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地产和投资业务不及预期,上海建工一季度营收下滑近五成,称“力争二季度扭亏”

作者:李贝贝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22 17:03:10

摘要:2024年,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建工”,600170.SH)实现营业收入3002.17亿元。

地产和投资业务不及预期,上海建工一季度营收下滑近五成,称“力争二季度扭亏”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贝贝 上海报道

2024年,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建工”,600170.SH)实现营业收入3002.17亿元。其中,房产开发营收为36.32亿元,较2023年度下滑56.41%,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21%。同期,房产开发业务新签销售合同额仅占公司全年新签合同额的2.40%。

就公司房产开发业务的营收占比、新签销售合同额占比为何持续下滑,未来该业务如何保持稳定的销售业绩,以及六大新兴业务是否仍处于培育期等问题,5月19日,《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上海建工董秘及证券事务代表,并按照对方要求发送了采访提纲,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建工营收同比下降46.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79亿元。在日前举办的业绩说明会上,上海建工董事会秘书李胜解释说,一季度工程建设招标总量下降,订单执行进度放缓,公司新签合同、施工产值、营业收入等指标承压;地产和投资业务不及预期,影响整体盈利能力。其称,后续公司将紧盯年度预算目标,“力争在二季度扭亏”。

上年房产开发营收同比降超五成

2024年,上海建工实现归母净利润21.68亿元,同比增长39.15%。同期,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68亿元,同比增长39.15%。不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13亿元,同比减少44.4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02.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1.45%。其中,在主业中,建筑施工业务营业收入为2666.76亿元,同比增长了0.65%,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89.12%;由于行业竞争等因素,建筑施工、设计咨询和建材工业毛利率略有下滑。

同期,公司设计咨询、建材工业、房产开发等收入有所下降,尤其是房产开发营收为36.32亿元,较2023年度下滑56.41%,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仅为1.21%;同期,公司累计新签合同3890亿元,房产开发业务同期新签销售合同93亿元,占比仅为2.40%,较2022年度(3.55%)、2023年度(3.92%)有所下滑。

据了解,2024年,上海建工的房产开发业务的毛利率为9.78%,主要是基于海玥黄浦源项目全年销售68亿元,以及长租公寓“玥里”对外营业等因素。

公开资料显示,作为上海”两旧一村”旧改项目,海玥黄浦源项目原为上海市第二批历史风貌保护街坊新昌路项目,被列入2022年黄浦区重大工程项目,由上海建工房产投资开发。2023年9月该项目推出一批次308套房源,均价14.3万元/平米;次年9月该项目二期又加推了134套房源,均价14.56万元/平米。今年5月,该项目再次进行认筹,目前在售。

在海玥黄浦源项目之外,公司在房产开发业务方面如何继续保持稳定的销售业绩?上海建工并未回复这一问题。不过,上海建工于2024年11月5日披露的一份公司债券信用评级报告披露,截至2024年6月末,公司主要在建房产开发项目共8个,其中商品房项目5个、保障房项目3个,预计总投资额合计574.60亿元,累计已投资436.09亿元。“总体上,公司尚有较大规模的待售存货,存量项目的销售回款在楼市总体承压下去化压力或将持续。”该报告提到。

记者注意到,该份评级报告还透露,2021年以来因工程造价成本上升、销售限价、期间费用较高等原因,其房产开发板块连续亏损。2021年—2022年,公司通过出售部分租赁物业获得投资收益但未扭亏,2023年净亏损同比有所增加。

在5月16日下午举行的业绩说明会上,针对地产板块和投资板块对公司业绩拖累较大的问题,董事会秘书李胜表示,“公司将持续优化房产开发业务地域布局和产品结构,加快项目去化,提升资产周转效率,改善业绩。”

此外,从债务结构来看,报告期初和报告期末,公司(非公司合并范围口径)有息债务余额分别为242.22亿元和230.60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存续的公司信用类债券中,公司债券余额80亿元,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余额36.54亿元,且共有21.54亿元公司信用类债券在2025年5至12月内到期或回售偿付。

一季度出现“阶段性亏损”

2025年,上海建工计划“全年力争新签订单4000亿元”“全年力争营业收入2602亿元”。

今年第一季度,上海建工未能迎来“开门红”:1—3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403.16亿元,同比下降46.06%;归母净利润亏损1.79亿元,上年同期盈利2.9亿元;扣非净利润亏损1.44亿元,上年同期盈利1.5亿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2.8亿元,上年同期为-253.16亿元。

对于上述情况,李胜强调,今年公司将紧盯年度预算目标,全力以赴抓好拼市场工作,“公司有望通过拼市场、强管理、提效益举措,力争在二季度扭亏”,且“一季度阶段性亏损不影响公司分红能力”。

李胜还表示,近期公司新签订单规模波动,一方面是由于市场需求下滑;另一方面是由于公司优化了市场布局策略,调整了细分行业和产品结构,压降了风险系数较高业务规模。目前,公司80%以上业务在长三角区域,80%以上业务是政府或国企投资项目,房建业务比例下降,切实降低了风险。

记者注意到,在五大事业群之外,近年上海建工重点拓展城市更新、生态环境、水利水务、工业化建造、建筑服务业、新基建领域等六大新兴业务。2024年,六大新兴业务完成新签合同额近千亿元,与2024年基本持平;其中新基建业务新签合同278亿元,同比增长67.9%。

在业绩会上,上海建工董事长杭迎伟强调,后续公司将“加快打造上海建工’第二增长曲线’,有力应对行业形势之变、市场之变”。其称,“十五五”期间,希望“把上海建工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服务商”。

不过,上海建工未在2024年财报中公布上述六大业务的营收数据。对于记者提出的“六大业务是否仍处于培育期”的问题,公司方面也没有回应。有市场看法显示,新兴业务的拓展,为该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但在市场培育、技术应用、商业模式成熟度等方面仍面临挑战,对于公司业绩的持续贡献能力有待进一步观察。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