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在抛售美债?日本说不是我干的
冉学东
4月9日,30年期美债收益率迅速拉升20个基点,盘中触及5%。
当日在盘中有市场传闻称,日本可能正在大幅抛售美债,导致美债收益率拉升,这是为了反制特朗普对日本施加的高额关税。当日,日本财务大臣随后出面“澄清”称,不会将持有的美债作为反制工具。
传闻还称,是日本在抛售,并不是中国或中国银行。
其实当日午时,3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也上升25.5个基点,至2.75%,为2004年8月以来的最高水平。日本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8.42%到1.366%。日本国债市场也出现暴跌行情。
周三,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明确表示,不会将其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关税反制工具,“我们管理美国国债持仓是为了以防将来进行汇率干预的需要。”
目前,日本官方确认持有约1.27万亿美元美国国债,为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2023年7月,日本持有量达1.1125万亿美元,成为美国国债最大海外持有国;2025年1月减持至1.0988万亿美元,2月进一步降至10598亿美元;2025年3月数据显示,日本仍以1.07万亿美元稳居最大持有国。今年年初减持的原因:2025年初的减持与日元贬值压力相关,日本央行通过抛售美债干预外汇市场以稳定汇率。
日本政府对于美债的阶段性减持,灵活调整美债持仓维持服务于汇率稳定和国内货币政策,体现其外汇储备的多元化策略。
自从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宣布之后,美债收益率就走上了暴涨之路。4月8日,美债市场再次遭遇剧烈抛售,10年期国债收益率飙升11个基点至4.3%,过去两天这一指标已罕见大幅上升近30个基点。而这次暴跌的导火索是美国财政部58亿美元三年期国债拍卖,该拍卖对市场的吸引力水平创202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其他投资者兴趣低迷。
国债拍卖遇冷,债券市场大跌,“一般人现在不想持有美债,大家都处于‘赶紧逃离’的状态”。
一位华尔街银行交易员描述当前情况为“彻底的对冲基金去杠杆化”。分析人士认为,这次美债下跌并非日本或者中国抛售美债,而是对冲基金正在平仓基差交易。
所谓基差交易:左手做多美债现券、同时右手做空美债期货,当市场波动不大时,期货持有到期可以较低风险地赚取期限价差。这类交易利用大量杠杆来赚取国债现货与其相关期货之间的价差。对冲基金持续大规模购买美债并非出于看多美债,而是做这种套利交易。
中金公司认为,这些对冲基金往往在回购市场上加杠杆买入美债现券,以此来增厚收益。该交易规模可能已达到2019年下半年历史高点的近两倍,而2020年3月全球金融市场震荡的导火索便是当时基差套利交易的意外平仓。
中国目前是美债的最大持有国,截至2025年4月,中国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约为7590亿美元,创下自2009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最近几年央行开始灵活调整对美债的持仓,持仓规模在持续下跌。
2024年12月单月减持96亿美元,全年累计减少573亿美元,总持仓量由2023年的8163亿美元降至7590亿美元,达到15年最低点。与2013年11月的历史峰值(1.3167万亿美元)相比,中国持有美债规模已减少约5577亿美元。自2018年中美贸易战以来,减持速度加快,2022年后持仓量持续低于1万亿美元。
我国央行目前为了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中国逐步调整外汇储备结构,近几年央行大幅增持黄金,2024年黄金储备增加583亿美元。
笔者认为,因为特朗普关税政策引发未来全球经济衰退,美国经济加速衰退担忧,美元遭遇信任危机,美股连续大跌,大宗商品大跌,这些金融资产大跌,引发流动性危机,某些机构为了补齐保证金,就会砍仓传统上的优质资产——美债。现在市场担忧的是,如果对冲基金持续抛售,可能引发全球性的流动性危机。
责任编辑:冯樱子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