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城市全部“无县化”!延续两千余年的县制会消亡吗?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4-14 19:19:35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皇权不下县”的说法,县级作为中国最基层的行政单位,基本上国家权力到这一级就到了基层!
“县”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这一制度从秦朝开始,一直延续到现在,应该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但是,现在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不少地区把县给撤销了。
我们从民政部的数据上可以看到,2009年底,中国尚有1464个县,855个市辖区;2019年末,已缩减至1323个县,市辖区数量却增至965个。也就是说,十年期间,全国共撤销了141个县,增加了110个市辖区。
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四大一线城市(北上广深)以及武汉、南京、天津等城市,早已经进入到“无县时代”。而杭州、济南、青岛、郑州等城市,近年来也在积极将下辖县市改成区。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县”这个行政单元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呢?这个问题的答案,是政府层面要研究的。
我们能看到的是,撤县设市、设区,可能将是中国城市发展的“大趋势”。因为随着各地“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陆续公布,河北、安徽、浙江、陕西、江西等多地都提出撤县设区。
为何急着“无县化”?
看到这儿,大家可能要问,大城市为什么都急着“无县化”呢?
一方面是因为撤县设区已经成为一些省会城市和地级市,扩大管辖空间和增加人口规模的常规操作。以成都为例,近年来成都户籍人口增量很多来自行政区合并,从双流区到新津区,成都周边的众多县都被纳入了市区之中。
那么,另一方面,县作为一个独立的行政单元,他在管理上相对独立,区域规划和产业发展方面也有较强的议价权。
这就导致当中国进入到一个“城市经济”带动周边经济的发展阶段时,城区和县之间的行政边界,就不利于城市的统筹协调和利益共享。所以,就通过“撤县设区”这种方式来打破行政边界,使城市经济趋于一体化。
但我们也要意识到,这种方式并不适合所有城市。
如果一个城市本身缺乏足够的区域辐射力,单纯为了扩张而进行撤县设区的话,即便成功,也无法真正带动城市经济的发展。
所以,总的来说,撤县设区只是加快城镇化和区域一体化的一种手段,他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服务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但这个手段或者说这个工具,并不是每一个城市都需要使用。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戈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