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深圳机场创上市以来最高营收:去年广告业务撬动九成以上营业利润,航空主业仍未扭亏|财报异动透视镜

作者:王敬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4-04-10 19:35:31

摘要: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机场航空主业业务营业利润2023年仍未扭亏,录得-2.47亿元;航空广告业务却以不到10%的营业收入总额撬动了九成以上的营业利润,录得3.76亿元。

深圳机场创上市以来最高营收:去年广告业务撬动九成以上营业利润,航空主业仍未扭亏|财报异动透视镜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张智 深圳报道

春江水暖鸭先知。2023年,文旅行业稳步复苏,受疫情影响严重的机场及酒店行业回暖,相关上市公司业绩也有所改善。

4月8日,深圳机场(000089.SZ)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报告。2023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1.65亿元,同比增长55.91%,创下上市以来的新高;净利润3.97亿元,同比扭亏;基本每股收益0.19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元(含税)。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深圳机场航空主业业务营业利润2023年仍未扭亏,录得-2.47亿元;航空广告业务却以不到10%的营业收入总额撬动了九成以上的营业利润,录得3.76亿元。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机场航空主业业务营业利润仍未扭亏,主要是由于成本高企和市场竞争力不足等因素。然而,航空广告业务的快速发展成为其重要收入来源之一,弥补了航空主业的不足。

扣非净利仍未扭亏,航空主业疲软

年报显示,深圳机场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41.65亿元,同比增长55.91%;净利润3.97亿元,同比扭亏;扣非净利润亏损1.56亿元,亏损幅度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基本每股收益0.19元。

中国企业资本联盟副理事长柏文喜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机场2023年的业绩整体表现积极向好。营业收入的大幅增长表明公司的业务恢复势头强劲,市场需求回暖,旅客吞吐量的增加带动了收入的增长;净利润的扭亏为盈显示公司经营效益改善,经营策略和成本控制措施取得了成效;然而,扣非净利润的亏损收窄虽然显示主业亏损情况有所改善,但仍需关注其主业的盈利能力和长期的可持续性。

客流量对机场营收起着关键作用。2023年,深圳机场客运量、航班量双创新高。报告期内,深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39.3万架次,同比增长66.8%。旅客吞吐量达到 5273.5万人次,同比增长144.6%,恢复至2019年的99.6%,比全国平均恢复水平高6个百分点。货邮吞吐量突破160万吨,同比增长6.2%;空运跨境电商货量达17.5万吨,同比增长80.3%,国内货邮吞吐量83万吨。

不过,尽管多项运营指标突破历史新高,深圳机场航空主业业务营业利润仍未扭亏,2023年实现营收30.37亿元,利润录得-2.47亿元(剔除子公司分红);而航空广告业务却实现营收3.78亿元,利润3.76亿元,以不到10%的营业收入总额撬动了九成以上的营业利润。

同时,从营收占比来看,公司其他两大业务板块航空物流业务和航空增值服务业务(候机楼租赁业务)分别实现营收3.15亿元和4.35亿元,实现营业利润1.07亿元和2.66亿元。

针对航空主业业务面临较大经营压力这一问题,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机场可以考虑采取优化航线布局,增加高价值航线,提升航班客座率和货物吞吐量;加强成本控制,降低航空保障与地服等成本支出,提高运营效率;探索与航空公司的深度合作,共同开发市场,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等措施来提升航空主业的盈利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免税业务一直是机场的“利润奶牛”,但由于深圳机场国际航线数量本身有限,叠加疫情影响,其免税商业体量偏小一直被外界诟病。

2023年,深圳机场大力恢复拓展国际航线,全力出海抢单,恢复拓展巴塞罗那、米兰等22条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线,联通五大洲的35个国际及地区航点,每周计划进出港航班超过670班,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6.5%,已超出行业平均水平。

免税业务方面,去年6月份。深圳机场与深免集团设立合资公司“深圳市鹏盛空港免税品有限公司”,共同经营T3航站楼进出境免税店和福永码头免税店。

深圳机场表示,通过成立合资公司,将加强公司与深免集团的协同合作,共同提升深圳机场免税店运营管理能力,并以机场免税店为基点进一步挖掘新的收入增长点,增加业务收益。

航空主业成本高企之困待解

年报数据显示,报告期内,深圳机场营业成本达37.18亿元,同比增加2.97%。其中,深圳机场航空主业成本(航空保障与地服)耗费33.20亿元,占总成本比重高达89.28%,高于2019年水平。

对于2023年公司经营成本情况,深圳机场在去年7月西南证券调研时回应称:“深圳机场成本的刚性增长主要体现在卫星厅的运营成本和因卫星厅产生的利息支出,以及新租赁准则下的折旧和财务费用。同时,随着业务量的逐渐恢复,维修费和相关折旧费用也会增长。”

江瀚向本报记者表示,这反映出公司在扩大规模和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成本压力。他认为,考虑到深圳机场未来可能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投入,以及随着业务量的进一步恢复和增长,维修、折旧等费用可能会在2024年继续上升。

中国信息协会常务理事、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称,对于资本开支变化应理性看待,这是公司业务恢复和发展的必然结果。展望2024年,预计深圳机场的成本端将继续面临一定压力,但随着业务量进一步恢复和盈利能力提升,公司有望通过精细化管理、技术创新等手段有效控制成本增长。

“公司需要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和管理,通过优化运营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等方式来降低单位成本。同时,公司也可以考虑通过多元化收入来源、提升非航空业务收入等方式来分摊和降低航空主业的成本压力。”江瀚指出。

就公司资本开支变化详细情况、主营业务盈利能力疲软等经营业绩问题,《华夏时报》记者致函深圳机场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对方回复。

航空客运持续复苏

目前,上市机场公司主要有厦门空港(600897.SH)、海南机场(600515.SH)、深圳机场(000089.SZ)、白云机场(600004.SH)、上海机场(600009.SH)、首都机场(00694.HK)。

同处粤港澳大湾区,深圳机场与白云机场及香港机场之间的竞争关系一直颇受关注。

对此,江瀚表示,深圳机场与白云机场及香港机场同处粤港澳大湾区,三者之间的竞争关系不可避免。作为大湾区的重要航空枢纽之一,深圳机场需要密切关注竞争对手的动态,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经营策略。在竞争中,深圳机场可以依托其地理位置优势和航线网络优势,积极拓展国内外航线,提升航班频次和服务质量,吸引更多的旅客和货源。同时,深圳机场还可以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共同打造大湾区航空物流枢纽,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朱克力则认为,这种竞争并非零和博弈,而是可以通过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方式实现共同发展。深圳机场可以依托其地理位置优势和发展潜力,重点发展国内和国际中短途航线,同时积极拓展非航空业务,打造综合性交通枢纽。白云机场和香港机场则可以发挥其国际枢纽机场的优势,重点发展国际长途航线和货运业务。通过错位发展,三者可以形成互补优势,共同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航空业的发展。

1月4日召开的2024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预计,2024年,我国国内客运将继续稳定增长,预计全年国内航线旅客运输量将达6.3亿人次,超过2019年7.7个百分点。国际客运市场将加快恢复,预计2024年底每周达6000班左右,恢复至疫情前约80%。

展望2024年,朱克力表示,随着国内外航班逐步恢复,客流量和货物运输量也将持续增加,将带动上市机场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稳步增长。

郑磊也表示,随着国内外经济复苏和旅游业恢复,航空客运需求将逐渐增加,为机场公司带来更多的商业机会。同时,疫情对机场公司的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在政府政策的支持和资金投入下,有望逐步得到缓解。机场公司需要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和资产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以应对市场竞争和行业变化。

北京通州旅游行业协会秘书长、环球旅游专家杜山川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随着国内经济的复苏和国际航线的逐步开放,上市机场公司的业务将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机场公司还需要继续加强成本控制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以提高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