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健康正文

2/3癌症危险因素与家庭生活相关 《家庭防癌指南》:混用碗筷等危险因素需警惕

作者:于娜 郭怡琳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16 22:17:25

摘要:研究证实,家庭支持是有效开展癌症预防和管理的前提。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

2/3癌症危险因素与家庭生活相关 《家庭防癌指南》:混用碗筷等危险因素需警惕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于娜 见习记者 郭怡琳 北京报道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关注健康的意识不断增强。《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将人民健康提高到了国家战略层面,并将降低癌症死亡率和提高5年生存率纳入其中,明确提出实施癌症防治行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0个部门联合印发癌症防治实施方案,积极落实综合防治措施。

2021年4月15-21日是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今年宣传周主题是“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科学防癌”。 4月15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国家癌症中心、中国癌症基金会、北京肿瘤学会、中国家庭报社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家庭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承办,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协办的“第27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在京启动。同期,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指导、国家癌症中心主编的《家庭防癌指南》发布。

“这个主题就是要倡导家庭防癌理念,宣传健康家风,有效降低癌症带来的家庭负担和社会危害。”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副局长吴良有解读称。

研究证实,家庭支持是有效开展癌症预防和管理的前提。癌症的危险因素中约2/3与家庭生活密切相关。家庭成员拥有相同的遗传背景,且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养成共同的饮食、行为方式。

“因此,紧紧地扭住家庭这个‘癌症防治’的牛鼻子,找准切入点,就把住了癌症入侵的第一道门户。”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表示。

预防是最经济有效的健康策略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已建立全球覆盖人口最多的人群肿瘤登记体系。2020年,全国肿瘤登记项目点覆盖区县1152个,覆盖5.98亿人,较上一年增加1.4亿人。通过推行癌症筛查与早诊早治,城市农村早诊早治项目覆盖范围不断扩大,重点地区高发癌症早期检出率和生存率显著提升。

对此,赫捷认为:“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对于肿瘤防治,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立足更精准更有效的预防,推动预防关口前移,改革完善癌症预防控制体系,从源头预防和控制癌症。”

此外,容易被人忽视的“家庭氛围”因素在《家庭防癌指南》中也被列入同等重要的章节中。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如家庭成员矛盾冲突、夫妻感情破裂等)以及应激事件所造成的精神创伤(如亲人罹患重病、死亡等)会导致家庭成员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中,从而影响人体内分泌和免疫系统,降低机体免疫功能,直接或间接诱发癌症。

值得注意的是,家庭成员混用碗筷是常见现象。殊不知,这正为幽门螺杆菌等病原体传染大开方便之门。对家庭而言,分餐和使用公筷是预防此类病原体感染的有效策略。

据统计,通过改变不良生活方式,我国约有45%的癌症可得到有效预防。

对此,吴良有解读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癌症防控,不仅需要政府和专业机构努力,更需要每个家庭参与。”

中国家庭报社社长、总编辑张红苹表示,在全国4.5亿家庭行动起来的同时,政府、社会、媒体也要进一步加强支持,创新健康科普形式,展示癌症防治新思路,向公众提供更多、更精准、更权威的癌症防治知识。

具体来看,对于家庭中的危险因素,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赵东兵主任医师介绍,长期不健康饮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家庭氛围不和谐等,都可能成为癌症的诱发因素。要密切注意身体发出的危险信号。所谓危险信号,就是和以前不一样的症状。家庭成员要互相提醒,及时就医。

与乳腺癌斗争20余年的“抗癌明星”孙桂兰在和她的姐姐一同分享携手抗癌的经历时表示:“当年我查出乳腺癌的时候,整个人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在家人的劝导和陪伴下,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下,我又健康生活了26年。我的姐姐于2000年也被确诊为乳腺癌,至今已经康复了21年。现在,我们姐妹俩投入到抗癌志愿者的工作中,不仅成为了自己家庭的支柱,也成为了很多癌症患者的‘家人’。事实告诉我们,家人的支持是癌症患者康复的坚强后盾。”

家庭防癌重在筛查

那么,癌症早筛的手段有哪些?

“胃镜是食管癌早期筛查的金标准。”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高树庚说。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蔡建强指出:“抽血查甲胎蛋白以及超声检查是肝癌早诊手段。”

“钼靶和超声是乳腺癌早诊手段,且随年龄增加,应尽早做筛查。”中国癌症基金会理事长、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表示。

国家癌症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院士则认为:“CT检查是针对肺癌最简便可行的筛查方法。”他建议45岁以上人群每年筛查一次,长期吸烟者等高危人群建议每半年筛查一次。

整体来看,在众多筛查手段中,胃肠镜“上榜率”高,可筛查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三种癌症。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主任医师赵东兵建议,特别是45岁以上人群,最好进行胃肠镜筛查,而且大部分医院都有无痛的胃肠镜检查项目。“现在很多子女不知道要送父母什么礼物,我个人建议,送礼就送胃肠镜检查!”

据了解,本次启动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内科专家孙燕,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肿瘤研究所所长程书钧,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张伯礼,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主任郎景和,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于金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院长赫捷,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主任林东昕,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妇产科学系主任马丁,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主任陈孝平,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医内分泌副院长仝小林10位院士为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加油助力,共同发出“健康中国健康家,关爱生命 科学防癌”的倡议。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陈岩鹏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