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航天府机场基地启用 开启成都一市两场运营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5-28 21:41:47
(图片来源:中航集团)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潇雨 黄兴利 北京报道
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航”)5月28日宣布,其位于四川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下称“天府机场”)的运营基地已经竣工启用。
天府机场是成都在双流国际机场之后建设的第二个大型民用机场,按照目前公布的计划将于今年6月底正式启用。届时成都将和上海、北京一起成为具有“一市两场”布局双国际航空枢纽的城市。
一市两场
国航投资61亿元,在天府机场建设了总面积达58.15万平方米的天府基地,这也是国航母公司中航集团成立以来一次性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基建工程项目。工程项目从2016年批复、2018年12月开工建设。
国航天府基地包括了生产辅助设施、机务维修、航空食品、航空货运四大功能板块,建设与之相配套的办公、机库、航食等基础设施。其中机库大厅面积14290平方米,可满足2架空中客车A330宽体飞机、1架A320窄体飞机或者两架A350飞机同场维修,并可提供飞机和发动机大修、客机改货机、飞机加改装等服务。
国航西南分公司是其在成都业务的主要运营商,目前机队规模超过百架,为全空中客车机队,包括A320系列和A330系列。规模仅次于成都为主基地运营的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
国航天府基地还建设了6.93万平米规模的货站,可实现年进出港吞吐量达24.45万吨(其中国内货邮15万吨,国际货邮9.45万吨)的货邮运输。同时还包括日产能3.5万份航餐(最高可达4.5万份)的航食生产大楼。
成都一近年来一直都是国内除京沪穗之外最具潜力的航空枢纽,2019年以5584万人次旅客吞吐量位居中国大陆机场排名第四位。而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下,尽管航班量和旅客吞吐量出现大幅度下滑,但却以4074万人次的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位。根据国际机场协会公布的2020年全球机场排名,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仅次于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哈茨菲尔德杰克逊国际机场,位居全球第三位。
布局西南
对于国航而言,成都一直以来都是其国内航线网络布局的一级节点,国航方面明确提出致力于将成都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国际航空枢纽,成为国航在西南地区极为重要的战略布局。
2018年,中航集团与四川省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提出共同提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和天府国际机场的综合竞争力的目标。国航也利用成都的区位优势陆续开通了成都至法兰克福、巴黎、伦敦等直达欧洲航空枢纽的洲际航线。据国航方面透露,其西南分公司目前已经执飞国内72个航点以及14个国际和地区航点。
此外国航还通过打造京蓉精品航线,完善沪穗深杭等高频次商务干线以及搭建起全国大部分城市经成都进出西藏、新疆的航线网络形成了以成都为核心的航线网络布局。
根据去年底发布的《成都天府国际机场转场投运及“两场一体”航班时刻资源配置方案》,天府机场被定位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的主枢纽机场,双流机场则定位为区域航空枢纽,因此在天府机场投运之后在成都运营的航司航线网络布局都将出现比较大的变化。根据目前的规划,此前在双流机场运营的所有国际航线和部分国内航线都将平移至天府机场运营,而双流机场则成为主要运营境内和港澳台航线的机场。对于国航来说将再一次面临两场运营的局面。
除了运营基地之外,国航还在天府机场建设了总面积达2950平方米的两舱休息室,为高端旅客提供休息、网络以及餐饮等服务。而在中转服务方面,可为旅客提供AR(增强现实互动技术)的智能中转服务;提供人工柜台、自助行李托运一体机(SBD)、自助值机(CUSS)三种值机模式,在国内值机区域主推SBD,方便旅客快捷办票、自助托运;启用自助登机设备,提升旅客出行体验;在行李运输中使用基于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的分拣与跟踪系统,让旅客通过手机端实时了解托运行李的动向,有效改善旅客行李服务体验。同时,国航利用丰富的国际国内航线网络,优化热点方向衔接效能,为旅客提供快捷便利的中转服务。
国航方面表示,将以天府国际机场的投运为契机,进一步加大运力投入,拓展航线网络,有力支持成都国际枢纽建设,服务国内大循环和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责任编辑:黄兴利 主编:寒丰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