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评论正文

穿越噪声的决策

作者:朱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9-15 23:24:07

摘要:对于我所从事的行为金融学研究领域而言,《噪声》算得上是一本“专业书”,但是读完之后,我认为它很可能是卡尼曼教授继《思考,快与慢》后,又一次成功将大量、全新、重大的研究成果,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向广大读者分享。在此,我要向大家强烈推荐《噪声》一书。

穿越噪声的决策

朱宁

我抱着浓厚的兴趣读完了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教授等的新作《噪声》一书,这本书汇集了卡尼曼教授近十年的最新发现。对于我所从事的行为金融学研究领域而言,《噪声》算得上是一本“专业书”,但是读完之后,我认为它很可能是卡尼曼教授继《思考,快与慢》后,又一次成功将大量、全新、重大的研究成果,以平实通俗的语言向广大读者分享。在此,我要向大家强烈推荐《噪声》一书。

噪声,“地下室漏水”的大问题

说来有趣,在我所研究的金融领域,也曾有一篇非常著名的论文《噪声》。这一论文的作者,是著名金融经济学家费希尔·布莱克(Fisher Black)。布莱克教授的论文讨论的是,股票市场中大量的个人投资者,也就是国内统称的“散户”,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决定可能会对金融市场产生的影响。这篇论文对金融学研究,特别是行为金融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无独有偶,我本人也曾发表过一篇名为《系统性的噪声》的论文,该论文讨论了个人在投资中所犯的错误,虽然这些错误数量众多、类型各异,但是如果进行系统性的分析,还是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其实,无论是布莱克教授的《噪声》,还是我的《系统性的噪声》,这两篇论文想传递的信息,都与卡尼曼在《噪声》一书中想要传递的信息高度一致:希望不管是投资界还是管理界的决策者,都能时刻记住决策过程是复杂和困难的,做决策的人应该紧绷这根弦。但卡尼曼教授的贡献在于,他将“噪声”这一重大发现系统性、结构化地呈现了出来,让这个影响决策的“地下室漏水”问题真正暴露在公众的视野中。正如他在书中所说:“噪声就像地下室漏水,它之所以能被容忍,不是因为人们认为它是可接受的,而是因为它一直未被发现。”

在行文中,我们能感受到卡尼曼希望帮助投资者和管理者清醒地意识到,决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由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完备导致的噪声,而这些噪声有可能引发致命的错误。而《噪声》一书的独特贡献,可能恰恰就在于——它不仅提出了关于人类判断错误的一个堪比“黑洞”的大问题“噪声”,而且系统性地研究了企业管理、医疗卫生、教育文化、刑事司法等领域,得出了噪声无处不在且影响巨大的重要结论。当然,这个问题并不是无解的,人们可以通过有意识地关注这些噪声背后的规律,以及调整自身的决策行为,有效地改善决策品质和提升管理水平。

噪声既然会产生系统问题,就需要系统解决

很多人读过卡尼曼的前作《思考,快与慢》,我也是他的忠实读者。时隔 10 年,卡尼曼再出新作。通篇阅读下来,我发现《噪声》这部作品不仅是前一本书的延续,而且实践性更强。这其实也体现了卡尼曼对于解决决策问题的不懈探寻以及雄心壮志。

《思考,快与慢》一书汇集了卡尼曼教授之前三四十年行为经济学研究之大成,堪称行为决策领域的百科全书。与此不同的是,《噪声》一书是卡尼曼教授与另外两位分别来自管理学、法学领域的教授通力合作的成果。他们三位共同探讨了行为科学将如何帮助决策者意识到并尽可能规避决策过程中的随机因素(噪声),也就是决策中不必要的变异,最终做出更为准确和科学的决策。

《思考,快与慢》立足于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学术研究,更多关注的是人类在决策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些行为倾向,以及这些倾向背后深层次的生理和心理因素。而《噪声》一书,则更多立足于管理科学和组织行为学,针对管理者在管理决策,特别是企业管理决策过程中,面对信息不完备和环境不确定的情况,在决策中可能产生的偏差和噪声。

从某种意义上说,《噪声》一书比《思考,快与慢》更加雄心勃勃。如果说《思考,快与慢》的主要目标是展现和揭示人类行为决策中普遍存在的大量非理性行为及其产生原因的话,那么《噪声》一书则是希望帮助读者意识、识别、分析和减少噪声,从而削弱噪声对完整系统的影响。

穿越噪声,让决策更快击中“靶心”

《噪声》这本书的核心内容,首先是希望帮助读者对噪声或者说决策过程中的随机因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完整的了解。其次,它分析了这种决策过程中噪声的来源,及其可能对决策过程和品质产生的影响。但如果要说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我觉得还是它帮助大家在意识到噪声存在的基础上,在熟悉和了解噪声的成因之后,能够有意识地克服和纠正自己在决策过程中会犯的错误,以改善和提升决策品质。

与《思考,快与慢》以及其他众多讨论管理决策过程中的问题的作品不同,《噪声》关注的是在环境不确定和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所有人,特别是管理者在做决策时可能犯的错误和这些错误的来源。

书中特别把“模式噪声”分解为“稳定的模式噪声”以及“情境噪声”这两种成分,并且讨论在面临诱发噪声的不同情境时,人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在决策过程中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卡尼曼指出:有一部分行为的错误,可能是由内在人格所驱动的,但有一部分错误,很可能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因而,决策者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可能会受到哪些方面因素的影响,并且有针对性地调整和纠正,力图达到减少噪声的目标。

《噪声》的三位作者希望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超越人在认知过程中所犯的错误,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事实、了解这个世界,继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准确的抉择。在上述意义上,《噪声》看似和一些著作殊途同归,但是从另一个层面上讲,《噪声》又是一种超越,因为《噪声》提供了一个正确的认知体系。对于日益富足且对未来颇有期待的大众和企业家而言,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以及后疫情时代的大变局下,在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高速变化的新环境面前,在决策过程所面临的噪声越来越多的现实之中,一个新的认知体系显得尤为重要。

这,可能也是《噪声》一书最大的价值所在。

(本文为《噪声》一书推荐序;作者为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金融学教授、副院长)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程凯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