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卖地收入”大曝光:14城破千亿,谁是“卖地之王”?
“土地财政”,一直是中国特有的经济现象。
14个城市卖地收入超千亿
那么,据不完全统计,2020年1月至10月,全国“卖地收入”5.6万亿元左右,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5.41%,占地方财政收入的84.78%。
其中,上海“卖地收入”超过2900亿元,位居全国“卖地收入”城市首位。有媒体简单地算了一下,上海的“卖地收入”,超过了吉林+甘肃+海南全年的主体税收收入之和。
另外,我们看到,杭州、广州、南京三城也超过2000亿。
北京、武汉、宁波、佛山、成都、重庆、苏州、西安、深圳、天津,这10个城市的卖地收入在1000亿元到2000亿元之间。
换句话说,以上14个城市的卖地收入超过千亿。那么,卖地收入破千亿,相当于什么概念呢?
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对比:2019年,全国仅有15个城市的一般预算收入超过1000亿元。这个“一般预算收入”,是指税收收入与非税收入之和,也就是所谓的“狭义财政收入”。
那么,卖地收入破千亿,也就相当于这14个城市单卖地收入这一项,就超过了全国大多数城市的财政收入。
这一方面可以看出房地产行业在这些城市的活力。但,另一方面也让市场开始担心,这些城市对于土地出让收入的依赖程度。
土地财政依赖度有多高?
当然,大家的担心,也不是无中生有的!
众所周知,土地出让金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政策规定,在进行必要扣除后,中央与地方以4:6分成。但由于无法核实土地的开发成本,中央所得很少。从1994年至今,土地出让金不再上缴中央财政,基本全部留归地方。
那么,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土地出让收入也逐渐水涨船高,逐渐演变成地方的第二财政,这也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
为了衡量这个度,我们一般用卖地收入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之比来计算,这个指标越高,说明地方政府的钱袋子越依赖于卖地。
那么,根据计算,这14个卖地收入破千亿的城市中,除了北京、上海、深圳,由于地方财力充沛,经济结构完整,仍处于低土地财政依赖区间。
其他城市,像杭州、武汉、广州、南京、西安,土地财政依赖度超过100%,排在全国前10,属于超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
而,宁波、成都,重庆、苏州、天津,虽然没有超过100%,但也在50%以上,属于高土地财政依赖城市。
所以,总的来讲,这14个城市中,有10个城市对土地财政依赖程度高。虽然,这些城市属于新一线或二线城市,经济发展快。但,如果城市土地出让金高的话,房价怎么可能会低呢?
毕竟,当面粉还在被热捧的时候,面包如何不涨价?
作者:水皮杂谈工作室
编辑:戈爽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