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温升幅不断刷新!碳足迹与CBAM来临,港华能源如何帮助企业减碳降本?|减碳案例观察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李佳佳 李贝贝 北京报道
刚刚落幕的第二十八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让全球对于减排进程高度关注。此前,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发布《2023年排放差距报告》。报告提到,各国必须采取比目前在《巴黎协定》中承诺的更强硬的减排措施,否则到2030年将面临全球变暖2.5到2.9摄氏度。且到2030年,全球碳排放量必须下降28%至42%。
严峻形势下,国际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全球气温升幅纪录不断被刷新,出口型企业面临碳足迹、CBAM等不少非关税壁垒,而这进一步倒逼企业节能降碳。
据记者了解,当前,国内外多家行业头部企业纷纷披露减排目标和减碳路径,中国能源企业也不示弱。记者了解到,日前,光伏龙头隆基绿能与港华能源联手开展隆基“绿色伙伴赋能计划”,加速推进供应商也就是价值链上的的低碳管理。近期,港华智慧能源助理副总裁、港华(深圳)碳资产运营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卢佳汇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港华能源通过物理和虚拟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一揽子低碳解决方案。
出口企业面临碳足迹等新挑战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执行主任英格·安德森表示,"地球上没有一个人或经济体不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需要停止在温室气体排放、全球高温和极端天气方面创下不必要的纪录。
随着全球气温的上升和极端天气事件的频发,全社会已经形成了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越来越多国家和民众加入低碳行动中来。
一方面,国内碳市场快速发展,碳价逐步上涨,不控制供应链碳排放会带来巨大的企业成本;另一方面,出口海外的企业也面临着产品碳足迹、CBAM等气候相关非关税壁垒,市场压力和要求正倒逼企业降碳。另外,公司还面临资本市场压力,ESG表现越优秀的企业,越容易获得资本青睐和资源倾斜。
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制定的《温室气体核算体系》中,“范围1”排放为直接排放,即企业直接控制的燃料燃烧活动和物理化学生产过程产生的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2”排放为间接排放,意为企业外购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包括电力、热力、蒸汽和冷气等。“范围3”排放则为价值链上下游各项活动的间接排放,覆盖上下游范围广泛的活动类型,包括外购原料的生产、废弃产品回收、相关的运输活动、职员上下班通勤等。
根据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测算,平均而言,供应链碳排放是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
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企业减少产品碳足迹,而碳足迹覆盖上述范围三中从生产端至消费端的供应链各环节,因此企业想要真正达成减碳目标,产业链减碳已刻不容缓,减少产品碳足迹,需要对供应链进行绿色统筹与升级。
全球掀起“碳中和”热潮
据统计,截至2023年 9月20日,全球累计5898家企业已加入科学碳目标倡议,全球掀起了“碳中和”热潮。
记者注意到,包括苹果、微软、LV、沃尔沃、特斯拉、索尼在内的各个行业的世界头部企业,都加入了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在今年8月,隆基绿能成为首家通过科学碳目标SBTi审核的中国光伏企业。
卢佳汇向记者指出,要实现科学碳目标范围三尤其重要,必须靠供应链价值链的企业共同提高,隆基作为主动有为扎实推进价值链碳管理的新能源企业代表,主动帮助供应商绿色赋能,打造绿色产业链,值得其他企业学习。
记者还关注到,越来越多的企业设定科学碳目标同时,目前,全球已有多家头部企业确立了“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节点和低碳发展路径。
今年2月,联想正式发布净零排放目标路线图,承诺致力于在2049/2050财年实现全价值链净碳排放。
2月28日,OPPO在巴塞罗那世界移动大会承诺将于2050年实现自身运营碳中和。从2023年起,OPPO率先面向欧洲市场将手机彩盒塑料包装完全清除,实现手机产品包装100%可自然降解。
9月13日,苹果手表打头阵,Apple Watch Series 9率先实现碳中和,这也是全球首个零碳的电子产品。首席执行官库克表示,苹果要在2030年做到完全碳中和的计划。不仅如此,据公开消息,就在前一日,已经有超过300家供应商承诺,要在2030年之前用绿电来生产苹果的产品。
另外,记者获悉,可持续供应链的三个重要元素是绿色、透明和循环。企业要注意防范争议性采购。
勃诺科技ESG高级分析师关熙子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可持续供应链与争议性采购的关系,其实就是冰山里面的AB面。可持续供应链是冰山最上面,能够看到做的好与坏,直观的部分,但实际上真正影响企业的是下面的部分,因为冰山永远不是露出来的一角,海面之下的往往是最大风险,所以争议性采购实际上是能够决定企业生死攸关的,具体包括冲突性矿产、员工工作环境、供应商人权保护等重要元素。
虚拟与物理手段双结合
事实上,对供应商企业而言,他们也越来越意识到降碳必要性,但如何科学实现目标仍为市场痛点和难点。
卢佳汇向《华夏时报》记者介绍,港华能源通过物理和虚拟的方式向客户提供定制化的一揽子低碳解决方案。物理层面,利用余热供热、分布式光伏、储能或节能升级提供清洁的热力和电力。虚拟层面,通过七星服务计划,港华碳公司、绿电公司以及智慧平台运维服务等方面,提供软性的解决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港华能源围绕综能化、去碳化、数智化三大核心战略,近年来开展区域性的综合能源投资、管理和服务,包括分布式光伏、储能、充换电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和运营,以及能效管理、碳管理、电力交易等服务。目前,公司已与正大集团、温氏集团、纵横钢铁、国际精密等多家合作,涉及新能源、钢铁、食品、养殖、发电、汽车制造等诸多行业。
记者获悉,11月17日,港华能源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碳汭星云2.0”升级上线,能够让园区管理者实时获取总体耗能情况,从而精准调配用能,实现最大程度的降碳和可持续发展。
记者了解到,2021年7月,港华能源与隆基绿能在西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建立全方位战略合作关系。去年,港华能源与港华碳资产公司就参与了隆基“绿色伙伴赋能计划”的首期线上培训项目。在这次COP28上,隆基绿能设立了Solar Pavilion,这是COP大会有史以来首个有中国企业设立的光伏角,并在期间发布了《2023隆基绿能气候行动白皮书》(简称“白皮书”),这也是自2021年以来隆基绿能发布的第三份气候行动白皮书,披露了隆基在价值链减碳的主要进展。
港华能源相关工作人员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未来,公司将进一步帮助至少50家供应商伙伴完成碳盘查,帮助至少10家供应商伙伴制定科学减排目标,并重点支持5家以上的核心供应商伙伴落实节能减排行动,助力隆基及其供应商伙伴共同实现科学的减排目标。
责任编辑:张蓓 主编:张豫宁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