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金融正文

沙尘暴“卷土重来”,内蒙古开展公益造林活动,筑牢北方生态屏障

作者:付乐 冉学东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4-25 10:46:16

摘要:这是“蚂蚁森林”公益造林在内蒙古实施的第七年了,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林场克什克腾旗分场,一颗颗防风固沙的云杉落地生根。

沙尘暴“卷土重来”,内蒙古开展公益造林活动,筑牢北方生态屏障

春种现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付乐 冉学东 内蒙古赤峰摄影报道

眼前这棵一米左右的小云杉已经在苗圃里被培育了9年。

1.png

“这种常绿乔木是当地的原生树种,能耐干旱和寒冷的环境条件,是防风固沙的好手。”4月22日,副高级工程师李国鹏,在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2023年蚂蚁森林春种现场说到。李国鹏操着西北口音,皮肤黝黑,据他介绍,自己调到这片林场工作已经有一年半了。他告诉记者,这里的地质特征,和他此前工作过的所有林场都不一样,这里地表覆盖着二三十公分的浮土,再往下就都是沙子了,大部分植物很难存活。

这是“蚂蚁森林”公益造林在内蒙古实施的第七年了,在内蒙古浑善达克林场克什克腾旗分场,一颗颗防风固沙的云杉落地生根。内蒙古自治区林草局副局长马强表示,公众广泛参与、企业公益捐赠以及公益组织落实执行模式下的植树造林活动,已成为内蒙古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林场公益行

填土,踩实,围边,浇水。“种植云杉不能一次性把土填满,先填三分之二,用脚踩实后再填满土。不然即使存活,根系也不牢固。”李国鹏在现场边种树边说到。

“种云杉要勤浇水,成活率95%以上。”他表示,云杉生长很慢,一年大概能长十几公分,长成后至少高达6米。

这批沙地云杉由全国3400多万名网友,在今年植树节期间用日常低碳生活积累的“绿色能量”,通过超1亿人次的线上“浇水”申请种下,正式成为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的一部分。

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是我国自2018年起新建的3个规模化林场试点之一,持续在《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下开展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荒漠化治理,控制风蚀沙化和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生物多样性。

浑善达克规模化林场位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这里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京津冀地区和华北地区的重要水源地,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而这里也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的省区之一。

今年春天,接二连三的沙尘天气让人不胜其扰。国家林草局规划院荒漠化监测处处长孙涛从事的就是沙尘暴监测工作。据他介绍,冷空气剧烈活动是沙尘暴形成的动力条件;沙尘源是沙尘暴的物质基础,中国的地理特性导致的北方干旱的地区,沙漠、荒漠地比较多;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是重要的局地热力条件。“冷空气的剧烈活动和不稳定的空气状态非人类能左右,我们能干预的只有沙尘源,至少能通过活动进行干扰。”他表示。

在植树种草固沙、建立生态屏障上,由于沙尘源区大多是裸露的尘土,要阻止这些尘土被风吹走,可行且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增加植被、固土。“植被对防治土壤风蚀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沙生植物,它们根系发达,固沙能力强,水分蒸发少,在旱地容易存活。”孙涛说,通过在沙尘源区植树种草,可以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降低土壤的释尘量和地表风速,阻止沙化土地扩张,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沙尘源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孙涛看来,至少包括荒漠生态系统修复沙尘源区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同时提高公众对沙尘源治理的认知度,积极参与到荒漠化防治工作中去,并加强全球合作,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

此外,在本次春种现场,由蚂蚁集团在三年内再捐资1亿元,通过公益项目“蚂蚁森林”支持浑善达克沙地的生态治理。这1亿元将用于当地林草生态的修复保护、沙化土地的治理。

陕西小伙成种树达人

“我的能力很小,才中了2000多棵树,还有比我更厉害的。”刘双明谦虚地说到。

来自陕西建设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刘双明是一名车间主任,同时也是蚂蚁森林的首批用户,从2016年到现在,这位陕北汉子已经在蚂蚁森林种下了2000多棵树。

刚开始,刘双明收集能量的方式并不多。通过一年时间的努力,刘双明在阿拉善地区种了第一棵梭梭树,从那以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刘双明不断解锁了更多兑换能量的低碳行为方式:上下班公交、骑自行车、跳绳、步行,再加上旧衣回收、绿色消费等。刘双明告诉记者,在生活中,骑自行车、跳绳让他收获了不少种树能量,自己也从160斤瘦到了140斤左右。

通过自身低碳行为积攒能量,再加上每天定时收支付宝“树友”的能量,刘双明每天能收获两三公斤的能量。换句话说,不用几天他就能种下一棵梭梭树或者沙柳。

这几年坚持下来,刘双明支付宝里的“树友”越来越多,他在“树友”间的影响力也越来越高。此外,他还带动身边的同事朋友“起飞”了,他组织了一个60多个人的蚂蚁森林合种队,大家一起合种,速度就快了很多。

目前,刘双明在蚂蚁森林里解锁了2000多个环保证书,几乎涵盖了蚂蚁森林所有树种和保护地。

编辑:孟俊莲 主编:张志伟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华夏公益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