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大上海全力以“复”|中国经济半年报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7-15 21:33:09

摘要: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用50条政策措施推动助企纾困、复工复产;5月30日宣布有序解封时间表;6月1日开启社区解封、道路解封和人员解封。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上海在推进五大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资管中心建设目标的道路上,全力以“复”。

大上海全力以“复”|中国经济半年报

胡金华/文

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防疫管控后,上海跑步开启“全面复工复产”模式。

5月29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了《上海市加快经济恢复和重振行动方案》,用50条政策措施推动助企纾困、复工复产;5月30日宣布有序解封时间表;6月1日开启社区解封、道路解封和人员解封。如今一个多月过去了,上海在推进五大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资管中心建设目标的道路上,全力以“复”。

7月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福建主持召开东南沿海省份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上表示,当前正处于经济恢复的关键时间点,东南沿海5省市经济体量占全国1/3以上,财政收入占比近4成,在地方对中央财政净上缴中贡献近8成,有力支撑了国家财力和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转移支付,要继续挑起国家发展、稳经济的大梁,发挥保障国家财力的主力作用。

而上海作为东南沿海5省的“龙头”,上海的发展与国家经济同频共振。“在过去这段时间中,上海确实经历了很多困难和挑战。比如制造业,制造业最大的难度就是复工复产过程中,涉及到产业链协同的复工复产和物流运输。像汽车、集成电路等产业链较长的产业,复工复产的难度可能更大一些。组装一辆汽车,需要2万到3万个零部件,需要1000到2000家左右的供应商协同复工复产。我们最大限度在筑牢疫情防控屏障的前提下,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完善相关机制,让城市的烟火味逐步回归。”上海市发改委主任华源7月9日受访时表示。

“三驾马车”动起来

国产首制大型邮轮实现首台主发电机动车、第五届进博会线上招商路演、2022中国(上海)工业品在线交易节举办释放工业消费潜能……进入7月的第一周,上海提振经济动作频频。

7月11日,上海发布2022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显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连续三年排名保持第三,尤其是疫情期间,洋山港24小时作业、浦东机场货物吞吐量日均近万吨、大国重器接续下水交付等等都在有条不紊地运转。

“疫情之下,我们一天都没有停摆,上海港始终保持24小时全天候作业不停不乱,并逐步恢复到疫情发生前水平。今年1至5月份,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累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65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9.77%;上半年预计完成318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7.42%,为上海港努力实现全年集装箱吞吐量正增长提供重要支撑,为稳定外贸、畅通供应链提供坚实保障。”上港集团生产业务部总经理助理周勇表示。

而自6月以来,浦东机场航空货运市场延续回暖态势,7月第一周日均货班、货量继续保持了上升势头。目前,共有58家中外航司在浦东机场运营货运航班(包括全货机及客改货航班),定期全货机航司基本全部恢复,货班直接通达全球68个航点,航线网络通达洲际干线、辐射亚太区域、服务全球城市。

在投资端,上海同样也是不断加码投资项目,目前全市投资规划已经接近万亿规模。7月6日,潮涌浦江·重大功能性事项导入新城项目发布,共有导入“五个新城”的25个重大功能性事项。

与此同时,上海开始发力“绿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终端”新赛道,规模同样达到3500亿元,重点考虑几个发展导向:一是具有引领未来的高度,如智能、绿色、健康,既是全球产业创新发展的大趋势,又是国家重点布局的战略方向;二是具有赋能千行百业的广度,如元宇宙通过虚实融合,将驱动实体经济各行业转型升级;智能终端的发展能带动上游产业链整体跃升;三是具有持续爆发增长的速度,如元宇宙和智能终端,有望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释放巨大市场价值。

打造五大国际中心升级版

2021年1月,在上海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上海市长龚正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基本建成,经济实力保持全球城市前列,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形成基本框架,同时提出建设具有竞争力的国际资管中心。

《华夏时报》记者也了解到,一年多时间过去,那些把总部或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的大量跨国企业,没有因疫情停下在华投资升级的步伐。今年6月15日,在第35批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研发中心颁证仪式上,上海市长龚正为新认定的30家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和10家研发中心颁发证书。截至今年5月底,落户上海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848家,外资研发中心512家。

“在上海设立地区总部,是集团20多年在这里的发展所促成的。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市场之一,而上海是最佳选择。除了市场,上海还具有人才和科创等综合优势,这让我们把研发中心也设在了上海。”作为欧洲最大的汽车锁具专业制造商之一的霍富集团高级副总裁Thomas Rene Bunke对本报记者表示。

“五个中心建设在过去的5年里,规模和能级均有明显提升,这让上海在世界经济的地位进一步凸显。五个中心的内在关联也愈加紧密,彼此高度联动发展。通过五个中心的综合提升,上海城市能级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接下来的重点,是要打造‘五个中心’的升级版。”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权衡则指出。

根据最新数据显示,在金融领域,上海作为全球金融要素市场最集聚的城市之一,汇集股票、债券、期货等各类全国性金融要素市场14家以及银行、基金、保险、信托、资管等6000多家各类中外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年成交总额突破2500万亿元,外资金融机构已占到上海金融机构总数的30%左右。和2017年相比,上海的持牌金融机构规模翻了两番,金融市场年成交总额增加了七成以上。另外,上海的现货黄金交易量连续14年位居全球第一,多个期货品种交易量亦居全球首位,原油期货也已跻身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货市场。

此外,6月14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上海已吸引9.8万户外商投资企业落户,位居全国前列,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以每年8000至9000户的速度稳步增长。

为了持续增强国际经济中心综合实力,上海计划加快释放消费潜力,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并积极发展创新型、服务型、总部型、开放型、流量型经济等“五型经济”。同时,实施“总部增能”行动,创新资金进出管理、境内外融资、数据跨境流动、人员出入境、通关便利等方面的功能性政策,吸引跨国公司亚太总部和全球总部落户,加快培育集聚本土跨国公司,大力培育和吸引新生代企业总部。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