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汽车正文

二月份高端乘用车、插混车型涨幅迅猛,释放了哪些信号?

作者:牛小欧 翟亚男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2-03-17 17:00:48

摘要:2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3.7万辆,环比下降25.2%和31.4%,同比增长20.6%和18.7%。

二月份高端乘用车、插混车型涨幅迅猛,释放了哪些信号?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牛小欧 翟亚男 北京报道

2月份的汽车产销数据呈现出了几个有意思的现象,包括高端乘用车增势迅猛以及插混车型涨幅反超纯电车型等等。这不仅为车企发展释放了讯号,同时也反映出了如今汽车产业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高端乘用车销量带动乘用车增势

2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181.3万辆和173.7万辆,环比下降25.2%和31.4%,同比增长20.6%和18.7%。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23.5万辆和42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8.8%和7.5%。

中汽协方面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由于春节假期因素以及国内部分地区疫情多点散发的影响导致环比大幅下降,而同比增长原因一是新能源及汽车出口起积极的促进作用;二是库存回补需求拉动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月份以私家车为主的乘用车销售超过148万辆,贡献度远高于以卡车为主的商用车。

具体来看,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53.4万辆和 148.7万辆,环比分别下降26.1%和32.0%,同比分别增长32.0%和27.8%;1-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361.2万辆和367.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7.6%和14.4%。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7.9万辆和25.0万辆,环比分别下降19.2%和27.4%;同比分别下降18.3%和16.6%;1-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62.4万辆和59.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24.0%和21.7%。

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高端乘用车的增长势头强劲,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对记者表示:“2月份,高端品牌乘用车销量完成26.8万辆,同比增长31.6%,增幅比1月份提高了20.5个百分点,继续保持高于乘用车总体的增速。”

尽管现在芯片短缺状态好转,车企产销总体趋向稳定增长会对汽车产销量形成提振作用,但也不能忽视仍然存在的影响。比如芯片短缺问题仍未完全解决不能掉以轻心,同时原材料成本继续上涨也在时刻影响汽车产业,保供稳价任务十分艰巨。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国际油价大涨,也在进一步影响国内成品油价格。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日常加油的费用也在逐步攀升,这也就意味着燃油车的用车成本也在进一步提高,这无形之中也给燃油车销量提升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插混车型涨幅超过纯电车型

在一直备受瞩目的新能源方面,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环比有所下降,同比继续保持迅猛增长。产销分别达到36.8万辆和33.4万辆,环比下降18.6%和22.7%,同比增长2.0倍和1.8倍;1-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82.0万辆和76.5万辆,同比增长1.6倍和1.5倍。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也导致了动力电池三元锂等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已经使车企由三元锂转向购买碳酸锂,中汽协方面表示:“原材料的涨价,已经导致A00级新能源车型的成本增加,所以车企被迫转而选择其他材料进行替代,虽然相比两者价格相差不算太大,但依然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

这个月也呈现了一个十分有意思的现象,一直大热的纯电动车型只是平稳增长,但插电混合动力车型却增势迅猛,达到3.4倍。

陈士华分析指出:“一方面是在政策环境上,补贴的力度越来越少,到今年年底很有可能就取消了。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还是很高的,而插电式混合动力要比纯电动在成本上有一定的优势。另一方面,消费者还是更倾向于续航和充电方面比较有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所以现在插电式混动动力是一个最好的方案。”

在汽车出口方面,2月汽车企业共出口18万辆,同比增长超过六成,环比下降超两成,贡献度最高的还是新能源车型,出口增长贡献度为52%;1-2月,汽车企业出口41.2万辆,同比增长75.0%。

但是受到俄乌局势的影响,后续汽车出口增长可能放缓。中汽协方面告诉《华夏时报》记者:“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车企直接出口俄罗斯的整车与零部件组装的整车,总数在十几万辆,而出口乌克兰的则在几千辆,汇总两个地区出口以去年总出口量200万辆计算,大约占比5—6%。我国出口大部分走海运,冲突和制裁也会对航运造成影响,因此影响肯定是存在的。但具体影响有哪些,还要等到下个月才能呈现。”

展望整个一季度,除了上述的一些利好因素,汽车企业也不断加快新品上市节奏,预计一季度汽车市场有望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中汽协也给出建议,企业需及时关注内外部形势的变化,积极谋划,不断提升在危机中育先机,变局中开新局的能力。

责任编辑:李延安 主编:于建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