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首页证券正文

证监会募资管理办法十年难出 创业板1号备忘录沦为“监管秀”

作者:熊毅 郝静

来源:

发布时间:2010-01-22 22:01:16

摘要:证监会募资管理办法十年难出 创业板1号备忘录沦为“监管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熊毅 郝静 上海报道

   1月5日,深交所发布的《创业板信息披露业务备忘录第1号——超募资金使用》市场习惯性称之为“监管1号”或者“1号文件”),强调创业板公司超募资金只能投主业并严禁炒股。
    不到半月,一位来自监管领域的人士就对《华夏时报》记者称:监管1号实质意义不是很大。
    他说:“这和原来两交易所对于募集资金的管理尽管有一定区别,但区别不是很大。”“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深交所的‘监管1号’有一点作秀成分。”
    他认为,其一,在证券市场上,监管层对于上市公司的募集资金方面管理确实比较弱。表面的证据是,证监会迄今为止也没有一个募集资金管理办法出台。这个办法在10年前,曾经被人提及和酝酿。而今,这办法已经不再有人提及和关心了。
    其二,募集资金管理办法未能出台并实施,就监管层而言,也确属无奈。毕竟如果管得太死,则监管成本太高,而且对公司也不利。
    他认为,制约募集资金管理、造成创业板大量超募资金存在,并被上市公司想尽办法挪作他用的根本原因,是发行制度不合理,周期太长。
    几点说辞,成为他嘴里“深交所作了场监管1号秀”的理由。
监管1号的无奈
    监管层人士指出,超募这个情况只适用于深交所的公司,由于询价的关系,上交所是没有的。目前募集资金专户管理,募集资金到位后都要签署相应协议,然后公告出来。保荐机构要对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进度进行检查, 定期不定期查看托管银行现金流水账,这个在持续督导里面有规定。
    这是两市交易所对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监管的核心内容。
    “1号文是对原有两市交易所部分涉及到关于‘募集资金管理办法’的强调和细化,而需要证监会出台的管理办法从十年前就开始酝酿,到现在已经没人关心了。”上述人士指出。
    记者同时翻阅了这份办法,发现与1号文中的相关规定大同小异:在办法的第三章第十六条中已明确指出,闲置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时,仅限于与主营业务相关的生产经营使用,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新股配售、申购,或用于股票及其衍生品种、可转换公司债券等的交易。
    举例来说,更容易理解“监管1号”的无力。
    探路者的超募额度是10169.80万元,在12月25日实施了专户管理,经董事会研究,拟投入6600万元用于户外产品研发技术、生产管理中心建设项目;786.7万元用于2010年品牌与市场推广项目;而剩余的2783.10万元超募资金则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都是严格按照深交所的要求,资金使用时要通过保荐人的同意。”公司人士指出。
    “1号文出来之前,交易所没有一个明确的超募资金的使用说明,创业板是新出来的,所以也是希望做到越来越规范。”一位熟知探路者操作的人士对记者表示。
    但一位投行人士指出:两个还是三个监管其实没多少分别,即使专户管理,外面看到的也只是数字,里面怎么运作根本不清楚,而且使用要经过几方的同意,其实也都是做做样子,只要用募集资金把自有资金置换出来,想怎么用就比较随意了。华谊兄弟、上海佳豪等就先后发布了置换先行投入的项目资金的公告。
    原因何在?
    “申报审批整个周期太长,项目先期需要投入,导致募集资金管理成为一大难题。”该人士指出:这个行政许可本身就不是很合理,首先是审批时间长,按照最短流程,公司从董事会开始,15天开股东大会,然后上报证监会,从预审到发审会最少2个月,从发审会通过到拿批文最少半个月,再进行发行,这是最短的情况了,再融资周期一般10个月到1年,IPO时间就更长了。
    “这只是一个环节,公司要从有限责任公司改制成股份公司,接着是券商辅导期,现在已经从原先强制的12个月改为机动的,快的是1到3个月,这是大的环节,小环节又包括资产评估、财务审计、验资报告、律师会计师的意见等等。我们现在做的一个客户日程安排是8月31日改制,12月31日备好材料,然后4月份报会,这还不包括排队的时间,现在创业板排了200多家,中小板据说300多家,中间可能还有插队的,就看券商的能量了。”该人士苦笑道。
    而对于探路者,一位熟知该企业操作的投行部人士则对记者表示,他们上市材料准备的工作量很大,但因为是第一批比较紧凑,进程还是比较快的。
治标不治本
    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150家创业板公司共募集资金304.78亿元,其中超额募资金额已达到191亿元。
    沪上一位投资人担忧表示:深交所的1号文虽说可以暂时缓解资金的滥用,但源头没有止住,还是治标不治本,从源头上来看,钱太多,并且集中在少数利用信息或其他不对等资源的致富者手中,钱来得太容易,都不追求长期投资而是赚二级市场的差价;并且中国企业中真正的创新企业太少,都是拷贝国外的模式来上市圈钱,盘子越来越轻,技术上容易拉,就造个概念炒呗。“归根究底还是制度上的问题。”
    “我们为什么要打新股,还是因为新股不败,而且投资渠道太少。”一位代表保险公司的投资人表示,创业板企业这么多,研究透也很难,并且创新企业主要要看管理层,要做到真正了解太难了。无非还是看概念,打新股又没什么风险,上市第一天翻好几倍,即使后面几个跌停还是赚的,如果让我们从二级市场进,那可能性确实比较小了。
    海通证券一位研究员表示:“另外一个技术上的因素是A股上市首日应该引入T+0制度。”该人士认为,虽然A股现在是没有T+0的,但其实大的资金力量都是在滚动操作,也就是变相的T+0。就是说虽然你不能卖出你当日买进的股票,但可以把昨天买的股票卖出,大的资金比如保险资金都是有底仓的。“但上市首日不能T+0,只能买不能卖,这也就托高了股价。虽然仍是不设涨跌幅,但深交所对创业板上市首日实施了临时停牌制度,多少使得资金相对会理性一点。”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

公益闪耀中国-线上投票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