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政策无法面对“慢衰退”

作者:笔夫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7-16 21:50:18

摘要:上半年GDP增长11.1%,CPI增长2.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曾一度令人欢欣鼓舞,并将当日股市瞬间大幅拉高。但这个市场上总会有一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当关注的焦点转到二季度和6月份的数据时,上证指数、股指期货、大宗商品期货均应声而落,终点又回到起点。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股指期货和上证指数继续下

笔 夫

   上半年GDP增长11.1%,CPI增长2.6%,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曾一度令人欢欣鼓舞,并将当日股市瞬间大幅拉高。但这个市场上总会有一些喜欢刨根问底的人,当关注的焦点转到二季度和6月份的数据时,上证指数、股指期货、大宗商品期货均应声而落,终点又回到起点。在接下来的一个交易日,股指期货和上证指数继续下跌。
    市场反映的是预期而不是现实。并不是投资人对利好视而不见,而是潜在的利空更能触动投资者的神经。经济拐点到来的特征往往表现为宏观基本面现实与表观数据的矛盾,一些人会将乐观的表观数据视为圭臬,但投资者会尽可能以感官和常识来作为判断标准。
高库存
    美联储会议正式将今年经济增长率预期由3.2%-3.7%下调至3.0%-3.5%,美国新公布的商业库存已连续5个月出现上升,但CPI却连续3个月下跌,这样的数据使得二次探底成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话题。在中国,新一轮的库存高峰让人忧心忡忡,受到房地产调控的影响,钢材库存已达历史天量,而由于消费刺激政策效应的逐步淡化以及楼市低迷影响,汽车库存已达130万辆,家电库存大幅攀升。大宗商品市场上,从铜锌等基金属到到港的食用油,均已堆积如山,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谓的经济复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增加库存的过程,这样的模式难以持续,二次去库存化任务已经迫近。只不过,与2008年危机时相比,我们目前更难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
慢衰退
    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以某种危言耸听的词汇来描述目前面临的困境,“两难”判断是一个非常好的描述,这意味着经济既不可能遭遇2008年那样的雪崩式的下滑,也难以避免近在眼前的衰退,导致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就是滞胀,经济会因通胀而停滞,停滞则导致金融市场的下跌,这就是当前市场的逻辑。
    在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上证指数从3400点跌至目前点位,幅度不可谓不大,这使A股成为了全世界表现最差的市场,也成为投资者最难以理喻的现象,大宗商品跌幅相对更小一些,这符合滞胀时代的趋势特征。
    在持续下跌的情形发生之后,底部区域自然越来越近,但是笔夫目前为止仍然慎言底部,所谓熊市不言底,这样的训条不可以轻易更改。当然,投资者会再次把目光聚焦在政府救市的希望上面,这样的想法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政府行为的确可以改变中期走势,就像四万亿计划所做的那样,而市场所期待的有意义的救市莫过于再来一次类似四万亿计划,但势易时移,政府所焦虑的问题也绝不仅仅是衰退,通胀目前更让决策者困惑,而且这种困惑可部分归因于四万亿中过量的流动性释放,以及对危机的过度反应,政府已无可能也无必要以类似四万亿计划来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问题。因为,既然雪崩式的下滑不太可能来临,自然也难以激起政策制定者急切的政策救市意愿。近期,高层的高频率话语关键词仍是结构转型,救市还难以获得公众的认同和支持。经济将会以一种缓慢的方式步入衰退。2008年金融危机,我们得的只是一种急性病,但由于用药过猛,急性病已转为慢性病,而且病菌已经产生了抗药性。
美元企稳将导致变盘
    本周股指期货结束了上周的反弹态势,开始了新一轮的下跌寻底过程,农业银行的上市没有给银行股带来转机,相反给了大盘新的做空理由。上半年经济数据的公布印证了市场对于宏观经济的担忧,成为股指新一轮下跌的起点。
    道琼斯指数的反弹应于近日结束,而导致本轮市场反弹的美元下跌因素可望于下周结束,美元指数从年度最高的88.7开始回落,经过一个半月的下跌,目前已经跌至笔夫设定的目标位置附近,应该在下周企稳反弹,美元因素是近期的主要衡量因素,如果美元止跌,所有大宗商品均面临回调风险。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