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前置仓双雄”:财报背后的暗线
近日,前置仓模式的代表企业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先后发布了Q3财报。叮咚买菜本季度营收达61.9亿,相较去年Q3同比增长111%。每日优鲜Q3净收入与毛利率均超过增幅指引上限,毛利率环比增长4.8个百分点至12.3%,客单价则环比提升5.2%至88.4元继续领跑行业。
作为前置仓模式top2玩家,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均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那么,以每日优鲜和叮咚买菜为代表的前置仓生鲜电商成长空间如何?未来,两者又会出现什么样的分化?
社区团购消退,生鲜需求不退
作为消费频率最高的刚需行业,生鲜市场有着万亿级别的体量,根据艾瑞咨询的测算,到2025年生鲜零售市场将达到6.8万亿元。疫情影响之下,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生鲜电商市场规模达到4584.9亿元。其中,以前置仓和社区团购两种模式为主的生鲜电商发展最为迅猛。
前置仓是建立在社区附近1-3公里的小型仓库,于2015年为每日优鲜首创,解决了生鲜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不仅提高了配送的时效,也降低了产品的损耗。相比之下,社区团购的出现晚于前置仓,在2020年下半年因互联网巨头的密集加入而获得爆发式的增长。
两者的不同不仅仅体现在“站点自提”和“送货上门”的配送方式上,而是在商业模式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前置仓为自营模式, 平台直接买断商品,并承担存货跌价、滞销、损耗带来的损失;而社区团购为代销模式,商品在交付消费者之前都归供应商所有,平台不直接承担存货风险,通常部分选品工作也由供应商完成。
商业模式的不同造就了两者在市场选择上的差异:前置仓主要定位于一二线城市,与面向下沉市场的社区团购进行绝对的错位竞争。前置仓提供的价值是极速达的高质量产品,而社区团购提供的价值是极致性价比:前置仓模式下,客户响应速度快,产品质量高、附加值高;社区团购下,预售模式导致客户响应速度相对较慢,团购模式也导致产品质量较低、附加值较低,到店自提也需要一定的时间成本,对消费者自由时间要求较高。
同为生鲜电商,社区团购与前置仓确是实实实在在的两个路子。因此,在政策上,两者受到的对待也完全不同。相比于社区团购因低价倾销扰乱市场等原因被动降温,前置仓模式却因在防疫保供中的突出贡献被看好。2021年7月,商务部办公厅等11部门印发《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指南》提出,菜市场、前置仓成为了需要优先配齐的基本保障类业态;10月26日,商务部、中央网信办、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十四五”电子商务发展规划》,肯定了电商在防疫保供、复工复产、消费回补等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根据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0年生鲜前置仓在中国生鲜零售中占比仅约0.67%,占生鲜电商的7.4%,而整个生鲜电商占生鲜零售的比值也仅为9.1%。因此,东吴证券认为,目前前置仓在整个生鲜零售乃至线上生鲜零售中的占比未来有望提升。
东北证券也指出,虽然我国生鲜市场庞大,但是生鲜线上化占比仍然较低,而以前置仓为代表的即时生鲜配送市场占比更是微乎其微,2020年其市场渗透率不足1%。且与生鲜电商整体市场增速相比,前置仓市场增速远高于整体。这意味着前置仓模式的天花板仍然很高,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都有着充足的成长空间。
每日优鲜向左,叮咚买菜向右
虽然每日优鲜与叮咚买菜选择了同一赛道,但是两家公司在发展战略上逐渐出现了分化,从Q3的财报中可见一斑:叮咚买菜在Q3的营收同比增长111%,不过亏损同比扩大了143%;每日优鲜规模低于叮咚买菜,但亏损也相对小不少。
从双方追逐的经营指标来看,每日优鲜更在乎的是有质量的增长,而叮咚买菜更在乎的是有规模的增长。
双方目标的不同也造就了“打法”的差异化:每日优鲜聚焦的是新中产阶级,而叮咚买菜瞄准的则是全量用户。通俗点讲,每日优鲜做消费升级群体的生意,而叮咚买菜则是做全量用户的生意——每日优鲜目前进驻的主要为一二线城市,而叮咚买菜则选择了全线城市。这种定位的差异在经营业绩上得到了体现:每日优鲜Q3付费会员贡献收入同比增长800%,并以88.4元的客单价持续引领行业,而根据过往公开报道,叮咚买菜的客单价在60元左右。
此外,在“横向”拓展上,两者也已经出现了较大的差异。不同于叮咚买菜继续在前置仓赛道上的全力all in,每日优鲜选择了面向多元市场的多元扩张——尽管每日优鲜的前置仓业务更专注一二线城市,但在下沉市场,它选择了用数字化手段赋能菜市场和传统零售商这些更适合三四线城市消费者购物习惯的渠道。
财报显示,每日优鲜“(A+B)x N”战略也在稳步拓展中:智慧菜场侧,已在18个城市签约了73家菜场,其中52家已经开始运营;零售云业务侧,已与11家客户签订了合作协议。
目前来看,无论是每日优鲜还是叮咚买菜,都赌对了前置仓的发展大势。而未来谁能更胜一筹,还需时间给出答案。
编辑:程阔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