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产业正文

从奶粉收储到自主创新:乳业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破解行业难题|两会声音

作者:黄兴利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5-03-07 21:12:10

摘要: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位乳制品行业全国人大代表聚焦行业面临的周期性课题,围绕形成乳业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话题,为行业打破瓶颈、稳健发展建言献策。

从奶粉收储到自主创新:乳业全国人大代表建言破解行业难题|两会声音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黄兴利 两会报道

在国内外多重因素的叠加影响下,本轮乳业下行周期已持续三年有余。养殖成本居高不下,致使行业整体业绩承受重压,与此同时,国际乳制品价格下行冲击不断,国内消费需求又持续疲软,双重压力将中国乳业推至转型升级的关键节点。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华夏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多位乳制品行业全国人大代表聚焦行业面临的周期性课题,围绕形成乳业新质生产力等关键话题,为行业打破瓶颈、稳健发展建言献策。

建言奶粉收储

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推进肉牛、奶牛产业纾困,稳定基础产能,精准切中奶业发展的痛点与难点,此外,文件也首次提出“以科技创新引领先进生产要素集聚,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大部署。

在这一背景下,乳业如何破局成为两会期间乳业行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就建立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稳定奶业基础产能等方向提出了多项建议。

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原料奶总产量4079万吨,同比下降2.8%,乳制品产量同比下降1.9%,专家估算,全年生鲜乳过剩达约300万吨。

魏立华谈到,在市场需求不振的情况下,为保证中小型奶牛牧场的健康发展,各主要乳品生产企业均按照协议足额收奶,富余部分喷制为大包奶粉储存。他提及,受进口大包粉价格较低影响,国产大包粉没有价格竞争力,一旦保质期内无法售出,只能销毁。这使企业面临很大的亏损和资金占压,影响了企业的经营,导致企业业绩集体萎靡,上市乳企业绩大幅下挫,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行业长远发展。

魏立华建议,可以借鉴我国在粮食收储、猪肉收储等方面的做法和成功经验,以及欧盟“干预性应急库存”调节乳制品供需的经验,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委牵头,建立大包奶粉国家收储制度,奶多时喷粉收储,奶少时投放市场,以保护养殖主体和乳品生产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推动奶业高质量发展。

“大包奶粉作为原奶的重要转化和储存形式,建立国家收储制度是破解当前奶业困局的重要举措,通过调节市场供需稳定价格,保障养殖和加工端利益,稳定基础产能,保障产业链安全,助力奶业可持续发展。”魏立华表示。

此外,全国人大代表、蒙牛集团全球研发创新中心研发总监史玉东也对本报记者表示,我国奶业仍处于下行周期,仅靠行业自身走出困境异常艰难,亟需相关部门提供相关保障措施。“我们建议,一方面要推动金融机构创新信贷支持模式,助力牧场稳健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试点开展奶粉收储,有效解决周期性过剩矛盾;此外,还要进一步助力企业拓展更多消费市场,如通过特供渠道拓展国内乳制品消费市场,打通大包粉等乳制品出口渠道,全面扩大乳制品消费能力。”史玉东指出。

推动奶业精深加工技术创新

“牛奶中的乳清蛋白、乳铁蛋白、α-乳球蛋白、酪蛋白、骨桥蛋白、免疫球蛋白、乳脂肪球膜蛋白等成分,具有独特的营养功能,是婴幼儿配方奶粉和功能性食品的重要原料。”全国人大代表、飞鹤乳业董事长冷友斌在两会期间表示,近年来,我国婴配粉及功能性食品产业发展迅猛,但乳清蛋白、乳铁蛋白等关键乳品功能性原料部分依赖进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行业的自主创新发展。

与此同时,国内鲜奶产量波动较大,供需短期内出现错配,国内乳业深加工不足的矛盾也显现出来。对此,冷友斌建议,加大力度推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建立健全乳品功能性原料的质量标准和监管体系,支持乳制品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项目,推动新技术、新工艺在全行业应用。同时,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课程,培养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为我国乳业长远发展储备核心力量。

谈及乳制品深加工产业,史玉东也表示,乳制品深加工产业作为高耗奶产业,前期投入大、回报周期长,建议加强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带头开展基础性、原创性研发,通过科技赋能、转型,解决关键原料保障及安全问题,自主掌控关键核心技术,实现核心原料的国产化以及产业价值增值。

“尽管我国奶业发展水平持续上升,在奶牛繁育、乳铁蛋白等技术方面也都实现了突破,但我国奶业精深加工产业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特别是乳清蛋白、乳铁蛋白、脂肪球膜蛋白等关键原辅料,仍面临国外的技术制约。”全国人大代表、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高级专家、伊利集团全球创新中心科学研究总监王彩云也在两会期间表示。所以,今年她的建议主要是围绕“推动奶业精深加工产业的发展”和“以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筑牢奶业发展根基”这些内容展开,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建议,聚焦奶业核心技术攻关,助推形成更多突破性成果转化落地 ,助力中国奶业实现科技自立自强。

王彩云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关键在科技创新。当前,我国正通过科技创新加速产业升级、拉动经济增长。伊利也不断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动产业创新,实现关键技术的突破与成果转化,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中国奶业走向更创新、更高效和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责任编辑:卢晓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