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正文

非凡十年|这十年,福建交出春天事业温暖答卷

作者:王晓慧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9-23 21:23:26

摘要: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早在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这样说道。如今,福建省交出了一份“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

非凡十年|这十年,福建交出春天事业温暖答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福建,擘画了新发展阶段新福建建设宏伟蓝图。党的十八大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担使命、开拓进取,奋力书写山海答卷。其中,福建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残疾人民生,从制度设计、环境支撑、创新实践、工作格局四个方面立柱架梁、支撑发展,福建残疾人事业的多项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2022年9月15日,福建省安置残疾人就业的政策再度升级。为了进一步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安排残疾人就业,福建省印发通知,明确在对企业安排残疾人就业给予奖补的基础上,对符合条件的个体工商户安排残疾人就业也给予补贴奖励。

据记者了解,福建是为数不多的明确将安置残疾人就业奖励政策扩大至个体工商户的省份。

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早在1990年,时任福州市委书记的习近平曾这样说道。如今,福建省交出了一份“春天事业”的温暖答卷。

完善制度设计,聚焦“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

从拉开新时代脱贫攻坚序幕,到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乡村振兴,福建省在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家住福建省南安市的残疾人林连生,从超市职员、印刷厂小工、小卖部老板到牵头成立福建省首家残疾人互助合作社,在勤劳创新致富观念的引领下,在各级帮扶和政策红利的助力下,亲历、见证和目睹了这十年间的变化。

如今,林连生带领向阳乡的145户人家走上了创业致富之路,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早在2012年2月,《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办法》施行。围绕“一法一办法”,福建省从残疾人最基本的兜底民生保障、全面脱贫攻坚、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规定。制度设计经历了由项目配额到普惠补贴、由提标扩面到动态调整、由政府主导到资源整合的迭代升级,并呈现出了全面发展需求着眼、全生命周期保障、大数据动态监测的综合集成特征,逐步理顺机制、贯通体系、提升能力,稳稳地托起了残疾人的幸福感。

“十三五”期间,福建省省级(含中央)投入残疾人事业资金多达14.4亿元。

面对特殊困难的残疾人,兜底保障是做好基本民生改善的第一要求。为此,福建省从建立“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完善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落实残疾人参加居民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保险等制度入手,织密残疾人民生保障网。2021年度,全省残疾人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均超过95%;纳入低保和特困的残疾人22.08万;享受残疾人两项补贴超过73.56万人次;为66.61万名残疾人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资助,为3.43万户7.22万名残疾人发放“一户多残”补贴。

优化环境支撑,驱动“自我发展”和“融合共享”

帮助残疾人从救济走向自强、从接受走向回馈,教育是起点,就业是关键。

13岁时失去视力的吴可彦,在人生最灰暗的那段日子里,政府、社会和家庭给了他诸多的关爱、帮助,让他上了大学、有了工作,还成为福建省90后第一位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用文学点亮了生命之光。

据记者了解,十年来,福建省特殊教育发展体系更加完善、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持续提高,实施残疾儿童青少年15年免费教育和资助政策。2020-2021学年,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在校残疾学生2.73万人,残疾儿童入学率超过99%,较2012年提高7个百分点,1962名残疾学生进入高等学校就读。“扶贫助残大学圆梦行动”累计资助3529人次,金额达2092.6万元。仅“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投入24.13亿元专项用于提升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十年来,福建省将促进残疾人形式就业、农村困难残疾人就业创业、就业奖励补贴政策落实、职业培训等综合施策、一体推进,还在教师资格体检、中医资格考试等为残疾人畅通制度障碍。十年来,全省新增残疾人就业114746人,城乡培训192042人,完成任务指标连续多年走在全国前列。

推进创新实践,注重“拓展服务”和“数字赋能”

福建南平的脊髓损伤患者叶青,曾被医生判为康复的几率几乎为零。

不过,一场生活重建训练营彻底改变了他,他学会了借助轮椅实现基本生活自理,开始自信地走向社会,还成了一名同侪教练。

2019年以来,福建省“脊髓损伤者生活重建训练营”成功举办了6期,一大批像叶青这样的伤友实现了“自助-人助-助人”的人生转变。这是福建省残疾人康复工作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据记者了解,2016年以来,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残疾儿童人工耳蜗救助、残疾人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等普惠性制度,推动29项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范围,同时颁布《政府购买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指导意见》,不断探索精准康复服务多元化供给模式。2021年起残疾儿童救助年龄范围扩大为0-17岁,补助标准从每人每年不超1.5万元提高为1.7万元,有效减轻全省3万多名残疾儿童家庭的康复费用负担。自2018年起,福建省残疾儿童救助人数从每年不到5000人增加为1.6万人,救助资金从每年不到5000万增加为2.2亿。基本康复服务残疾人数由2017年12.1万增加至2021年30.7万人。

同时,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这十年,是创新由理念到实践持续深化和拓展的十年。

着眼于拓展基层残疾人服务的覆盖面,稳步推进各级残疾人康复、托养和综合服务设施建设,建成76所省级公办“福乐家园”,县级残疾人服务设施实现基本覆盖;开展全省首批60家“爱心助残驿站”试点工作,打通残疾人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省、市、县三级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实现全覆盖,在全国率先搭建“968891”服务平台,为全国“12385”服务热线的开通贡献福建智慧,打造“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品牌。

这十年,数字赋能为拓展残疾人服务带来更多的“数字福利”。福建残联主动融入“数字福建”大局,探索“互联网+助残”发展新模式。云客服、直播带货、网约配送等数字经济的新业态,为残疾人就业开辟了广阔前景,全省以“龙岩搏赢残疾人电商培训就业孵化基地”为龙头的新业态基地已达263家,从业残疾人达1.2万人。

健全工作格局,打通“横向协同”和“纵向联动”

残疾人事业是一个浩繁的系统工程。

福建省把握过去十年残疾人事业发展的“黄金期”,从健全完善残疾人保障体系和工作机制入手,夯实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福建省残疾人事业工作体系上下更加贯通、衔接更加紧密、运转更加高效。比如,将“一法一办法”贯彻执行、扶残助残议题分别列入省人大执法检查、省政协界别协商以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委员提案,梳理残疾人“民生问题清单”,持续开展监督落实。

同时,福建省政府残工委成员单位在研究部署基本民生保障、财政预算投入、公共服务供给等方面,主动将残疾人需求纳入其中统筹安排、特殊关爱。

此外,福建省不断加大对全省各级各类民办康复、就业、托养等社会组织发展的鼓励扶持力度,广泛开展政府购买残疾人服务试点工作,社会化、多元化的残疾人服务供给机制逐步形成,截至2020年,孵化培育各类残疾人服务机构1179家。

从乡村到城市、从赛场到舞台,各行各业都有自觉投身新福建建设的残疾人身影,涌现出一大批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自强模范、助残代表、新闻人物以及技能大师,他们用从不妥协的人生态度,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十年来,福建省有近千名(次)残疾运动员参加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夺得225金161银158铜的佳绩。

考卷常新,本色依旧。过去十年,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每个残疾人都身在其中;未来十年,共同富裕的新考卷已然铺开,福建省将踔厉奋发谱写新时代残疾人事业新篇章。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