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通报:感染高峰已过!张文宏:抗病毒药一定要先用上

作者:李云鹏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3-01-05 11:43:09

摘要:连日来,重庆、四川、海南等地陆续发布的新冠感染调查数据均显示,感染整体高峰已过,日均新增逐渐回落。

多地通报:感染高峰已过!张文宏:抗病毒药一定要先用上

目前各地疫情走势如何?随着春运来临,感染人数是否会反弹?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梳理,连日来,重庆、四川、海南等地陆续发布的新冠感染调查数据均显示,感染整体高峰已过,日均新增逐渐回落。

“从现在形势看,多个城市(感染)高峰几乎都已过,春运会增加传染机会,但不用太担心会出现第二波疫情高峰。接下来重点要关注偏远农村乡镇。”1月4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常务副院长裘云庆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多地感染率不低于50%

北上广渝感染接近尾声

据1月3日重庆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目前重庆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发热诊室日接诊人数已从2022年12月20日的最高点(4.9万人左右)回落至7000多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人数也从2022年12月16日的最高点(3万人左右)回落至一天3000多人。

“从(发热门诊接诊人数变化)中可以得到一个直观的判断,我们的感染高峰期应该已经过去了。” 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于发布会上表示。

此前,2022年12月30日,海南省新冠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近日,海南省每日新增新冠感染人数处于高位波动期,全省预计感染率已达50%。三亚市、海口市整体上已过感染高峰。

四川省则于2022年12月17日—19日以及25日—28日两次完成了新冠感染网络的问卷调查,根据调查结果,从时间上来看,全省的感染发病高峰主要集中在12月12日至20日之间,之后日新增的感染发病逐步回落。“根据调查结果综合研判,我们认为四川省居民的整体感染发病已超过八成,全省感染发病的高峰应该已经过了,当前正处于防重症降病亡的关键时期。”2022年12月29日,四川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

另据2022年12月31日上海交大医学院陈赛娟院士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范小红团队联合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此轮奥密克戎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春运或会带来小幅反弹

重点关注农村和中小城镇

“春节前后由于返乡和返工潮,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这是我们当前的一个判断。” 四川省疾控中心党委书记、研究员唐雪峰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

唐雪峰指出,农村地区医疗资源相对薄弱,元旦春节期间,大量的城市人群会返乡可能会推动出现以农村为主的一个疫情高峰,从而带来重症和病亡的高峰。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疫情的防控和医疗救治,也是我们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上海交大医学院陈赛娟院士团队也指出,春运期间城市和农村人口流动性将极大影响疫情走向。对于四川、陕西、甘肃、青海等省,估计在农村和中小城镇地区的感染峰值将于今年1月中下旬出现,由于春运原因,这些峰值也可能提前到达。

裘云庆建议,春运返乡路途中按常规新冠预防措施戴好口罩,勤洗手等,如老家在特别偏远的山区,“如那边还未新冠流行过,正在感染发病的人尽量暂缓回乡,待康复后再返乡。”

上海明确重症标准

张文宏:抗病毒药一定要先用上

1月4日,上海市发布《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其中明确了成人与儿童出现哪些症状可判断为重型:

1.轻型与普通型: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咽痛或咽部不适、全身不适等临床相关症状,但未有呼吸困难与氧饱和度下降。如有条件完善肺部CT或者胸片等影像学检查,未见肺炎表现者可诊断为轻型;影像学见肺炎表现者可诊断为普通型。

2. 重型:

成人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可判断为重型患者:

①出现气促,RR≥30次/分;

②在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③动脉血氧分压(PaO2)/ 吸氧浓度(FiO2)≤300 mmHg;

④肺部影像学检查显示24——48 h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

儿童 符合以下任意一项:

①超高热或持续高热超过 3 天;

②出现气促;

③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④有辅助呼吸现象;

⑤出现嗜睡、惊厥;

⑥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3. 危重型: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可判断为危重型。

①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②出现休克;

③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ICU监护治疗。

近日,复旦大学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表示:“社区医院是新冠患者救治的第一道关口,只要用对了救治方案,我认为绝大多数患者都能在“黄金72小时’内得到缓解,进而防止由轻症转向重症。”张文宏强调,在这宝贵的3天里,首先应该将新冠抗病毒小分子药物用下去。

张文宏建议,患者不必全部去二级、三级医院挂水,“可以在二级医院将补液配好,回到社区医院输液,再结合社区医院开具的抗病毒药物即可。”他举例,“比如,一位轻症新冠患者,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话,第一天,可以在补液里加少量的地米塞松,同时在社区医院吸氧。可能1个多小时后,他的热度就会下降、氧饱和度也会改善,晚上回去再补充些蔬菜、盐分和炖蛋,人的状态也会好很多。随后第二、三天,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陆续减少药品剂量,或者输液改成口服等。”

除了张文宏,还有多名医生表示,要尽早用抗病毒治疗药物。

据澎湃新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王新宇向记者透露,Paxlovid推荐给出现症状5天内有发展成重症风险的轻中症人群使用,越早用进展成重症的风险就越小,太晚使用,效果往往不佳。王新宇强调,Paxlovid需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特别是对于慢性病平时就合并使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对这些药物必须逐一核对,如有禁忌则应该停用相关药物或者换药。同时对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需要进行剂量调整甚至就不适合使用了。基于上述理由,该类药物一定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小分子抗毒药物有一个特点,用药要趁早,等病重了,再用这一药物,就没有效果了。”上海和睦家医院的黎晓光坦言,Paxlovid药物在临床上主要用于中轻症患者,能起到抑制病毒复制的作用,防止疾病重症化,但病人一旦已经发展为重症,就可能意味着产生了炎症风暴,身体机能紊乱,这时候再用药就意义不大了。

同时,新冠小分子药物的使用方法也被写进了上述的《上海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治规范与分级诊疗流程》(基层医疗机构应急使用简版),内容显示,抗病毒药物的最佳治疗时机是病程的早期,最好是发病的5天内。

目前,上海在社区医院也已铺开Paxlovid和阿兹夫定。(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澎湃新闻、公开信息:整理:李云鹏)

编辑:方凤娇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