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11家金融博物馆落地 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做公益,价值观最重要
来源:华夏时报
发布时间:2020-12-29 19:12:59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文梅 北京报道
“目前阶段,中国社会公益事业还属于初期阶段,做法也大相径庭。打着公益旗号买名声做品牌的,未必不受欢迎;真心想做公益的,也可能被认定是欺世盗名。就像我,即便已经做了10年的公益金融博物馆,仍然不能打消一些人的质疑。我有时候开玩笑说,如果金融博物馆我做了20年就死了,那还会有人说‘这小子是没来得及套现’。” 这是11月下旬,金融博物馆理事长王巍在2020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冬季年会就公益话题对《华夏时报》记者发出的感慨。
10年前的夏天,王巍在天津创办的第一家金融博物馆正式开馆,此后10年间,不同主题和风格的金融博物馆在全国10个城市相继落地。即使如此,这些在王巍看来都是因“好奇”、“好玩”产生的因缘际会,加上他做事又有股子“轴”劲,才有了后来金融博物馆在各地的开花结果。
2020年初新冠疫情暴发后,金融博物馆不得不闭馆谢客。这期间王巍和同事们每天都在探索新路径和新模式,博物馆线上同步运营的想法渐趋成熟。为了向疫情中的武汉人民表达敬意,他们加班加点完成了线上武汉金融博物馆的建馆工作,于3月18号正式上线。
“上线当天700多万网友点击,当时我们确实很震撼,一些武汉当地的网友说他们很感动,很受鼓舞,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这件事也直接促成了不久后我们和武汉市政府的合作,武汉金融博物馆实体馆也很快启动。”如今,线下的11家金融博物馆已经全部实现线上同步运营,在王巍看来,网络浏览和现场参观并不对立,而且可以互为补充,金融博物馆的发展要与时俱进,才不会落伍和淘汰。
受疫情影响,今年金融博物馆成立10周年庆典是在线上举行的,当天100多位业界重量级嘉宾发来祝贺,累计超过100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这让王巍十分感动。“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金融博物馆的十年公益之路是一个节点,也是新起点,未来的金融公益启蒙,我们能做的、要做的事情还很多。”王巍表示。
从来都说自己“生命不止,折腾不息”的王巍如今又和马拉松较上了劲。2020年9月,王巍主导在成都、北京、厦门和香港成立了四个金融马拉松俱乐部,首批成为金融马拉松创始跑者的有学者、企业家、官员和艺术家等社会知名人士。王巍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们的共同目标都是普及金融,公益事业多些人加入有什么不好吗?人生就是这样,江湖奋斗数十载,回首往事依然是少年初心,我觉得这是一种境界。一辈子和金融打交道,没有被财富名利俘虏,还想尽力地做些金融公益教育,实属不易。就此而言,我还挺自我欣赏。”王巍笑言。
公益之路同样充满诱惑
《华夏时报》:十年十一家金融博物馆,对此你有什么收获和总结?
王巍:十年前在天津做第一个金融博物馆的时候,更多是我个人的情绪,我觉得中国社会缺乏金融意识,很多人都认为金融是巧取豪夺、为富不仁。要让大家对金融有客观的认识,还是要把金融普及到老百姓的实际生活中去,让他们知道金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
从创办之初我就认为,金融博物馆不是私人博物馆,不收门票也没有商业盈利,是属于全社会的公益博物馆。十年来,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摸爬滚打,金融博物馆的社会认知度和品牌影响力日渐提升。
十年走过,金融博物馆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运营模式——团队负责整体营运,场馆设计和建筑、金融藏品的搜集展示也由我们完成,政府提供免费空间并支持建馆装修的成本。总的来看,这种模式可行性很强,双方达成合作的共识度也较高,效果不错。
从商业角度而言,金融博物馆肯定不赚钱,没有任何盈利的可能性,但由于社会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很多金融机构都愿意通过博物馆做业务培训和专业布展来丰富提升本机构品牌,另外当地政府也会结合工作需要购买服务,这些资金支持博物馆的正常运转。最初我创办的前4个博物馆都是亏损的,后来慢慢捋顺了,到目前为止博物馆收支基本平衡,这是我比较欣慰的。
《华夏时报》:公益博物馆也要生存,这中间会有让你纠结的事吗?
王巍:其实,一路走来诱惑很多。比如有些地方的企业家看中了金融博物馆的影响力,他就提出和他们的地产项目合作贴牌,如果满足其需求,他当然也会回馈你数目可观的收益。但越是这样,我们选择越谨慎。包括P2P最热闹的时候,也曾有很多P2P公司希望能给金融博物馆提供赞助,但我们筛选赞助商的门槛始终没有降低,因为我们不能做任何诱惑消费者的行为,所以金融博物馆这方面从来没出现过任何问题。我们抵御了很多诱惑,坚定地选择能够真正推动金融启蒙的企业进行合作。
《华夏时报》:你担心同质化竞争的出现吗?
王巍:金融博物馆做的是金融的社会化启蒙,是公益事业,是好事。即便没有竞争对手,我也鼓励竞争对手的出现。有更多人投入社会公益事业,有什么不好吗?而且竞争本身不是坏事,可以督促我们做的更好更专业。就像我多年前做并购,之后又做了并购协会,一个道理。如果说并购是一片孤独的海,海面上只有一两个渔夫肯定不行,要很多渔夫活跃在海上才有生机和活力,市场发展允许并购行业不断茁壮,它对经济一定是良性的促进。 我们希望更多同道来参与这个市场,我们经常对一些前来咨询的人说:“我们提供方案,你们去做,我们可以做顾问。”
这个市场太缺人了,也太缺推广了。很多金融机构做了很多好事,比如在金融、科技、创业、消费以及文化教育和扶贫惠农等方面有着诸多付出,但在其自身品牌推广方面,好像只是呈现出了盈利能力那部分,他们给社会基础设施建设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却无人知晓,导致社会上很多人对金融始终不能给予客观的说法。这方面的工作亟待完善。
《华夏时报》:跟地方政府部门的对接过程顺利吗?
王巍:当然不是一帆风顺,很多地方政府更希望博物馆成为招商引资的工具,给予了许多商业期待。也有政府希望根据政策变化来不断调整展览内容,把博物馆看成是一个宣传窗口。我们当然能够理解这些想法,但毕竟还是缺乏对博物馆自身意义的理解,需要彼此沟通和一段磨合才能达成共识。
《华夏时报》:那你打算怎么办?
王巍:其实金融博物馆的公益性运作,别说一般公众不一定理解,政府部门也经常表现出各种质疑,他们会觉得你放着赚钱的买卖不做,做这种公益博物馆肯定有更大的“算盘”,这种观点在一些人心里似乎已经根深蒂固,观念的改变有一个过程。
即便如此,我仍然对自己所做的事有信心,时间和行动会给出最好的答案。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发展到今天,大家对企业家这个群体从最初的怀疑排斥到现在的接纳认可,走过了一段不平坦的道路。我相信再过10年、20年,当人人都在做公益的时候,大家就不会质疑公益的背后是否有其他不轨的动机了。最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赞赏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信号。作为企业家,张謇并没有去追求所谓的“大成就”,而是回到自己的故乡,从基础设施一点点开始做,为当地的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能把他这样的典范挖掘出来,对于促进当下我们整个社会公益事业其实也是很好的激励。
金融马拉松——金融公益新征程
《华夏时报》:为什么要创立“金融马拉松”?
王巍:2021年我就63岁了。如果冠冕堂皇地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总结,我可以说我参与了中国资本市场早期的发动,帮助一大批企业改制、上市和并购,创建了中国并购的行业协会,还做了一批不同主题的金融博物馆,这些成果似乎都值得拿来一说。但从内心来说,我觉得我还是一颗少年心,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创造欲,所有“好玩”的事情都想探索和尝试。我觉得做并购挺好玩,并购是创新,也意味着改变。做金融博物馆也好玩——通过这种公益模式启发公众对金融的关注和认知,并且让它可持续,挺有意思。
创办“金融马拉松”也是好玩。以前我经常登山,但不跑步。2019年4月份第一次正式跑两公里,虽然气喘吁吁,但我突然发现自己还是能跑的。于是在一帮年轻人的鼓励下,我就开始2公里、3公里、5公里的坚持跑,半年之后,我跑了半马,不久又跑了全马,首马成绩还不错——4小时27分钟。大家“忽悠”我说“真的很棒”,鼓励我坚持下去。也是虚荣心作祟,我说那干脆搞个金融马拉松俱乐部,把金融界的朋友们都招呼到一起跑。搞金融的人大都创新能力很强,精力十足,金融马拉松不仅可以成为工作之余的运动party,这些参与者无形当中也成了金融博物馆的新受众和公益金融的推动者。
《华夏时报》:这算是推广金融博物馆的另一种布局吗?
王巍:看似是在玩,其实玩着玩着,好像就有了某种形态和架构。所有这些设想都需要通过行动,而非空谈。空谈越多,大家就越会觉得你别有用心而且虚伪。每个人能力不同,我就扎扎实实做些小事。比如,企业家们志在把企业做大做强,我就坚持做小小的博物馆;大家思考更多国家大事的时候,我去推动金融马拉松,让运动带给人们好身体、好心态,这也是我们活力和激情的源泉。
2021年正逢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纪念,金融博物馆发起了“金融马拉松·长征接力跑” 活动,2021年1月1日会全面启动,欢迎你们参加!
《华夏时报》:你强调“公益的价值观最重要”。怎么理解这句话?
王巍:这需要追本溯源。当年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最核心的变化是人性的回归,个体的创造力也因此得到了最大化的凸显,我认为这是改革开放的核心。过去30多年的奋斗过程中,我们的企业家白手起家甚至野蛮生长,想方设法赚钱,千方百计成功。作为企业家,如果你不能养活自己、养活家人、养活下一代、养活员工,奉献社会,你就算不上成功的企业家;如果你能进入财富多少强,好像更是一种成功的加持。这应该算是改革开放之后,中国企业家发展的第一阶段。
中国企业家进入第二阶段,就是在拥有财富的基础上,逐渐关注环保、教育、科技、医疗、文化以及扶贫等多个领域,这个阶段的价值观就不是单纯的财富观了,而是一个人精神世界的追求,其中蕴含着对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很自然就融入了公益精神。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也是如此,从创立至今的20年中,一大批知名的中国企业家集聚于此,不为赚钱,也不图利益,而是观念碰撞,思想交流,提升和历练自己的同时,努力为社会做贡献。这是今天中国企业家群体在逐步向更具社会公益精神的价值观靠拢,也是中国企业更好地走向国际社会的一种纽带。现在中国和全球的沟通需要加强,至少我们的企业家自身要更包容,知识面要更丰富多元,能够学习容忍别人,也要尝试被别人理解接受。公益事业必定会推动中国企业家和创业者、包括公众的社会公共精神进一步发展,未来这其中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责任编辑:方凤娇 主编:文梅
查看更多华夏时报文章,参与华夏时报微信互动(微信搜索「华夏时报」或「chinatimes」)