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化”进程不断提速,第88届CMEF医博会拓展国际“朋友圈”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杨燕 于娜 北京报道
医疗器械产业是大健康产业的“国之重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据《2023医疗器械蓝皮书》数据,截至2022年底,中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总数达到32632家,营业收入约12400亿元,比上一年增长约20%,占全球医疗器械市场的大约27%。另据相关行业报告,2022年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营业收入约达1.3万亿元,增速12%左右。
行业的蓬勃发展背后必然拥有坚实的产业土壤,孕育着创新技术实力带来的生机。
近日,业界翘首以盼的第88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下称“CMEF”)暨第35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设计与制造技术展览会(下称“ICMD”)以“创新科技,智领未来”为主题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拉开帷幕。来自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4000家品牌企业携数万款产品集中亮相。
高端医疗“黑科技”全球首发
逛各种各样的医疗展是先瑞达业务发展部郭祥超的日常工作之一,他告诉《华夏时报》记者,自己逛展通常是有“任务”在身,一是寻找一些可投资的标的,二是基于自家公司已有的产品管线寻找一些潜在的供应商。
郭祥超表示,一些上游赛道有独家工艺的制造商或是应用端,因为自身发展模式限制,通常很难被投资机构关注到,但对于产业投资者来说,和他们的合作往往能发挥“1+1>2”的良好作用。
CMEF被誉为全球医疗器械产业发展的“风向标”,众多医疗器械企业携最新最前沿的技术和创新科技产品亮相于此,集中展示企业在新趋势、新场景下的最新成果,引领行业的创新发展,这也是吸引无数像郭祥超这样的从业者来此的原因之一。
本届展会共设9个展馆,分别展示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医用电子、医用光学、医院建设、手术室、消毒感控、医用耗材、骨科、康复养老、医疗器械生产供应链等领域的创新科技产品,涵盖AI、机器人、人机交互、基因测序、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等前沿技术的诸多新品。其中不乏全球首次上市的新技术新产品。
在展馆内可以看到,这里展出了时下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高端医疗设备。比如,奥泰医疗展示了其全球顶尖的磁共振技术研发团队倾力打造的全新一代•炫影1.5T超导磁共振;美林医疗带来自主研发的肺评估仪;中核安科锐携全球首款CT环形机架放疗平台—TOMO闪亮登场。
在备受瞩目的“医疗机器人展区”,记者看到,一位参展者正坐在操作台上,通过内窥镜,为一朵玫瑰“动手术”,引得围观者跃跃欲试。据了解,今年医疗机器人展区展示了包括四臂腔镜手术机器人、全骨科手术辅助机器人、自主研发的可同时覆盖髋关节与膝关节骨科关节手术机器人,以及国内首个获批导航+自动执行骨科智能手术系统等在内的诸多创新医疗机器人产品。
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越来越多地嵌入医疗行业,以及医疗机器人在医疗领域应用的持续深化,医疗“数智化”的进程不断提速。
“毋庸置疑,AI已经越来越被社会所接受和应用,在医疗设备制造生产上,AI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中国医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原院长郭启勇在展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常务副会长郝德明则表示,医疗质量和安全医疗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端医疗器械的支撑。尤其是人工智能产品,它们在临床应用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拓展国际贸易助力企业出海
作为全产业链医疗器械博览会,本届CMEF集产品技术、新品首发、采购贸易、品牌传播、科研合作、学术论坛、教育培训为一体;通过多细分展会、子品牌联动形成国际级“会展矩阵”,搭建高水平、专业化、市场化、产业风向标的“航母级”全球医疗器械行业综合性服务平台。
在聊到展会现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参展产品时,郭祥超表示,在这届CMEF展会上看到一些从其他领域“跨界”而来的企业提供了让人惊喜的解决方案,尤其是在一些医学影像设备上。在严肃医疗领域,大家很明显打出了差异化,针对的场景和提供的产品解决方案精细化程度非常高,可以看出大家的技术都明显精进了。
在CMEF展会现场,不少参展商带来的“尖货”吸引了来自多个国家的买家云集。CMEF作为全球旗舰医疗器械展会平台,当下在业内的国际化版图拓展中正不断助力国际交流与跨境贸易向多领域纵深发展。
令人惊喜的是,此次CMEF还设置了国际展区。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来自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英国、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俄罗斯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国际知名企业,携旗下核心品牌产品惊艳亮相。超150个国家和地区的专业买家到场。
来自日本的马尼(北京)贸易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缝合针见长的医疗器械企业,该公司副总经理焦炜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到,企业参加本次展会的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利用这个平台,和一些已有的合作伙伴加强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希望能够通过展会,将产品介绍给新的客户,或者和中国一些厂家进行合作,提升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
为了助推企业“走出去”,展会期间,还有德国、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10余个参观团到访,通过“跟着使馆去打卡”、主舞台路演活动以及iCMEF直播活动等一系列创新举措,进一步促进技术、商贸交流,对接使馆招商和企业出海需求。
编辑:颜源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