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多省将试管婴儿技术纳入医保,辅助生殖赛道迎来新风口

作者: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6-20 15:28:11

摘要: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为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曙光,而生殖健康检测则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辅助生殖作为现代医疗技术在响应国家人口问题上的应用,方兴未艾;生殖健康检测作为提高人口质量和防控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未来大有可为。”

多省将试管婴儿技术纳入医保,辅助生殖赛道迎来新风口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郭怡琳 于娜 北京报道

人口问题,始终是一个国家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

日前,弗若斯特沙利文(Frost & Sullivan,简称:沙利文)发布《中国辅助生殖行业产业现状与未来发展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从而系统分析辅助生殖这一热门赛道,并首次对生殖健康检测这一关键环节进行聚焦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1062万人,死亡人口1014万人,人口净增加48万人。北京、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也发布过拟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的消息。随着出生人口的降低,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

与此同时,近年来,政府层面越发关注到这个问题。各种刺激人口出生的政策层出不穷,多地相继发布生育支持政策,拟将试管婴儿费用纳入医保。随着多地将辅助生殖相关技术纳入医保,辅助生殖赛道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对此,沙利文大中华区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毛化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表示,“随着技术的发展,辅助生殖为不孕不育夫妇带来了曙光,而生殖健康检测则有利于减少出生缺陷,实现优生优育。辅助生殖作为现代医疗技术在响应国家人口问题上的应用,方兴未艾;生殖健康检测作为提高人口质量和防控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未来大有可为。”

行业热度上涨

近年来,国内无论是医疗技术的发展,还是连续推出的“二胎”甚至“三胎”的人口政策的积极落地,昭示着生育问题已经上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2021年7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 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面向社会公布,政策中明确规定“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规范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应用。强化规划引领,严格技术审批,建设供需平衡、布局合理的人类辅助生殖技术服务体系”

而随着2022年“两会”拉下帷幕,对于生育问题的讨论却延续至今。其中,辅助生殖作为现代医疗技术在响应国家人口问题上的应用,其发展和前景持续被关注和讨论。

事实上,在世界许多国家,不孕不育症干预措施的可及性和质量仍是一大挑战。不孕不育症的诊断和治疗往往未被列为国家人口与发展政策和生殖健康战略的优先事项,更很少获得公共卫生资金支持。

但随着不孕不育人群日益增多,将包括试管婴儿在内的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医保报销的呼声越发高涨。毛化称,“中国辅助生殖渗透率远低于全球其他发达地区,但增长速度快。在辅助生殖需求增大和技术的提高等多重驱动因素作用下,与发达国家渗透率差距逐渐缩小。作为现今治疗不育症最有效的辅助生殖技术,体外受精IVF已形成较为完善的检测和治疗操作流程,在辅助生殖市场中占据重要地位。”

政策助力加持

而从国家医保局态度的转变也不难看出,辅助生殖进入医保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2020年9月,国家医保局在答复“关于将辅助生育诊疗费用纳入医保的建议”时表示,尚不具备将辅助生殖技术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的条件。

一年过后的2021年8月,国家医保局提出,将符合条件的生育支持药物溴隐亭、曲普瑞林、氯米芬等促排卵药品纳入支付范围。同时将指导各地,逐步把医保能承担的技术成熟、安全可靠、费用可控的治疗性辅助生殖技术按程序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在此之后,北京、江西、湖南、四川、湖北等地也发布过拟将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的消息。2022年2月,北京市医保局会同市卫生健康委、市人社局印发《关于规范调整部分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通知》,目前正经由国家医保局统筹研究,待确定后执行。这一政策在规范调整辅助生殖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的同时,首次将门诊治疗中常见的宫腔内人工授精术、胚胎移植术、精子优选处理等16项涉及人群广、诊疗必需、技术成熟、安全可靠的辅助生殖技术项目纳入医保甲类报销范围。

2022年3月,江西省医疗保障局正式下发《关于调整“术后镇痛”等医疗服务项目医保支付类别的通知》,3月8日起,江西将“无痛分娩”纳入报销范围,可直接持医保卡刷卡结算。

毛化认为,“将辅助生殖纳入医保后,不仅能有效打破观念隔阂,解决我国不孕不育患者的需求,其次入医保后有了国家政策的支持,能够吸引更多投资都把目标放在辅助生殖行业,有利于技术的不断革新进步,新型药物和医疗器械的研发,为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提高了辅助生殖的市场渗透率,有利于提升行业景气度。”

一片蓝海

我国作为辅助生殖的新兴市场,近年来维持较高的增速。

根据沙利文的数据,到2023年,我国不孕不育的人群占比将达到18.2%,辅助生殖的需求在进一步提升。而开源证券研究所推算,2018-2023年的年复合率为9.64%,至2023年,辅助生殖市场规模有望增加到400亿元,长期有望突破千亿。

因此,生殖健康检测市场潜在容量可观,目前仍属一片蓝海。截至目前目前,沙利文统计认为,中国生殖健康检测潜在市场涵盖约4000万对备孕夫妇,以此估算染色体检测市场潜能可突破550亿元人民币;未来检测范围有望拓展,甚至潜在可延伸至对于我国近3亿育龄人口,作为其常规开展的检测。

“生殖健康检测行业在我国初步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但行业上游硬件部分国产化程度低,且大范围、高质量的常规检测服务尚未开展。随着宏观政策的倾斜以及不孕不育疾病负担的加重,近年辅助生殖拿证机构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毛化向记者分析道。

不仅如此,生殖健康检测对国家出生缺陷防控和优生优育政策影响深远。在我国,出生缺陷目前是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婴幼儿死亡和先天残疾的主要原因。为了减轻出生缺陷给人民和社会带来的严重负担,我国大力推行出生缺陷一级、二级和三级防控措施。一级防控作为从根本上缓解出生缺陷问题的手段,预计将快速推广。

染色体异常是导致严重新生儿出生缺陷的重要原因。最新的真实世界数据表明,中国染色体异常发生率已超过1%;而染色体核型检测等生殖健康检测有助于对这一情况进行排查,可帮助前置性发现一些高流产风险的胎儿,直接在胚胎移植前重新进行受精培育。在育龄人口中常规开展这样的检测不仅对个体健康和家庭幸福意义重大,更极大利好整个国家的人口素质和社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长久以来,我国生殖健康检测面临检测成本高、医院普及度低、检测灵敏度不足、国家基因信息安全难保障等痛点;同时,辅助生殖治疗器械有自研自产能力不足,进口品牌仍占据主导等情况。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研发创新和产品更新迭代不仅是有效解决上述痛点的有效手段,更是行业进步的重要动力。

责任编辑:孙梦圆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