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地产正文

觅得“千金方”:上峰水泥季度净利连续倍增,热衷投资、分红,研发投入却缩减

作者:董红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5-11 16:27:53

摘要:2024年,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峰水泥”,000672.SZ)未能走出行业困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27亿元,同比下降15.70%。

觅得“千金方”:上峰水泥季度净利连续倍增,热衷投资、分红,研发投入却缩减

本报记者    董红艳   北京报道

2024年,甘肃上峰水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上峰水泥”,000672.SZ)未能走出行业困境,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27亿元,同比下降15.70%。不过,上峰水泥仍然保持着高分红的习惯,计划拿出几乎全年净利润用来分红,这也引发了投资者对公司可持续性方面的担忧。

今年第一季度,伴随着水泥行业在售价、煤炭成本等方面迎来盈利喘息机会。其中,上峰水泥的净利润增长超过400%,增幅尤为明显,超过较多同行业企业。上峰水泥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季度业绩的增长与行业回暖的步调是同频的。

其实,上峰水泥获利也少不了投资理财方面的重要贡献。5月6日,上峰水泥发布业绩说明会记录表示,2024年水泥熟料主业利润贡献占比约55%,产业链延伸翼及投资翼利润贡献各占约22%。2025年初,上峰水泥还频繁发力新经济股权投资、委托理财、证券投资。

一方面热衷投资、理财、分红,另一方面,上峰股份的研发投入在去年收缩了14.73%。对于此类现象,5月9日,分析人士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投资决策伴随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过度投资可能意味着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非核心业务,忽视能真正推动企业长期增长的关键领域,忽视内生性增长的机会。

季度业绩连续倍增

受房地产行情的影响,水泥行业发展也遭遇瓶颈。2024年水泥行业上市公司的业绩总体仍处于下滑状态,海螺水泥、天山股份、华新水泥、金隅集团等水泥头部上市企业,净利润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上峰水泥也未能走出独立行情。4月24日,上峰水泥披露年度报告,2024年,营业收入为54.48亿元,同比下降14.83%,归母净利润为6.27亿元,同比下降15.70%。

其实,近年来,上峰水泥的业绩下滑明显。从2015年到2022年,上峰水泥的营业总收入总体呈上升趋势,2021年达到最高值83.1453亿元,随后在2022年略有下降至71.3497亿元。2023年和2024年,营业总收入继续下降,分别为63.9709亿元和54.483亿元。

而今年第一季度,水泥企业的净利润普遍同比增长或亏损减少,上峰水泥一季度净利润增幅超过了400%。而去年第四季度上峰水泥的业绩就呈现出明显的增势,净利润增幅同样超过400%。

对此,上峰水泥方面解释称,2025年一季度公司水泥产品平均售价高于上年同期,水泥制造成本同比下降,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16%,综合毛利率27.41%,比上年同期增长5.05个百分点。

水泥行业确实在近期迎来了价格上难得的喘息机会,叠加煤炭价格下降带动的成本下移,行业盈利困境得到缓解。根据数字水泥网监测数据,一季度全国水泥市场平均成交价为397元/吨,高出去年同期34元/吨,涨幅为9.3%。

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华夏时报》记者致电上峰水泥,并向其发送了采访提纲,相关工作人员向本报记者表示,公司的业绩增长节奏和行业发展是同频的,一季度净利润增幅较大的原因最主要的还是行业方面的原因,行业价格出现了回涨。

“相对于去年来说,今年我们还是比较有信心的,但至于公司业绩是否会延续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的良好态势,目前还不好说。因为水泥行业受到基建、房地产、政策等方面的影响比较大。”上峰水泥工作人员继续向《华夏时报》记者解释道。

痴迷理财分红,缩减研发

不过,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大部分水泥企业的利润增幅,都要弱于上峰水泥,其中,海螺水泥、华新水泥一季度净利润增幅分别为20.51%、31.8%。

其实,除了寄希望于行业回暖,近年来,上峰水泥还频繁在投资、理财上发力。2024年,上峰水泥投资活动现金流净流出14.75亿元,同比扩大82.7%。

5月6日,上峰水泥发布业绩说明会记录表示,2024年水泥熟料主业利润贡献占比约55%,产业链延伸翼及投资翼利润贡献各占约22%。

此前,上峰水泥甚至被称为“炒股高手”,2020年上峰水泥证券投资收益超过2.98亿元。2024年,上峰水泥证券投资收益为94,992,271.9元。2024年,上峰水泥持有了海螺水泥、天山股份等水泥龙头股的股票,其中,在海螺水泥的股票投资上获益1,110,681.88元。

今年以来,上峰水泥继续加大投资理财力度。今年2月19日,上峰水泥公告称,计划在一个自然年度内累计使用不超过3亿元自有资金进行新经济股权投资,投资范围包括半导体、新材料、新能源、环保等行业优质成长性项目;使用自有闲置资金不超过10亿元进行低风险的委托理财;继续使用自有闲置资金不超过11亿元进行证券投资。

不过,上峰水泥对新经济领域的切入相对谨慎,基本仅限于财务投资。而2021年之前,上峰水泥是收并购市场的常客,曾经在2021年收购了内蒙古松塔水泥有限责任公司85%股权,在2019年收购了宁夏明峰萌成建材有限公司,在2018年收购了九江盘石水泥有限公司。

业内对其收并购动向较为关注。上峰水泥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投资是上峰水泥“一体两翼”发展模式中的重要内容,除了水泥主业,我们还注重产业的延伸和新经济的股权投资,并且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投资收益。这将为下一步的战略规划、转型做好生态、资源、思维、战略计划等方面的准备。在股票二级市场,公司主要持有了同行业的龙头公司的股票,这种持股模式未来不会进行大的调整,不过,二级市场并不是公司投资的重点。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上峰水泥自2013年“借壳”上市十多年来,很少在分红上缺席。近期,上峰水泥再次高额分红,宣布拟每10股派发6.3元,合计拟派发现金红利6.01亿元,占2024年度归母净利润的95.73%。东方财富监测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上峰水泥A股派现共计14次,金额为39.5亿元。

而一方面热衷投资、理财、分红,一方面上峰股份的研发投入在去年有所下滑。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上峰水泥的研发费用为125,885,018.79元,相比2023年的147,636,769.99下降了14.73%。

对于此类现象,浙大城市学院文化创意研究所秘书长林先平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投资并非“万能药”,投资决策伴随着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过度投资可能意味着企业将大量资源投入非核心业务,忽视能真正推动企业长期增长的关键领域,忽视内生性增长的机会,而内生性增长更稳定、成本更低,也更符合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