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美股刷新17个月高点华尔街交易员惊呼上涨过度

作者:陈旭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3-19 18:47:48

摘要:美股刷新17个月高点华尔街交易员惊呼上涨过度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陈旭 北京报道

   在本周四劳工部公布CPI数据和美联储表示制造业恢复良好后,美股平稳上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上涨45.5点,报收10779.17点,涨幅为0.42%。道琼斯指数已经连续上涨了8个交易日,并收复了金融危机以来的失地,创下17个月来的新高。但背负金融危机罪魁祸首之名的雷曼兄弟可能结束破产保护的消息以及希腊债务危机问题的恶化仍然牵动着市场脆弱的神经。

华尔街冷眼观美股动向
    周四劳工部表示CPI指数相对于2月份没有变化,并且首次申领失业救济人数下降5000人,至45.7万。另受美联储表态制造业恢复良好的刺激,多只制造业权重股领涨大盘。波音上涨2.2%,3M公司上涨1.8%,惠普涨1%,耐克因为财报数据良好,涨幅更是达到5.3%。但是金融类股受金融监管法案所带来的担忧情绪影响,普遍下跌,美国银行跌1.1%,摩根大通下跌1.1%,金融股走软拖累了大盘继续上升的脚步。
    对于美股的连续上涨,华尔街仍保持着一份谨慎和警觉。
    “大盘已连涨8天,上次看到这样的连续上涨还是在2009年8月。我看了摩根士丹利的报告,赞同他们关于市场已过度上涨的看法,因为没有什么重大利好对本轮的上涨形成支撑,我听到不少券商和交易员准备寻找机会卖出的言论。”纽交所交易员Nash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摩根士丹利的报告中有一个牛熊比(Bear or Bullish),他们发现目前市场情绪处于极度乐观的水平,并称市场每次出现极端乐观信号的时候都会伴随着调整或者大跌。据统计,去年8月18日至27日,道琼斯指数连涨8天,随后连跌4天;去年11月4日至11日,道琼斯指数连涨6日,随后到来的是一个多月的横盘调整。
奥巴马吹响促就业号角
    美股向好,制造业复苏势头走强,美国所面临的唯一问题似乎就是就业。对于持续居高不下的失业率,美国总统奥巴马周四在白宫玫瑰园签署了一项176亿美元的就业刺激法案,而该项就业促进法案是自奥巴马上任以来,参议院首次获得众多共和党议员强力支持通过的重大法案。有分析人士表示,到今年年底上述措施将创造25万个就业机会。据目前数据显示,美国的失业率高达9.7%,比奥巴马宣誓就职时的水平高出2个百分点,这让民主党的政策饱受攻击。在此背景下,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对执政的民主党而言将十分艰难。
    而这项刚通过的法案的具体内容还包括免除企业在雇佣之前曾失业的工人时所要缴纳的6.2%的工资税,如果这名员工在企业能工作一年以上,该企业将再得到1000美元的减税。一位不愿具名的华尔街分析师告诉记者:“奥巴马此项法案还包括支付一些高速公司建设基金,虽然没有遭到共和党强烈反弹,但是我对这笔钱能有多少实质用于鼓励就业表示怀疑,对于政府来说,在统计数据上做手脚比拿钱容易,但是做总比不做强。”
雷曼兄弟让巴克莱还钱
    一边是监管机构展开对美国银行“瘦身”行动的严整,一边是雷曼兄弟结束破产保护的事情做最后的努力。
    3月11日美国证监会公布的《雷曼兄弟倒闭检验报告》完整地还原了雷曼倒闭的真相。与此同时,因被称为金融危机“罪魁祸首”而被主流媒体噤声一年的雷曼最近和几家金融机构打起了嘴仗,并表示希望通过成立新的资产管理公司重组雷曼,华尔街关于雷曼的讨论再次甚嚣尘上。
    在这份长达2200页,耗时一年半,花费3800万美元的报告中,雷曼兄弟还爆出管理层失职、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玩忽职守等问题。报告指出了雷曼兄弟利用销售回购协议进行短期融资(业内俗称回购105,即抵押105美元资产,借入100美元现金,短期内用105美元回购资产),从而达到粉饰财报的目的,这种方法帮助雷曼自2007年底开始不断瞒报问题财产,2008年二季度,雷曼的问题资产就达到了500亿美元,最后终于不堪重负。
    华尔街观察家约翰·戈登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种事情在华尔街并不新鲜,只是雷曼使用回购105过于频繁,加速了其破产。虽然不少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时都濒临破产,但是很难让他们不走回原来的老路,能做的只有加强监督。”
    3月15日,雷曼向破产法庭提交了清偿债务计划,以创建Lamco管理其商业地产、抵押贷款、私募股权、公司债和衍生品等资产。另一方面,雷曼和其主要债权人打起了嘴仗。据美国媒体报道,雷曼要追回巴克莱银行收购雷曼兄弟北美经济业务时“秘密”获得的110亿美元。巴克莱银行马上予以回击,并要求雷曼支付巴克莱收购其问题资产时所承诺的30亿美元现金。与此同时,摩根大通、花旗银行都表示雷曼还欠他们数十亿美金。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