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获大额捐赠背后:资源集中在名校,常态化捐赠不足

作者:隋福毅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7-02 11:59:46

摘要: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最近,虽然我们经常会看到某大学收到校友一笔大额捐赠的新闻,但与国外高校相比,社会捐赠收入在我国高校办学经费中所占比例要低不少。在校友捐赠这件事上,我国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高校获大额捐赠背后:资源集中在名校,常态化捐赠不足

隋福毅/文

近期,山东大学1997级校友詹克团向山东大学捐赠一个价值5000万元智算中心,并承诺五年内向山东大学智算研究院投入2亿元支持信息学科发展。据艾瑞深校友会网统计,截至2020年6月,山东大学近40年来共获得校友捐赠1.49亿元。2亿元的捐赠额也是山东大学迄今为止最大的一笔校友捐赠。

而在几个月前,厦门大学迎来百年校庆,在校庆启动前后,厦门大学收到多笔亿元校友捐赠,其中最大一笔捐赠为万泰生物董事长邱子欣捐赠的100万股公司股票,按当日股价计算,价值约为2.61亿元,将用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公共卫生学院、生命科学院学科建设及学校教育事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高校每年获得校友捐赠的资金数额正在迅速增加,越来越多校友参与到母校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学科建设与发展的进程,成为学校办学经费的重要资金来源。

对此,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表示,最近,虽然我们经常会看到某大学收到校友一笔大额捐赠的新闻,但与国外高校相比,社会捐赠收入在我国高校办学经费中所占比例要低不少。在校友捐赠这件事上,我国仍然处在起步阶段。

社会捐赠对高校关注较少

据了解,在国际上,校友捐赠一直是评价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讲,校友捐赠是一所大学的教育教学水平、毕业生从业质量、校友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工作成就等方面的集中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持续增长,我国企业家积累的财富也在同步增加。随之而来的是,企业家的慈善捐赠初具规模。在过去的很长时间里,扶贫、医疗、灾难救助以及基础教育一直是慈善捐赠主要的关注领域,对高校教育以及科研投入相对较少。

近年来,校友捐赠母校的现象蔚然成风。据艾瑞深校友会网统计,1980年至2015年间,我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约为171亿元,而在2016年至2020年6月间,我国高校累计接收校友捐赠总额增加192亿元,达到363亿元,其中,清华大学以47.2亿元高居榜首。

2018年,教育部、财政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关于高等学校加快“双一流”建设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建设高校要建设多元筹资机制,共同支持“双一流”建设。吸引社会捐赠,完善高校经费构成体系得到国家政策认可。

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显示,高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补助收入、事业收入、上级补助收入、附属单位上缴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其中,其他收入中涵盖了捐赠收入。而在我国现实情况中,财政拨款和事业收入为高校资金的主要来源。与世界许多一流大学相比,我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以及社会捐赠总额仍然偏低。

以清华大学为例,2019年,清华大学社会捐赠收入约27.52亿元,约占清华大学该年度经费预算总额297.2亿元的9.2%。而哈佛大学2019年收入55亿美元,其中社会捐赠以23.65亿美元占总收入比重43%。

总的来看,1980-2018年,全国高校累计接受国内外社会各类捐赠总额达927亿。而截至2020年,哈佛大学捐赠金额超过418亿美元,得克萨斯大学捐赠总额达到319亿美元,耶鲁大学312亿美元,其中任何一所高校的捐赠总额都远超我国所有高校累计总额。

此外,为了保证捐赠资金可以有效管理,美国许多高校会组建专门的基金管理团队专业化进行资产管理,真正发挥出基金的特点和价值,例如,哈佛大学于1974年成立的哈佛管理公司。而在国内,社会捐赠的主要通过高校基金会运作。只不过,国内大多数高校基金会较偏向于行政化管理,基金会资金管理能力略显不足。

正因如此,有业内专家认为,我国高校社会捐赠以及资金运作上均存在不足,而这也影响了我国高校财务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校的发展活力。

需更关注常态化捐赠

四年半时间里,我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总额翻倍,一定程度上体现部分企业家的选择。不过,熊丙奇认为,这并不能代表我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迎来热潮。“目前,在校友捐赠上,我国是以捐赠累计总额作为标准,但其实,国外大学更多用校友捐赠率来计算,即校友捐赠总额与校友人数的比值。我国大学所获的校友捐赠更多依靠知名校友的捐赠,但这类校友毕竟有限。”熊丙奇说。

从数据上看,熊丙奇所说的校友捐赠依赖知名校友的现象的确普遍存在。据了解,近年来,高校接受校友捐赠总额猛增常常伴随某位或某几位校友的捐赠而来,而且绝大部分是在高校校庆期间。

2018年,全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约69亿元,单笔5亿元以上捐赠有1笔,1亿元以上捐赠有16笔,其中,多笔大额捐赠出现在北京大学120年校庆。2019年至2020年6月,单笔10亿以上捐赠有1笔,单笔5亿以上捐赠有2笔,1亿以上捐赠有11笔,其中在清华大学108年校庆之际,校友孙宏斌捐赠10亿。这样的表现,也使得这一年半时间里全国高校接受校友捐赠总额达到43亿。

深圳大学校长李清泉曾公开表示,尽管部分高校逐渐开始了社会筹资的探索,但因起步较晚以及动力不足等各种原因,地方高校在多元化筹资方面还没有找到明确的发展路径。目前,得到过亿元以上大额捐赠的高校大多为国内顶尖名校,地方高校很难复制。地方高校校友资源相对较少,校友捐赠风气不浓。

为此,在熊丙奇看来,我国高校校友捐赠依赖“富豪”校友的同时也反映着其他普通校友捐款额较少的事实。而这也正是我国高校校友捐赠额总体不高的原因。同时,熊丙奇认为,高校、媒体以及社会不应过度宣扬大额捐赠的行为,而应该更加注重常态化捐赠的形式。如果有一天能够让许多普通校友关注到学校的后续发展,愿意为母校发展助力,这其实对于促进高校财务相对独立性,撬动更多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助力高校发展有更加突出的意义。

“校友与母校的情感需要维系。国外许多大学都通过校友会长期跟踪校友发展,并给予适当支持,这使得校友事业有成后常常愿意回馈母校,但国内高校却很少做到这一点。”熊丙奇补充道。

同样,李清泉也建议,对于捐赠校友,要及时报道校友捐赠事迹,并为校友提供他们所需要的相关信息与技术服务。同时,高校也要及时发展、挖掘潜在的校友力量,培养在校生热爱母校、回馈母校的意识,关注校友的未来发展并提供相应的指引与帮助,建立以学缘为基础的、全面的、长效的合作关系。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