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社工圈18年,他成为行业耕种人

作者:周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29 22:30:44

摘要:当《华夏时报》记者问顾正品自己是“什么手”时,他笑了一下,从一线社工到社工督导,再到如今深圳市罗湖区社工客社会创新发展中心(下称“社工客”)的创办人,十余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从容通透,“我不是固定的某种‘手’,做好本职工作的‘本手’会多一些吧。”

进入社工圈18年,他成为行业耕种人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周南 王晓慧 北京报道

2004年的夏天,高考结束一个月后,顾正品拨通了高考录取查询的电话,得知自己被调剂到社会工作专业,满头雾水的他带着疑问选择了接受调剂。

18年后的夏天,顾正品作为社工圈的一把“老手”,一时兴起,借着全国新高考1卷的作文题,洋洋洒洒,写了篇《社会工作中的“本手、妙手、俗手”》。

“本手、妙手、俗手”是围棋的三个术语,本手指合乎棋理的正规下法,妙手指出人意料的精妙下法,俗手则指貌似合理,而从全局看通常会受损的下法,迁移到社工行业依然有所适用。

当《华夏时报》记者问顾正品自己是“什么手”时,他笑了一下,从一线社工到社工督导,再到如今深圳市罗湖区社工客社会创新发展中心(下称“社工客”)的创办人,十余年的“摸爬滚打”让他从容通透,“我不是固定的某种‘手’,做好本职工作的‘本手’会多一些吧。”

话锋一转,他又稍作迟疑,“其实这些年我一直坚持做‘社工客’这么一个有点理想化的机构,我当然还是希望自己的‘妙手’时刻更多一些。”

成为“社工客”

中国的社工服务发展时间不长,顾正品是“入局”早的那批。早年进入社工专业的学生基本都是调剂的,“当时一个班四五十位同学,只有一两个是自愿选择本专业的。”

对此,顾正品有一个宿命感的解释,“也许是命运选择了我们,或者是时代选择了我们。”

或许真的如此,2008年被称为中国的公益元年,那年夏天,顾正品从广西科技大学(原广西工学院)毕业。也是在这一年,我国开启了社工职业资格考试。

然而,作为“被选中的孩子”,顾正品起初却有其他的想法。

毕业后,他先在东莞一家商贸公司做储备干部,又辞职去往深圳,希望成为一名平面设计师。然而,他对设计的兴趣,以及大学时期获得的设计一等奖,都未能让他获得青睐。正觉自己在浩瀚的人才市场中宛若浮萍时,他接到了一家社工机构伸出的橄榄枝,折腾了一圈,顾正品还是成为了一名社工。

既来之,则安之。

顾正品将自己进入社工圈分为三个阶段,2008年到2012年,他专注于一线社工服务,先后在深圳的城中村和学校做社工;此后,又从一线社工成长为深圳社工首批中级督导;2014年7月,成为职业社工人的第七年,一天午后醒来,一个偶然的念头推动之下,顾正品注册了“社工客”微信公众号,自此,他也“偶然地”踏上了创业之路,次年11月,深圳市罗湖区社工客社会创新发展中心正式注册成立。

“当时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想通过互联网,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社工以及社工服务。”顾正品说道。

但是还不够,行业社会认知度低、社工自我认同感弱、人才流失率高,顾正品深知,行业发展与个人发展息息相关,此间弊病需要治疗。

如何从宏观上凝结更多力量,营造“社会工作及慈善公益人士”的广泛社群,以此促进青年社会参与,培养社工人才,这是顾正品不断思考的问题,也是“社工客”的使命。

看得见的“天花板”

社工是一个有“天花板”的行业,顾正品看得透,也说得毫不留情。

其一,是收入的天花板,低薪资带来的人才流失严重堪为行业“顽疾”;其二,是就业前景的天花板,社工的发展之路大致分为两条。一种是垂直深耕某一领域,走专业路线,成为领域的督导、专家,一种则走管理路线,成为机构或团队的负责人。“行业本身给大家提供的职位有限,所以‘天花板’显而易见。”

抬头就是“天花板”,种种不易之下,如何坚持近20年?

对顾正品来说,这几乎是灵魂拷问。他思考了一会儿,给出一个看似“万金油”的答案:“最重要的是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路线。”

这条路线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标准,一是能结合自己的兴趣和所长,二是能支撑自我生存,三是能帮助解决一些社会问题或者满足行业需求。

顾正品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让社工行业“出圈”。

实际上,由于公众不了解,在顾正品刚刚成为专业社工,去居民家上门进行社工服务时,还被当成是传销人员赶出门。结合自己擅长也喜欢做宣传推广方面的工作,他决定用可视化设计讲述社工的故事,传达社工的服务理念和工作态度。

从2009年到2017年,顾正品每年都会为社工行业设计专门的海报,他还在线上发起了“社工平面设计联盟”。2018年底,“社工客”之外,他又开通了个人公众号“品说”,用写字画画的方式,将自己在社工和人生路上的感悟进行分享,基本保持日更。“我就是希望我们这个行业能更好一些,所以我把传播、设计都跟社工行业结合在一起。”

在“品説”设计图文里,有一个等式90%×90%×90%×90%×90%=0.59。他告诉记者,站在行业角度,薪水提高、服务提升、留住人才、行业发展,这四个方面是社工行业的固定话题,此间关系犹如“鸡生蛋还是蛋生鸡”,没有明确的答案,但是站在服务者的角度,最终还是要致力于解决社会问题,要提升服务水平,而这个公式,就是他所理解的“社工人”的做事态度——认真对待每个环节。

“很多事情是环环相扣,还是乘数效应,每个环节做到九成,看似很多,但5个90%相乘,就是59%,结果可能是不及格。”

一环扣一环,“社工客”的品牌逐渐打响。截至目前,“社工客”自媒体品牌全网用户累计达38万,累计付费用户超13000个,内容阅读量累计达6500万,成为中国社会工作者联合会、中国社会出版社等单位特邀合作伙伴。

耕种一片草原

为了推动国内社工职业化的进程,从线上到线下,从服务到产品,“社工客”都有涉足。随着“社工客”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社工客”的业务发展也更具体系化,专门开辟了连接、赋能、共创三个业务板块。

“连接产生美好”,在连接方面,“社工客”凭借网络优势,为各大机构提供资源、信息对接等服务,如通过“101公益传播计划”招募上百家社工机构,形成百万级的公益传播矩阵,用以传播各种公共议题,引起行业及社会的广泛关注,从而推动社工公益、社工行业的发展。而截至目前,与“社工客”合作的机构早已超过101家。另外,还有“12城”计划、“招社工”社工招聘平台等。

“社工客”的使命就是助力百万社工成长,为了专注助力社工及社工机构成长,“社工客”提供课程、游学、顾问等服务,如“社工课”线上课程平台,目前已有12个自主开发的课程专栏,5个滚动开展的线上训练营,还有每年备考社工证的辅导课程。而在共创板块,则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创富有社会价值的项目。同时,也在地培育社会组织,活化居民社会参与等。

荣誉和影响力成正比,在顾正品的带领下,“社工客”多次位居“新榜”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公益慈善领域首位,成为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公益社群IP,其团队还于2019年获得“2019广东十佳网络公益团队”称号。

荣誉加身,依然有人离开。但从事社工行业,顾正品觉得自己的心态更加开放和沉静。“起初我也觉得失落和可惜,但每个人的方向不同。站在离开人的角度,让对方困在这个行业里未必有发展。对于我自己而言,如果我的朋友和资源都是社工行业的,也是局限。”

在“品说”里有这么一段话:“与其去追飞驰而过的马,不如耕种一片有风吹过的草原。等到哪天水草丰美,马儿自然会回来的。”

如果将没有把握的事情或者离开社工行业的人才比作马儿,社工行业或许就是那片等待被风吹过的草原。

十余年,像顾正品这样的“社工客们”驻守、耕种着这片草原,也期待着水草更加丰美。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王晓慧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