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银行总行一副总经理被查,去年投资赚超14亿元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卢梦雪 冉学东 北京报道
上市酝酿已9年的湖南银行,近期,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其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刘旭华被查。
湖南银行原名华融湘江银行,脱胎于中国华融(现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2023年2月正式揭牌更名为湖南银行,升级为湖南省级城商行。记者注意到,2023年湖南银行利息净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均“缩水”,但在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增长的支撑下,2023年该行营收、净利润双增长,分别实现114亿元、33.14亿元。
其中,湖南银行金融投资总额达到了1798.33亿元,同比增长17.61%,提升了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投资总资产中的占比,其中增持了大量的基金类投资,并减持了大量的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
湖南银行调整金融投资结构的原因是什么?如何评估城投债投资的风险?5月28日以来,《华夏时报》记者多次致电湖南银行多个对外披露电话询问相关事宜,截至发稿未能成功接通。
但记者注意到,中诚信在湖南银行2023年中报的相关报告中曾提到,湖南银行涉政贷款规模较大,同时金融投资中城投债券和基建类非标投资占比较高,总体政府相关资产风险敞口较大,未来仍需关注政府偿债能力对相关资产质量的影响。
行长助理一年升至副行长
5月24日,湘潭市纪委监委消息,湖南银行总行营业部副总经理刘旭华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经湖南省纪委监委指定管辖,目前正接受湘潭市纪委监委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刘旭华是湖南银行一“老兵”,监管批复信息显示,自2014年起,刘旭华就获准担任了湖南银行前身——华融湘江银行的长沙分行行长助理,一年以后,2015年,刘旭华再升任长沙分行分行副行长。
中国华融转让华融湘江银行股权后,湖南银行于2023年2月正式揭牌完成更名,升级为湖南省级城商行。但从监管处罚信息来看,一些历史遗留和现存问题使得湖南银行屡次被罚。
记者注意到,2023年,因信贷管理不到位,未按监管规定报送案件(风险)信息、贷款管理不到位,信用卡系统安全管理不到位,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不到位,票据业务审批(查)不尽职等相关问题,湖南银行及其多家分支机构、相关责任人多次被监管处罚。
湖南银行曾制定了《湖南银行绩效薪酬递延与追索实施细则》,并在相关公告中明确指出,“对发生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内项目风险超常规暴露等情形的员工,将视严重程度扣减、止付及追回相应绩效薪酬。”
2023年报显示,湖南银行对高级管理人员及对风险有重要影响岗位人员共计521人执行递延支付,递延金额共计3871.72万元;对因违规违纪行为等情形受到问责或其他处理的员工,均进行了相应绩效薪酬的止付或追索扣回,共计364.59万元。
其中,止付7人次共计48.96万元,平均每人约7万元;追索扣回629人次共计315.63万元,平均每人约5000元。
投资赚超14亿元
2023年,湖南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14亿元,同比增长4.32%;实现归母净利润33.14亿元,同比增长7.35%。
从营收结构来看,湖南银行2023年主营业务收入、中间业务收入均缩水,其中实现利息净收入88.63亿元,较上一年减少4.19亿元;实现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5.26亿元,较上一年减少0.92亿元。
但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和投资收益双增长,为营收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财报显示,2023年湖南银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实现5.56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7.32亿元;投资收益14.34亿元,较上一年增加了3.45亿元。
湖南银行的金融投资类型包含交易性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与2022年相比,该行2023年增持了交易性金融资产212.85亿元,使得该项资产在投资总资产中的比重由21.88%上升至30.44%;减持了债权投资16.29亿元,使得该项资产在投资总资产中的占比由71.55%下降至59.93%,但仍是金融投资中最主要的资产。
从债权投资情况来看,湖南银行减持最多的为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减少了约56.67亿元,其次为债权资产、公司债券、资产支持债券,分别减少了约43.72亿元、11.25亿元、1.48亿元。
从交易性金融资产来看,湖南银行增持最多的为基金类投资,增加额约185.69亿元,其次为公司债券和金融机构债券,增加额约16.65亿元、13.20亿元,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则增加了7.58亿元左右。
可见,整体来看,湖南银行2023年增持的基金类投资较多,并减持了大量的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
中诚信在湖南银行2023年中报的评级报告中表示,湖南银行涉政贷款规模较大,同时金融投资中城投债券和基建类非标投资占比较高,总体政府相关资产风险敞口较大,未来仍需关注政府偿债能力对相关资产质量的影响。
湖南银行增加基金类投资,减持公共实体及准政府债券等调整金融投资结构的原因是什么?针对金融投资中城投债券和基建类非标投资占比较高的风险,湖南银行有何对应举措?针对上述问题,5月28日至30日,《华夏时报》记者拨打湖南银行在多个渠道披露的电话进行采访,均未接通。同时,记者拨打湖南银行公开客服电话,该行客服表示,无法进行反馈,也无法提供相应采访渠道信息。
在资产质量方面,湖南银行不良贷款率于2023年末压降0.14个百分点至1.75%,不良类贷款49.88亿元,较去年上涨0.76亿元。
责任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