,熬过全球经济的寒冬?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如果能,A股就没有必要看华尔街的脸色。同时中国经济的全面向好就能有利于亚太经济的发展,亚太股市看中国经济的脸色也就顺理成章。
看好中国经济的不乏其人,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首席经济学家祝宝良,不加迟疑地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认为明年保持经济8%-9%的增速应该没有问题。”而莫尼塔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马青对这种可能性作了分析,认为“现在如果重新按照1998年时2%左右的财政赤字规模发行国债的话,樊纲计算的是7500亿,这些投资可能在未来两年拉动2个百分点的GDP增长”。
申银万国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李慧勇,更从比较中得出结论,他说:“相对于全球百分之二到三的经济增长来说,据我们的测算,如果没有系列政策的支持,明年的经济增速可能降到6.2%,扩大内需政策出台可能使经济达到8.3%的增速,中国经济完全可以用一枝独秀来形容。”
政策的力度甚至完全超过了专家的预测,据本报的调查,在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投资计划以后,已经公布的地方20个省市的投资计划已经超过了18万亿。即使是地处西南的云南省也提出了3万亿的投资计划,这是中国经济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后的一次大爆发,各家亮出的家底让人瞠目结舌。如果加上尚未公布的其他省市的投资计划,保守估计在20万亿以上。
与1998年的经济刺激计划相比,作为过来人的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也承认,“大家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次政策的力度这么大”,而财经观察员钮文新更表示1998年的动作都是以千亿计,而这一次却动辄以万亿计。
积极财政政策主导的投资计划的出台令人眼花缭乱,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急需跟上。周五发生的惊天大逆转就与金融政策的调整密切相关。11月21日下午,A股发力上攻,经多方了解,与20日举行的一经济形势报告会上透露的信息有关,国家统计局官员在会上首度透露全年我国GDP增速可望9.5%,CPI在6%左右。
但是这样的消息在上午即已发布,如果与此有关,那应该是连锁反应。因为这样的数据为降息提供了基础。可以佐证的是,20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为期28天的正回购操作,交易量为60亿元,中标利率仅为1.9%,较上周正回购中标利率大降了26个基点。这也是连续第9周正回购利率下滑。
市场人士认为,回购利率1.9%创下近几年的新低,表明央行利率将要变动,最快本周末降息,幅度至少54个基点。有基金经理表示,降息已在预期之中,今天地产股的大幅上扬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即使周末不宣布降息,但也会在近期出台。高企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有很大的下调空间。如果短期有进一步利好的金融政策出台,将加速市场的走好,并加快市场融资功能的恢复,为庞大的投资计划加油鼓劲。
“5·19”行情再度上演
股市作为国民经济的晴雨表已经提前反应。自中国政府正式公布4万亿投资计划的第一个交易日的11月10日,首日大涨7.27%以来,A股在10个交易日中的累积涨幅最高超过17.35%;这样的涨幅也许并不惊人,但与同期的美股下跌15.5%相比,这样的变化已经完全改变了前期A股比美股更弱的局面,中国经济的一枝独秀已经初见端倪。
令人吃惊的是基本面的巨大利好下面,却很难有乐观的分析师大幅看好股市。
“一个市场如果通过政策市来救市,一定是反周期的。现在任何一个政策只能熨平这个周期,或者是减缓周期对股市的冲击力,但是不可能改变趋势。”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所长彭砚苹冷静分析。
公募基金在本轮行情中表现一般,“事实上行情开始时我们一直在卖,最近才补了一点回来,当然是跟这4万亿有关的股票,不过买的也不多,算是调仓吧,后市如何要继续观察。”深圳某基金经理11月19日告诉记者。
券商同样表现谨慎,深圳某券商资产管理部门人士说:“我们上周确实加了一点仓,据我所知大家或多或少都买了一点,但我们要等最新的数据出来才能决定下一步的走向,而数据出来可能要等到明年一季度了。”
联合证券分析师周斌天分析说,到目前为止,本轮反弹主要为游资主导,基金和大小非无疑是比较坚定的“空头”,但近两天这种情况有所改变,大小非做空依旧凶猛,但基金已有些许“空翻多”迹象,加仓比较积极。本报记者的采访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19日,中石化、中石油的发力已显现主力开始建仓。”一位基金人士向记者介绍。
私募基金显得相对乐观,深圳大蓝筹投资总经理肖雄文就分析说,本轮股市下跌的最根本原因是经济周期性衰退和萧条的风险,所以一般的利好和救市政策作用不大。而这次国务院推出的十项措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