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一纸公告引6万股民心安!*ST盐湖净利超20亿,A股“亏损王”摆脱退市危局

作者:胡金华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1-02-01 14:00:09

摘要:1月29日晚间,*ST盐湖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20.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04.47%–104.91%,一举扭亏摆脱连亏三年的退市危局。

一纸公告引6万股民心安!*ST盐湖净利超20亿,A股“亏损王”摆脱退市危局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胡金华 上海报道

在近6万股东煎熬等待了9个月之后,1月29日*ST盐湖(000792.SZ)的一纸公告,终于让这家连亏三年、亏损总金额达458.6亿元创下A股记录、退市几成板上钉钉的“亏损王”迎来了曙光。

1月29日晚间,*ST盐湖发布2020年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去年实现净利润20.5亿元-22.5亿元,同比增长104.47%–104.91%,一举扭亏摆脱连亏三年的退市危局。这份公告称,*ST盐湖通过司法重整将亏损资产综合利用一二期、子公司盐湖镁业、子公司海纳化工处置剥离,公司恢复盈利能力,财务状况得到根本改善。事实上,在2020年4月29日,*ST盐湖股票被暂停上市后次年年报若存在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期末净资产为负值、营业收入低于1000万元等情形,公司股票将面临被终止上市的风险。

“这份公告不啻是一场及时雨,我2016年也算是高位买入*ST盐湖1万股,到现在整整已经被套了四年,原本想着解套无望割肉出局,却没想到去年又遭退市风险停牌,这一关就是大半年,如果*ST盐湖重组失败,那么就铁定退市了。”在看到这份公告后,*ST盐湖的一位股民王强(化名)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亏损王”退市警报解除

1月30日,记者查阅*ST盐湖停牌前股价发现,在去年4月29号,*ST盐湖以8.84元/股收盘,截至目前停牌已经长达9个月。而从刚刚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来看,其退市警报已基本解除。

“何时重新恢复上市交易,需要待正式业绩发布后,公司向深交所提交恢复上市申请之后,由深交所具体通知上市时间。”2月1日,*ST盐湖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接受《华夏时报》记者电话咨询时表示。

天眼查显示,*ST盐湖全称为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于1997年在深交所上市,是青海省最大的国企,公司第一大股东是青海省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青海省国资委。*ST盐湖主要业务包括氯化钾的生产和销售、盐湖资源综合利用等。其中,钾肥板块设计年产能达500万吨,是国内最大的钾肥生产企业,也被业内称为“钾肥之王”。

不过,由于近年来在金属镁和化工业务上的连续巨亏,ST盐湖于2017年出现成立以来的首次亏损,2017年和2018年合计亏损76.55亿元。2019年4月,该公司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并由“盐湖股份”变更为“*ST盐湖”。同年8月,因无法偿还439万元到期债务,*ST盐湖被债权人格尔木泰山实业有限公司申请重整,9月,青海西宁中院裁定受理*ST盐湖破产重整一案。2019年年末,*ST盐湖开始加速处置旗下亏损资产,包含金属镁和化工项目相关资产、账面价值574.77亿元的资产包在淘宝网司法拍卖网络平台公开拍卖。然而,直至第六次拍卖,资产包起拍价降至账面价值的5%仍无人竞拍,最后由青海国资背景的青海省汇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30亿元的价格兜底。

这也使得ST盐湖去年产生震惊资本市场的巨亏。2019年,该公司实现营收约178.49亿元,同比降0.23%;亏损458.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30.58%,刷新了A股年度亏损纪录。*ST盐湖对此解释称,巨亏主要源于破产重整进程中剥离巨额资产产生的损失,预计对利润的影响金额约417.35亿元,属非经常性损益。

根据*ST盐湖此前发布的业绩预增公告,截至2020年12月底,其主营业务产销持续稳定,其中氯化钾去年全年产量约553.38万吨,碳酸锂产量约1.36万吨。公司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1.18亿元,银行类债权已基本完成股票划转工作,净资产为38.08亿元,为下一步股票恢复上市奠定了基础。

“公司实施市场化改革后,将继续推动改革脱困和转型升级工作,进一步做优做强现有锂主营业务,同时科学培育新的锂板块业务增长点,重点在锂产业方面加大研发投入,以优质电池原料碳酸锂为补充性业务,以氢氧化锂、金属锂、硝酸钾为衍生性业务,并不断提升研发设计能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对于后续发展规划,前述*ST盐湖投资者关系部负责人表示。

受惠新能源产业链

在业内人士看来,*ST盐湖之所以能够扭亏,与其主营业务中加码碳酸锂板块的研发销售,以及地处青海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国家对新能源车市场的不断扶持不无关联。

“在一线城市尤其是上海,推广新能源车是城市减少碳排放的重要举措,而像特斯拉在上海建厂,比亚迪、上汽、北汽等国内汽车巨头都加量生产新能源车,新能源车最重要的零部件无疑是电池,创业板‘一哥’宁德时代又是国内乃至全球新能源车电池生产巨头,新能源车锂电池中最重要的原材料就是碳酸锂,*ST盐湖恰恰又是碳酸锂的生产巨头。可以说*ST盐湖能‘起死回生’印证了天时地利的因素。”2月1日,上海一家头部券商新能源车行业分析师胥本涛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在*ST盐湖的公告中,有一个数据也引发关注,即在2020年公司碳酸锂产量约1.36万吨。而碳酸锂自从去年底价格触底反弹后,今年开年以来涨势不断加快。据鑫椤最新价格行情显示,1月25日,国内多家碳酸锂企业上调产品价格。其中,电池级和工业级碳酸锂均较1月22日涨价达7000元/吨,目前电池级碳酸锂报价普遍集中在6.8万-7.2万元/吨。

胥本涛也表示,如果*ST盐湖的碳酸锂产量在2021年达到十万吨级别,那么可以预测*ST盐湖在未来三年,其业绩将得到保障。

而更让资本市场关注的是,*ST盐湖开始“跻身”全球新能源产业链中一份子之后,其正式恢复上市后股价将会如何表现。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