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科囤地遭“象征性”处罚罚金仅为炒地暴利1/60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袁晓澜 北京报道
李泽楷旗下的电讯盈科终于因为去年的“囤地门”事件,收到了一张迟到的罚单。3月10日,北京国土局公告称,由于工体北路4号地块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时间,且未及时申请延期,电讯盈科及其下属公司被暂停拿地资格。电讯盈科成为政府部门这一波土地清查中最知名的案例。然而,510万的罚款与其囤地所获得的约3亿暴利相比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晚到的轻微处罚
房地产疾风骤雨般的调控下,电讯盈科成为又一个反面例子。
去年12月23日,国土部对外公布了对全国18宗闲置土地进行公开挂牌督办。而直至今年3月11日,国土部网站公布了对该18宗闲置土地的处置结果,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李泽楷旗下电讯盈科遭到北京市国土局的严厉处罚。
北京国土局在3月11日发布的公告称,挂牌督办的北京启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朝阳区工体北路4号地块,已于2009年8月动工,因超过出让合同约定的动工时间,且未及时申请延期,拟对其处以地价款1%的罚款,同时暂停启夏公司及原股东香港盈科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在北京市土地交易市场的交易行为。
事件的导火索工体北路4号地块,在2006年的京城土地市场竞拍中,让不少业内人士惊为“天价”。
据了解,2006年1月23日,在162轮的竞价后,该地块被李泽楷旗下的香港盈科大衍地产有限公司(下称盈大地产)以5.1亿元人民币拍得。而北京启夏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为盈大地产子公司,负责开发该项目。
而该地块合同开竣工日期为2006年9月20日和2008年3月31日,但盈大地产并未按照规定日期完工,并与国土局公布的动工时间相隔近3年。
盈大地产在捂地3年后,2009年8月底以1.18亿美元将该地块转让给了瑞安建业,盈大地产仅靠投入土地出让金,就净赚3亿元,税前利润率高达60%。
然而,当这场交易已经完成半年后,北京国土局的一纸罚单终于直指电讯盈科的囤地行为。以土地出让金的1%作为处罚,电讯盈科仅需付出510万元为其囤地行为埋单,而这笔“罚单”,仅相当于电讯盈科囤地炒地获得暴利的1/60。
盈科拿地资格暂停属个例
电讯盈科在北京市场的土地交易被叫停,与今年2月被收回地王的大龙地产相比,要幸运得多。
大龙地产在被收回了天竺地王后,付出了2亿元的代价,还被暂停在北京竞买土地的资格。而对于仅收取电讯盈科地块土地出让金1%的罚金,京联达四方房地产经纪公司总经理杨少锋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这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处罚。
按照国土部的规定,对于超过合同约定动工开发日期一年未动工开发的,可征收土地出让金20%以下的土地闲置费;闲置两年以上不开发的土地,政府可无偿收回开发商的土地使用权。
然而,工体北路4号地已不在电讯盈科手中,即使该地块已闲置长达3年,但北京国土局做出土地出让金1%的处罚也属无奈。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大龙地产“2亿罚单”比起来,此次北京国土局不光暂停了北京启夏房地产公司的拿地资格,也暂停了其原股东电讯盈科及其下属公司在北京拿地的资格,堵截了电讯盈科改头换面继续拿地的漏洞。
杨少锋表示,土地是房地产开发的“原料”,彻底暂停了拿地资格,将对该公司及同行产生威慑作用。
而对于暂停的期限,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副主任叶向忠表示,较为严重的闲置土地、拖欠土地出让金的行为才会暂停拿地资格,现在仅仅是一事一报,未来有可能完善该政策。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